国内寿险发展态势

时间:2022-09-05 08:09:06

国内寿险发展态势

从 2008 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就被卷入了这场旷日持久的危机。时至今日,这场危机的后续冲击效应仍在世界范围内持续显现,由次贷危机演变而成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以及债务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一系列宏观负面因素的冲击之下,2009 年和 2010 年我国寿险业仍然保持了 10. 9%和 28. 7%的较高增长率,但是进入 2011 年以来,我国寿险保费增速明显放缓,上半年寿险保费增速回落至 9. 7%。对此,业界出现了“拐点论”和“支点论”的争议。“拐点论”认为,随着人力成本的上升和国内经济的转型,长期以来维持寿险业高速增长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寿险业很可能由此进入了低速增长的转折点。“支点论”认为,当前寿险业的增速放缓是暂时性的,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根本改变,这将成为拉动寿险业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笔者认为,无论是“拐点论”还是“支点论”,其论据都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问题的关键是需要对当前寿险业发展态势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因此有必要对寿险保费增速波动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这也正是本文的出发点。

一、寿险业发展的宏观脉络

( 一) 寿险业的历史嬗变

1979 年国务院决定恢复我国保险业务以来,我国寿险业已经经历了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1999 年底之前,我国寿险业产品形态比较单一,主要以传统寿险产品为主,1997 年 ~1999 年我国寿险业经过连续四次下调寿险保单的预定利率后,寿险保单的预定利率一直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为年复利不超过 2. 5%,传统寿险产品已经不能充分满足消费者需求。1999 年 10 月,平安保险公司率先在上海推出了投连险。2000 年3 月,友邦上海、中国人寿、中宏人寿三家保险公司在上海推出了分红险。2000 年 8 月,太平洋保险公司在北京和上海又推出了万能险。由于分红险、万能险和投连险的产品设计机理可以让投保人分享寿险公司投资收益,有效地增加了寿险产品对于投保人的吸引力,所以一经面世立刻得到市场的热烈反应,销售状况良好,保费快速攀升,迅速发展成为我国寿险业的主流险种。

因此,本文将 2000 年作为寿险业发展的分水岭。2000 年之前寿险业以传统寿险产品为主,产品设计突出保障功能,基本没有储蓄和投资功能。2000 年之后,随着分红险、万能险和投连险等新型产品的推出,寿险产品的市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寿险业以兼具保障、储蓄、投资功能的新型产品为主。由于寿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直接决定了分红险、万能险和投连险的保费本金回报率,进而决定了寿险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以及与其它金融产品的竞争力,回顾寿险产品 2000 年前后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寿险业 2000 年之前主要走的是“负债驱动投资”的发展模式,保障型产品与寿险公司的投资业绩基本不挂钩,消费者对寿险产品的需求基本不受寿险公司投资业绩所影响,2000 年之后寿险业主要走的是“负债驱动投资、投资带动负债”两个轮子协调发展的模式,消费者对寿险产品的需求直接受保费本金的回报率影响。例如,对中国人寿 2001年 ~2009 年银行渠道趸缴分红险保费与保单分红水平的关联度统计分析显示,年度保单分红水映的是前一会计年度的保单收益情况,直接影响当年度银行渠道趸缴 3 年期、5 年期险种的保费规模,其相关系数高达 73%,关联度非常密切。

在影响寿险业保费增速快慢的诸多因素中,GDP 增速主要是反映消费者支付能力的正向指标,利率水平主要是反映寿险产品对消费者吸引力大小的反向指标。通常情况下,在 GDP 增速高、利率水平低的环境下,对寿险业的发展最为有利,保费增速高; 在 GDP 增速低、利率水平高的环境下,对寿险业的发展最为不利,保费增速放慢。基于上述认识,笔者将 2000 年以来的寿险业保费增长率与 GDP 增速和央行基准利率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寿险业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几个快速增长和平稳增长的阶段,每个阶段约 2 ~3 年。2000 年 ~2003 年寿险业的增长主要靠低利率环境下新型产品的推出以及银行渠道这一新渠道的出现。2004 年 ~2006 年寿险业进入调整期,开始注重业务结构调整。到了 2007年,我国 GDP 增速达到十年来的峰值,股市爆发式上涨,寿险业开始快速发展,势头延续到 2008 年。2008 年下半年到 2009 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GDP 增速回落,寿险业再次进入低潮,直到国家 4 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和低利率货币政策的叠加效应,寿险业在 2010 年再度进入高峰,保费突破 1 万亿。进入 2011年以来,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利率和 CPI 持续高位运行,GDP 增速相对放缓,宏观经济存在“滞涨”迹象,股市、债市持续承受下行压力,直接影响了寿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分红险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大幅下降。

( 二) 寿险业的发展特征

为了进一步探究我国寿险业的发展特征,需要对寿险业保费增长的趋势成分和周期成分进行分解。本文选取 2000 年 ~2011 年的季度口径时间序列,对我国保险业、产险业、寿险业以及寿险业的内部构成成分健康险和意外险的保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考虑了以下三点因素: ( 1) 由于政策环境的改变,2000 年前后我国寿险业呈现完全不同的发展特征,2000 年之后的寿险业内部结构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并且经历了完整的经济周期的外部冲击,在时间序列的选取上更符合本文的研究目的; ( 2) 季度保费数据提供了相当于年度数据 4 倍的观测值,与年度数据相比增加了信息内涵、提高了信息质量,能够更充分地反映变量参数之间的动态关系,有益于准确地刻画保险周期的波动形态; ( 3) 对于我国寿险业周期波动运行特征的认识,需要同步结合对保险市场整体、产险市场以及寿险业内部构成部分的健康险市场和意外险市场的周期波动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从中发现某种可能的联系和区别。

本文选取 HP 滤波法作为分解寿险业保费增长趋势周期成分的研究方法。HP 滤波是由美国的两位经济学家 Hodrick 和 Prescott 在 1980 年分析战后美国经济周期的论文中首次使用,之后被广泛地应用于宏观经济数据的平稳性研究中,其原理是采用对称的数据移动平均法,从时间序列中分离出趋势成分和周期成分。HP 滤波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平滑参数的取值,不同的取值决定了不同的周期方式和平滑度。尽管经济学家在取值上尚存在分歧,但在处理季度数据中的取值获得了广泛的引用和认可,已经成为时间序列消除趋势方法的一个基准。传统的时间序列分析将波动归结为四大因素: 趋势变动( T) 、季节变动( S) 、循环变动( C)和不规则变动( I) ,研究周期波动就是要从保费数据的时间序列中分离出循环变动成分。在对保费数据进行对数转换和季节调整之后,本文使用 Eviews6. 0 对保费数据进行了 HP 滤波处理,得到了趋势周期分解图,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比较图 1 的 5 条趋势线,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征: ( 1) 保险业、寿险业、产险业和意外险的趋势线总体比较稳健。其中,健康险趋势线呈现较为明显的对称凸形,寿险业趋势线呈现不太明显的非对称凸型,产险业趋势线呈现较为明显的对称凹型,意外险趋势线呈现明显的线性特征,保险业趋势线形态与意外险和寿险业趋势线较为接近; ( 2) 健康险趋势线的稳定性相对较弱,2004 年前呈现陡峭上行态势,2004 年后发展势头明显趋缓; ( 3) 2000 年 5 条趋势线的发展势头存在显著的速率差异,但经过十年来的发展,5 条趋势线的发展趋势已经相差无几。比较图 2 的 5 条波动线,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征: ( 1) 从 2000 年至今,寿险业经历了两个完整的保险周期,第1 个保险周期是从2000 年 ~2007 年,呈现较为明显的陡升缓降的非对称波动特征; 第2 个保险周期是从 2007 年 ~2011 年,经历了升—降—升—降的波动过程,特别是从 2010 年下半年以来,寿险周期波动处于了显著的陡峭下行阶段; ( 2) 在 5 条波动曲线中,产险业和意外险的波动幅度明显小于健康险、寿险业和保险业的波动幅度,总体上看 5 条波动曲线随着时间序列的延伸波动幅度有收敛的趋势,这可能反映了内部机制的稳定功能在逐步加强; ( 3) 在 5 条波动曲线中,产险业的波动频率明显高于其他 4 条波动曲线,在运行轨迹上,产险业、意外险的波动与其他 3 条曲线的波动呈现一定背离态势,这可能反映不同波动曲线与外部经济环境的波动不一定同步,或者存在与外部经济环境相关性强弱不一致的情形。与其他 4 条曲线的波动态势不同,意外险波动曲线自 2008 年以来一直呈现平稳上行态势,这很可能说明意外险的波动周期很大程度上由内部结构决定,外部冲击的负面效应非常不显著。观察表 1 的数据,可以进一步确认以下几个特征: ( 1) 5 条保险周期波动曲线都围绕均值为零上下波动;( 2) 周期性波动幅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健康险、寿险业、保险业、意外险和产险业,其中寿险业波动幅度是产险业波动幅度的 3. 07 倍; ( 3) 偏移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健康险、寿险业、产险业、保险业和意外险; ( 4) 峰态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健康险、意外险、寿险业、保险业和产险业,其中健康险和意外险比正态峰度陡峭,产险业、保险业和寿险业比正态峰度平坦,寿险业相对最接近正态峰度。

综上所述,通过对保险业、产险业、寿险业以及健康险和意外险的保费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1) 由于寿险业保费占保险业保费的比例较大,导致保险业的发展特征主要受寿险业的影响; ( 2) 与产险业相比,寿险业的周期性波动幅度较大,这主要是由于寿险产品负债期限较长,且具有较强的投资理财功能,导致与宏观经济环境关联度较高所致; ( 3) 在寿险业内部,意外险的产品设计主要受意外发生率影响,其走势明显独立于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动,而健康险和其他寿险产品周期性波动特征明显。

二、寿险业发展的当前态势

( 一) 对当前寿险业波动的分析

当前,国内的经济形势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在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的过程中,经济增速放缓与物价较快上涨交织在一起,使得宏观调控的难度加大。经济形势对寿险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股市债市持续承压,寿险业投资收益面临较大的匹配负债成本的压力; 二是银行理财产品的爆发式增长,严重挤压了银行渠道的中短期分红险发展空间。

1. 投资收益难以匹配负债成本

目前寿险业的产品结构主要以分红险为主,尽管分红险的定价利率按照监管规定不高于 2. 5%,但源于市场竞争的因素通常分红险的满期收益比照相应的利率水平确定,而进入 2011 年以来银行利率水平一直处于高位运行状态,目前 5 年期存款利率水平为 5. 50%。自 2010 年保险资金运用新政出台之后,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上介入程度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更大提升,相应的对于资本市场的风险暴露程度也显著增加,股市和债市作为保险资金最为重要的两个盈利来源,其波动会在将很大程度上传导到寿险公司的财务会计报表。2011 年上半年,股市和债市的持续震荡下行直接造成了寿险公司交易类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类金融资产的价格下跌。东方证券研究所( 2011) 对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三家上市保险公司半年报的分析表明,按照中国太保的统计口径调整后,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的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 2. 34%、2. 18% 和2. 39% ,考虑 AFS 浮盈浮亏变动后的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为 0. 88% 、1. 35% 和 1. 28% 。需要注意的是,理论上保费本金在进入投资账户前已经扣除了 10%的附加保费,因此在比照 5 年期存款利率水平兑现分红险保费本金收益率的情况下,对寿险公司投资收益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投资资产收益率与负债成本倒挂已经形成了资金缺口,在分红特别储备耗尽、AFS 浮亏的情况下,持续的股市债市低迷将给寿险公司分红险满期给付构成重大的挑战。

2. 银行理财产品挤占寿险空间

进入 2011 年以来,由于货币政策紧缩,银行存款面临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信贷额度受到管控,资本和拨备监管日趋严格,银行发行理财产品,既满足了消费者需求,也创造了中间业务收入。相对于保险、债券和基金等,银行理财产品拥有明显的流动性优势。我国银行存款平均期限很短,一半以上是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中 87. 1%的剩余到期期限也在 1 年以内,1 年以上存款仅占 5. 89%,这意味着我国储户非常看重金融产品的流动性。相比之下,债券型基金和保险通常都有较长的存续期,银行理财产品的期限结构与储户需求更匹配。据普益财富统计数据显示,2011 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共发行 8 497 款理财产品,发行规模达8. 51万亿元,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发行规模 7. 05 万亿元。其中,短期和超短期理财产品占据了发行的主力位置,在上半年发行的理财产品中 3 个月以下期限的理财产品占了绝大多数,比例高达 62. 08%。因为在强烈的加息预期下,投资者更倾向于短期理财产品,以在保持较好流动性的同时提高收益率、规避通胀,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也体现了这种趋势。同时,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也呈攀升之势,半年期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多数达到 4. 5%,而在去年投资期限为半年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较高者只有 4% 左右。在银行理财产品爆发式增长的冲击下,寿险产品尤其是银行渠道的中短期分红险的发展空间受到很大程度的挤占。

( 二) 对当前寿险业趋势的判断

对寿险业当前形势的认识,既要重视处于特定周期波动阶段寿险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也要准确把握寿险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和方向。按照旧的会计准则口径统计,2011 年上半年寿险业规模保费 6 484. 28 亿元,同比增长 9. 70%,增速较前几年的高速增长有较大幅度的回落。尽管 2011 年以来寿险业增速明显放缓,但寿险业保费增速放缓主要集中在银行渠道的中短期趸缴分红险,而意外险、健康险、传统寿险等风险保障型产品的发展并不受银行理财产品的冲击。近年来,保监会一直倡导发展长期储蓄型和风险保障型保险业务,充分发挥保险业长期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和风险保障的核心功能,寿险业结构调整一直在稳步地、持续地推进,且已取得初步成效。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外部投资环境不佳的情况下,银行渠道保险增速的放缓并不是一件坏事情,反而有利于寿险业集中精力结构调整,优化业务结构和深化渠道建设,缓解业务快速增长给偿付能力和投资带来的压力。总的来看,2011 年以来寿险业保费增速的回调是正常的回调,寿险业的发展趋势并未偏离正常轨道,寿险业的增速回落主要是自 2010 年年底以来,内外部多重因素交织叠加,对寿险业发展产生了明显的协同负效应的结果。其中,内因主要是行业在目前大背景下的销售模式遭遇瓶颈、产品竞争力降低,外因主要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货币政策紧缩、资本市场低迷、劳动成本上升以及银行渠道新政等。

( 三) 对寿险业发展趋势的预测

2011 年上半年,欧洲债务危机接连不断,美国欧洲金融市场动荡,发达经济体经济恢复性增长前景不明,国内经济增长减速和通货膨胀压力持续抑制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资本市场短期内难有大的起色。根据美林证券的投资时钟理论,股票资产在经济复苏阶段的表现最为良好,此时经济处于转折向上的过程中,而通胀水平并未出现上升,政府也不会采取紧缩性的政策来进行调控; 而在通胀上升经济出现向下调整的滞胀阶段,股票收益表现最差,此时最优的选择是持有货币资产; 在经济向下同时通胀向下的衰退时期,债券资产收益表现最好; 而在通胀水平上升阶段,债券收益表现不佳。基于上述宏观经济背景和投资时钟理论,我国寿险公司很可能短期内难以获取理想收益。在不能给投保人提供理想的分红水平的情况下,银行渠道代销的分红险短期内仍将面临较大的销售压力。但是从长期看,在国内经济基本面正常、人均收入提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速等宏观背景下,我国寿险业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并没有改变。

三、寿险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正如总理 2011 年在《求是》杂志发表的文章所言,“今年以来,我国国内经济增长已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寿险业作为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行业,政策取向也应顺应这一趋势进行调整。

( 一) 准确定位,引领行业正确发展方向

2010 年我国保险业保费收入 2 146 亿美元,排世界第 6 位,占世界市场的份额为 4. 95% ; 其中,寿险市场规模占世界第5 位,占世界份额之比为5. 67%; 非寿险占第7 位,占世界份额之比为3. 94%; 保险密度158. 4美元,世界排名第 61 位; 保险深度 3. 8%,世界排名第 39 位。从上述保险数据看,我国保险业经过三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长为国际上重要的保险新兴大国。但是与我国保费规模不相称的问题是,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功能作用发挥并不充分,对于寿险业而言主要表现为在涉及民生的养老保险、健康保险等核心领域上发展缓慢,而此类业务往往较少受经济周期波动的直接影响。为此,下一步寿险业的发展目标应从注重规模调整到注重质量上来,应着眼于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积极参与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的配套服务,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打造养老保险上下游产业链和推广管理式医疗保险服务,实现寿险业从提供单一保险产品的传统经营模式向提供综合保险服务的创新经营模式的转变。

( 二) 改善监管,增强抵御经济周期能力

寿险业具有较强的亲周期性,为了降低外部经济环境因素对寿险业的负面冲击,应当改善监管思路,在体制机制上为寿险业抵御经济周期波动提供保障。其一,在偿付能力监管方面,应当建立逆周期监管指标,针对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对偿付能力充足率进行动态调整,以期通过动态调整资本杠杆率降低寿险业系统性风险。其二,在资本补充监管方面,应当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特别是结合发展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国家战略,打通香港市场的融资渠道; 同时应当创新和丰富融资工具,实现融资手段的多样化,尽快实现次级债由私募走向公募,提高次级债募集和转让的流动性,放宽次级债等融资工具使用的限制,支持寿险公司根据内部资本结构管理进行跨期融资。其三,在资金运用监管方面,现行监管体制只提供两种管理路径,要么是寿险公司自行投资,那么只能委托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投资,资金运用管理模式还没有实现完全的市场化,未来监管政策应当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可以借鉴社保基金委托管理模式的成熟经验,着眼于在整个金融市场的范围内进行优质资源配置,从而尽可能实现保险资产的保值增值; 同时应进一步拓宽资金运用领域,如拓展海外投资空间,投资非公开发行企业债券以及利用衍生金融产品对冲投资风险等。

( 三) 优化环境,争取配套产业政策支持

寿险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一个良好的配套产业政策环境支持,根据国际上成熟保险市场的发展经验,市场化机制和政府主导责任应当有机结合在一起,保险业的发展才能焕发出生命力,寿险产品才能契合消费者的投保需求。为此,一方面寿险业应在立足于创新和竞争,在产品设计、销售渠道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监管部门应当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例如,在产品监管方面,应当逐步推行产品费率市场化,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实行产品的合理定价,目前在意外险、小额保险以及变额年金业务上已经实现和放松了费率的管制,未来应当进一步放松在传统寿险、健康险、养老险的费率管制。另一方面,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对商业保险在解决国计民生问题上的功能发挥建立健全配套政策支持。例如,长期以来我国寿险业营销员队伍的发展为国家解决了数百万人口的就业问题,针对目前营销员税负过重的问题,财税部门应当予以减免营销员税负; 在建立我国多层次养老体系的问题上,为了鼓励企业和个人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分担和减轻政府未来的养老保障责任,财税部门应当尽快制定和出台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上一篇:农业险区域差异 下一篇:农作物险支付意愿影响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