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草莓研究态势分析

时间:2022-04-11 11:45:52

国内外草莓研究态势分析

摘 要: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2001~2012年全球发表的草莓文献中不同国家、研究机构、核心作者、文献来源期刊及论文研究方向分布等情况。结果表明,全球草莓研究文献以学术论文为主,论文的产出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美国、西班牙、中国、意大利和巴西居论文数量前5位。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中心、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和加拿大农业和农产品部、美国康奈尔大学等机构的草莓研究论文影响力较大,中国农业大学位居第13位。最有学术影响力的作者来自德国、中国和美国,主要的发文期刊是《HortScience》、《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Phytopathology》、《Food Chemistry》和《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主要研究方向是农业、食品科学与技术、植物科学、化学、生物技术与应用微生物学。本研究为国内外草莓科研工作者和相关决策者提供了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

关键词:草莓;文献计量;Web of Science数据库;引用分析;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S668.4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9-0122-05

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esne)为蔷薇科(Rosaceae)草莓属(Fragaria)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南美和欧洲等地,分布于世界各地,多作为高级水果进行栽培。在世界小浆果生产中,草莓居首位,其销量大,经济价值很高[1]。长期以来,国内外科研人员先后对草莓种质资源[2,3]、光合特性[4] 、香气成分[5,6]、栽培品种的离体再生和遗传转化[1]、果实糖含量差异的代谢机理[7,8]、基因表达[9]、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10]、抗氧化性[11]与病虫害防治[12,13]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科研水平和研究手段稳步提高。

文献计量学基于文献事实,客观定量地反映学科研究宏观层面,揭示新理论发展的方向,已被广泛用于诸多领域[14],如水稻发展态势分析[15]、学科分析[16,17]、固态废弃物研究[19]等。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相关专题研究受重视程度,描述了相关领域文献的时间空间(文献产出排名前列的)分布趋势[16],但目前尚未见到利用文献计量学分析草莓研究状况的相关报道。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是大型综合性、多学科、核心期刊引文索引数据库,收录的文献能够反映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已成为世界公认的自然科学领域最为重要的评价工具。

本研究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2001年以来的草莓文献进行了分析,从科研文献产出的角度揭示了草莓相关领域的研究态势,以期把握草莓相关研究的整体发展状况,为国内外草莓科研工作者和决策者提供参考和依据。

1 数据来源及方法

采用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作为分析数据源,基于SCI-EXPANDED 数据库,以“strawberry”为关键词。选择出版年为2001~ 2012年的数据作为分析资料,于2013年1月进行检索,共检索到与“strawberry”相关的论文5 325篇。对检索出的文献用Web of Science自带的引证报告进行分析,部分数据项用 Excel 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世界草莓文献总体概况及趋势分析

通过检索统计,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收录的 2001~2012 年有关草莓研究相关的文献共5 325篇,文献类型包括研究性论文、会议摘要、会议录、综述、社论等,其中研究论文为主要类型,有4 572篇(表1),占发文总量的85.86%,可见学术论文是草莓研究文献的主要发表类型。

2.2 世界草莓文献产出概况

2001~2012年全球研究草莓的国家中,发文量居世界前20位的国家如表2所示,美国、西班牙、中国、意大利和巴西在草莓研究方面的论文数量居前5位。期间美国发表文章最多,为1 490篇,占世界发文数量的27.98%,远超过西班牙(435篇)和中国(317篇)。可以看出,美国、西班牙和中国在草莓研究领域的科研活动较为活跃,是草莓研究最强势的前3位国家。中国在草莓研究方面的发文数量跻身前3位,与位于第2位的

10加拿大22320比利时 73西班牙差距较小,但与位于首位的美国在发文数量上有较大差距,可见,中国在草莓研究文献产出数量方面已跻身国际前列,具备一定的影响力。

2.3 世界草莓研究机构发表文献情况

由表3可以看出,2001~2012年草莓发文量最高的前20所研究机构中,属于美国的有9个,占45%,属于西班牙的有3个,加拿大、英国各2个,属于法国、中国、德国和以色列的各1个。可见,美国在发文量居于世界前列的草莓研究机构中所占比例具有绝对优势。

高校和科研组织是科技创新体系中的核心和中坚力量,前20所研究机构中,属于大学的有14个,占70%,科研组织有5个,占25%。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中心发文量居世界第1位,发文量为341篇,美国的佛罗里达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和康乃尔大学位居第2、3、5位,发文量分别为195、157、80篇。中国农业大学发文量42篇,位于第13位,在国际前20位以内,但与位于前列的国家仍有较大差距,需进一步提高。

2.4 世界核心作者发表文献情况

根据普赖斯提出的公式M=0.749(Nmax)12,Nmax为最高产作者的论文篇数,论文数在M篇以上的作者为核心作者[20]。由表4可以看出,2001~2012年最高产作者的发文量是36篇,由公式求得M=4.5篇,即这段时间发文量大于4.5篇的作者都称得上是核心作者。可见,这20位作者均是核心作者,是国际草莓研究领域最高产、最活跃的群体。

这20位核心作者中,有9位来自美国,来自意大利的有3位,西班牙和阿根廷各有2位,德国、中国、加拿大、英国各有1位。这20位核心作者的发文量均在20篇以上,其中,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的Schwab发文数量最多,发文量为36篇;中国农业大学的王思远位居第2位,发文量为34篇;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Chandler居第3位,发文量为33篇,前三位作者的发文数量基本相当。可见,国际草莓研究发文量前20位的作者所在地分布世界各处,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前20位核心作者发文量较为均衡,差距较小,这表明草莓研究一直受到重视,科研活动总体比较活跃。

2.5 世界草莓研究载文量排名前20 期刊

世界草莓相关研究的文献载文量排名前20位的期刊见表5,这20种期刊累计收录草莓文章1 796篇,占到总文献的33.73%。载文量前20 位的期刊中,有7种期刊来自美国,6种来自英国,3种来自荷兰,另外4种分别来自德国、瑞士、韩国和芬兰。期刊载文量位于前3位的都是来自美国的期刊,分别为《HortScience》、《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和《Phytopathology》,载文量分别为299、240、163篇,占前20位期刊载文总量的39.09%,占有明显优势。载文量前20位的期刊中,影响因子前2位的期刊均来自英国,《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和《Food Chemistry》,影响因子分别为5.364和3.655,期刊水平处于领先位置。在排名前20位的期刊中,未见有中国的期刊,可见,我国此研究领域尚没有高水平和广泛影响力的学术期刊。

在研究机构方面,高校和科研机构是草莓科研的主导力量,按发文量遴选出的领先的草莓研究机构集中在美国。在中国,只有中国农业大学在草莓方面的研究位于世界前20位,可见,在草莓研究方面,我国研究机构的总体国际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草莓研究的核心作者大部分来自美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的Schwab发文数量最多,为36篇,前20位核心作者的发文量均在20篇以上,差距较小,科研活动总体比较活跃。草莓研究的热点学科集中在农业、食品科学与技术和植物科学,三个方向的发文量均占20%左右。

4 结论

通过对草莓研究文献的计量学分析表明:草莓研究领域的科研论文的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以学术论文为主要发表类型;美国、西班牙、中国、意大利和巴西为发文量居前列的国家,中国论文数量位居世界第3位;发文量较多的研究机构有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中心、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和加拿大农业和农产品部、美国康奈尔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位居第13位;最有学术影响力的作者来自德国、中国和美国;主要的载文期刊是《HortScience》、《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Phytopathology》、《Food Chemistry》和《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涉及的主要学科包括农业、食品科学与技术、植物科学、化学、生物技术与应用微生物学。

参 考 文 献:

[1]

尹淑萍.草莓栽培品种离体再生及遗传转化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4.

[2] 雷家军,代汉萍,邓明琴,等. 中国草莓属植物的分类研究[J]. 园艺学报,2006,33 (1):1-5.

[3] 雷家军, 代汉萍, 赵密珍, 等.中国分布四倍体野生草莓的调查研究[J].果树学报,2008,25(3):358-361.

[4] 徐 凯.草莓的光抑制特性及光质对其生长结果的影响[D].杭州:浙江大学,2005.

[5] 付 蕾,刘正生,孙鑫洋,等.4 种纤维头对草莓香气成分的萃取效果[J].中国农业科学, 2010,43(21):4473-4481.

[6] 赵密珍,生静雅,袁 骥,等.自然五倍体野生草莓果实风味物质分析[J]. 园艺学报,2010,37(4):613-618.

[7] 原牡丹. 草莓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及类黄酮对生长素的响应[D].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0.

[8] 陈俊伟,谢 鸣,蒋桂华,等.不同时期采收的草莓果实糖含量差异的代谢机理[J].园艺学报,2007,34(5):1147-1150.

[9] 肖 敏,汪佳易,李 皓,等.草莓果实基因表达与花色苷代谢的关系[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3,18(1):113-118.

[10]韩柏明,赵密珍,王 静,等.草莓属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SSR 标记分析[J]. 园艺学报,2012,39(12):2352-2360.

[11]罗 娅,汤浩茹.‘丰香’草莓果实发育过程中抗氧化物质与活性氧代谢研究[J].园艺学报,2011,38(8):1523-1530.

[12]Huang J J,Wang S Y,Zhang L Y,et al.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high pressure-resistant bacteria naturally contaminating strawberry pulp[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2, 47(12):2620-2626.

[13]程 赛,邵兴锋,郭安南,等. 茶树油熏蒸对草莓采后病害和品质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11,27(4):383-388.

[14]Meho L I, Yang K. Impact of data sources on citation counts and ranking of LIS faculty: Web of science versus scopus and google scholar [J]. J. Amer. Soc. Infor. Sci. Technol., 2007, 58(13): 2105-2125.

[15]邬亚文, 夏小东, 职桂叶,等. 基于文献的国内外水稻研究发展态势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20):4129-4141.

[16]孙秀焕, 路文如. 基于Web of Science的“水稻”研究论文产出分析[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2, 14(2): 31-39.

[17]lvarez E C, De Moya Anegn F. Chemistry in Spain: Bibliometric analysis through Scopus[J]. Chemistry Today, 2009, 27(6): 61-64.

[18]Behren S H, Luksch P. Mathematics 1868-2008: A bibliometric analysis[J]. Scientometrics, 2011, 86(1): 179-194.

[19]Fu H Z, Ho Y S, Sui Y M, et al.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solid waste research during the period 1993~2008[J]. Waste Management, 2010, 30: 2410-2417.

[20]刘 婧. 文献作者分布规律研究——对近十五年来国内洛特卡定律、普赖斯定律研究成果综述[J]. 情报科学, 2004, 22(1):123-128.

上一篇:山东省芝麻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对策 下一篇:小麦抗寒生理生化特性与分子机理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