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阅读《十日谈》与《一千零一夜》

时间:2022-09-05 07:49:09

比较阅读《十日谈》与《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这是许多人都熟悉的一部书。我就是伴随着该书中许多美妙的故事长大的。相比之下,《十日谈》的读者就少得太多了,其流传的广度和影响的力度也远远比不上《一千零一夜》。为什么呢?当我认真阅读比较这两部书后,逐步形成一些看法,在此提出来,供爱书的青年朋友们参考。

一、成书过程的比较

《十日谈》是世界古典文学名著, 作者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小说家乔万尼•薄伽丘(1313-1375年)。 写作于1348――1353年间,是作者广泛撷取历史事件、中世纪传说和东方民间故事的基础上以人文主义思想进行改造和再创作的。作品描述1348年意大利的佛罗伦斯流传瘟疫病时, 十个青年男女逃到郊外别墅居住,他们除了唱歌跳舞之外, 每人每天还要讲一个故事,住了十天,共讲一百个故事, 因此得名《十日谈》。薄伽丘把这一百个故事镶嵌在一起, 使其既各自独立成篇,又互相联贯,组成一个整体, 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服从于统一的主题。

《一千零一夜》是古代阿拉伯的一部文学名著。它汇集了古代近东,中亚和其他地区诸民族的神州传说,寓言故事,诡谲怪异,神幻莫测,优美动人,扣动着世界各国读者的心弦,焕发出经久不的魅力。它被高尔基称做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一千零一夜》并非出自一人之手,它是历代阿拉伯民间说书艺人反复加工创作的结果。它最早在阿拉伯流传,大约在公元8世纪末,定型成书则在公元16世纪.故事的最早来源,是一部名叫《赫扎尔・艾夫萨那》的波斯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的许多重要故事还产生于定都巴格达的阿拉伯拔斯王朝繁荣的时期,以及后来的埃及时期。

由此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一千零一夜》比《十日谈》流传广、影响大的直接原因了:①作为民间故事的《一千零一夜》是靠口耳相传的,与《十日谈》相比,就绕开了文字的障碍;②作为民间文学的《一千零一夜》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要比作家创作的《十日谈》更容易被人接受;③《一千零一夜》的成书过程正是它的流传过程,流传过程也是它的成书过程,自然比《十日谈》占有优势。

二、主题思想的比较

《一千零一夜》比《十日谈》更深入人心,更为人津津乐道,是否就能因此而断定《一千零一夜》的思想价值就比《十日谈》高呢?

《一千零一夜》的故事种类繁多,色彩斑斓。有爱情故事,冒险故事,神魔故事,历史故事等等。出场人物除各种神魔,精灵外,几乎涉及到社会上各个阶层和各种职业,诸如帝王将相,王子公主,商贾渔夫,裁缝僧人,贩夫走卒,工匠艺人,奴隶婢女……无所不有。多数故事具有神话色彩,波谲云诡,瞬息万变。神话,在这里成了表现社会生活的某种特殊艺术手段。透过蒙在故事中神秘莫测的外衣,可以窥见古代阿拉伯社会生活的种种场景,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其中寄托的美好思想感情,愿望和追求。如《巴士拉银匠哈桑》、《阿里•沙林和祖曼绿蒂》中对美好纯真的爱情、婚姻的歌颂;《阿拉丁和神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中对正义战胜邪恶,歌颂了真善美,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一对牧民夫妇的故事》、《艾彼•顾辽伯和金银城堡》中对统治者骄奢淫逸、恣睢暴戾的暴露和批判;《辛巴达航海旅行记》中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和探求等,都带有鲜明的进步色彩。

《十日谈》故事来源广泛,取材于历史事件,中世纪传说,东方民间故事(特别是阿拉伯,印度和中国的故事,如《一千零一夜》,《七哲人书》,《马可・波罗游记》等),传奇轶闻和街谈巷议兼收并蓄,熔古典文学和民间文学的特点于一炉.《十日谈》的一百个故事塑造了大量人物,有王公贵族,骑士僧侣,也有贩夫走卒,市井平民,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角色都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在欧洲文学史中用现实主义手法描绘如此广阔的生活画卷,薄伽丘可以说是第一人.意大利文艺理论家弗朗切斯科・德・桑克蒂斯(1817-1883)评论薄伽丘的《十日谈》时,把它和但丁的《神曲》相提并论,称之为《人曲》。

《十日谈》里的人物林林总总,情节多姿多彩,但贯穿全书的是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核心的人文主义思想.《十日谈》中的许多故事则把批判的锋芒直指向天主教会和宗教神学。它毫不留情的揭开教会神圣的面纱,把僧侣们奢侈逸乐、敲诈聚敛、买卖圣职、镇压异端等种种黑暗勾当,统统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如第一天中潘斐洛的故事和妮菲尔的故事。对男女之间爱情故事的描写,在《十日谈》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薄伽丘在故事中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给予了有力的抨击,表露出“爱情能激发人身上的聪明才智,具有荡涤人的心灵的伟大力量”“爱情是人的品格和情操趋向高尚、完美”的思想。如第五天中潘斐洛的故事和爱米莉亚的故事等。《十日谈》中还抨击了封建特权和男女不平等,提出“人的富贵并不取决于出身而是决定于人的才智”等进步观点。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主题思想反面《十日谈》远远高于《一千零一夜》,这也正是《十日谈》屡遭教会与当权抵制的原因。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十日谈》的传播。

三、艺术手法的比较

在艺术手法上,《十日谈》和《一千零一夜》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传承关系。

首先,《一千零一夜》和《十日谈》都是作为故事集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但它们又不普通的故事集。两部书都是采用故事套故事的框架结构,把许多故事连串成一个整体。如《一千零一夜》的整个故事是以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给国王山鲁亚尔讲故事的形式展开的。其中的许多故事中又套故事,内容跌宕起伏、变化多姿,讲述语言悬念迭生、扣人心弦。如《魔鬼和商人》。《十日谈》在这方面对《一千零一夜》的继承十分明显。它用大瘟疫作为一个引子,借以引出十名男女青年,并点明自然灾祸导致社会秩序、人际关系的堕落,为整部作品抹上时代特色。

其次是在语言艺术方面的承接性。不论是《一千零一夜》还是《十日谈》,在语言上都广泛的吸收民间语言的特点:朴质流畅、通俗易懂。相比之下,《十日谈》的语言更加精炼,对事件和人物的描写更加微妙尽致、灵动多姿。而《一千零一夜》却因为依靠口头讲述造成语言略显单调、刻板,不是那么摇曳生姿。

第三,在艺术手法上,如果说《一千零一夜》是朴素的现实主义与奇幻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话,那么,《十日谈》却是立足于现实生活,充满批判现实主义的特色。所以,《一千零一夜》传达给人的多是愉乐,所宣传的多是“真主的伟大”,而《十日谈》则多给人以睿智,让人能在故事中洞察社会的腐败,尤其是宗教的欺骗。

四、对后世的影响

《一千零一夜》对世界文学产生过巨大影响。在其编纂成书前就流传到欧洲,对薄伽丘的《十日谈》和乔叟的《坎拉伯雷故事集》产生过影响。当期在法国流行后,有不少作家从中获取灵感。莎士比亚的《终成眷属》,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等都不同程度的收到过《一千零一夜》的影响。

《十日谈》虽是在《一千零一夜》影响下形成的作品,却为意大利艺术散文奠定了基础,并开辟了欧洲短篇小说的艺术形式。该书出版后立即被译成西欧各国文字,对十六,十七世纪西欧现实主义文学产生很大影响。英国乔叟的《坎拉伯雷故事集》,法国马格里特・德・纳瓦尔的《七日谈》都是摹仿《十日谈》之作。拉封丹,洛佩・德・维加,莎士比亚,莱辛,歌德,普希金都曾在作品中引用过《十日谈》中的故事。

综上所述,我认为:作为《一千零一夜》的后续之著《十日谈》无论在艺术价值、思想价值及对后世的文学创作的影响上,都要高于前者,我们不能仅凭《一千零一夜》比之流传广、影响大而低估《十日谈》的价值。

参考资料:

1,北京燕山出版社的《一千零一夜》

2,外国文学名著丛书出版的《十日谈》

3,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外国文学史》

上一篇:唱给你的温柔 下一篇:谈中国画艺术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