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就业指导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05 05:24:50

高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就业指导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竞争日趋激烈,高校毕业生中部分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由于竞争力较弱出现了就业难或无业可就的情况。本文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进行了认真分析,结合就业困难群体的特点,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开展专门就业指导的路径、方法、措施进行了讨论,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高校 毕业生 就业困难群体 就业指导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高校招生数连年增加,毕业生人数不断创出新高。据教育部统计,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创历史新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部分学生由于学业、身体、综合素质、就业观念等种种原因导致就业竞争力较低,出现就业困难甚至无业可就的情况,形成了高校就业困难群体。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给学生本人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压力,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较大“质疑声”,给社会总体就业带来了较大压力,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在这种情况下,探讨高校如何积极开展就业指导,给毕业生特别是就业困难毕业生提供针对性较强的帮助,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帮助他们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1 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定义及特征

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及结合众多学者、高校教育工作者的研究成果,“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主要是指在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下,部分有就业意愿,但由于社会、学校、专业、家庭、就业环境以及自身的原因,导致竞争力较弱而“无业可就”群体,或者那些处在感到就业困难心理状态的群体。概括而言,这类“困难群体”通常具有以下一种或几种特征:择业期望值过高、择业目标不切合实际;综合能力低,如性格怪癖,人际交往能力差或学习成绩极差等,缺乏市场竞争力;自身有健康问题、身体残疾、外貌缺陷;家庭经济困难;屡次遭到就业歧视的女性毕业生;所学专业适应较差等[1]。

2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工作者开展了一些就业指导研究和实践,但是由于资源分配、指导手段、人力物力等诸多方面的限制,还存在很多不足。特别是专门针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指导,更加缺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2.1 就业指导“趋利而行”,针对性不足。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目的是促使毕业生就业,从而保证学校的就业率。在“高就业率”这一“利”的驱使下,就业指导仅是针对全体毕业生的“面”上的就业指导,忽视毕业生的个人差异,忽视对学生的就业满意度及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造成很多学生缺乏对自我的清晰认知,盲目择业,导致一部分本不该有就业问题的学生也沦为“就业困难生”。与此同时,针对就业困难群体的“点”上的就业指导缺乏,使得已经存在就业困难的学生就业更加无望。

2.2 缺乏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当前,大部分高校仅设有校一级的就业工作部门,与规模庞大的学生数量相比,就业指导工作人员数量极少,而且大部分工作人员并非专职的就业指导老师,并不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相关专业背景,对于职业规划的流程及测评工具和方法并不熟悉,同时也缺乏对未来和职业发展的预测能力[2]。这就使得学生、尤其是就业困难群体迫切需要的“一对一”的专业化就业指导很难实现。这将导致就业困难群体的心理问题、综合能力问题、就业观念偏差等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从而使得个人就业难问题不断加深。以笔者所在的高校为例,在针对2012届52名研究生就业困难群体的问卷调查中,有76.61%的学生均表示希望获得“一对一”就业指导。

2.3 就业指导形式和内容单一。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局限于传统的大班集中课堂教学模式,而且开课时间集中在某一学期,缺乏系统性和全程化的指导,不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就业心态。另外,就业指导的内容大多也仅限于国家和地方就业政策的传达,求职材料准备,笔面试技巧、就业信息等,而缺乏对于学生长远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业心理指导、职业道德及社会适应性指导、创业指导等课程的开设[3]。

3 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指导对策探索

根据目前高校就业指导现状,为了真正发挥就业指导在高校学生中的桥梁、纽带和帮扶作用,促使就业困难群体顺利、稳定就业,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就业指导工作,特别是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指导工作对策做了深入探讨。

3.1 大力推进高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是做好高校就业指导的前提和基础。在制度层面,把就业指导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总体方案,把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纳入高校教师队伍,推进专业化道路。一是确保数量,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按照高校学生总数制定合理的师生比例标准,严格按照标准配备。二是提高就业指导教师水平。制定标准、课程、课时,制定考核评价体系,组织就业指导教师参加课程培训、心理辅导技能培训,熟练掌握职业测评、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了解最新的劳动力市场就业动态,提高业务水平。三是专兼结合,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聘请用人单位的高级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担任兼职就业指导教师。通过交流,提高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的总体水平,提升指导能力。

3.2 加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和做法,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推动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针对不同类型、层次的学校,从大一开始,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就业指导课、职业技能培训课、社会实践课等系列课程;基础性课程规范教材教案,做到有章可循、科学高效;特色课程注重总结特色,提高针对性,鼓励总结创新,做到学校、学院、专业特色突出,针对性强。

3.3 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分类指导。依托学院、辅导员老师提前开展调查研究,对毕业生进行科学分类,科学界定就业困难群体,明晰就业困难学生的主要问题,建设好数据库,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对因性别、身体等学生生理条件造成的就业困难学生,就业指导教师重点放在积极推荐、联系用人单位上,帮助学生展示优势;对因学业不精、专业技能弱造成就业困难学生,要重点放在加强培训,开展针对性强的专业能力提升课程,力争短期提升;对于因性格内向,综合素质差造成的就业困难学生,要积极举办各类素质拓展活动,开展各类集体活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对于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担负就业成本造成的就业困难学生,要积极开展各类救助帮扶活动,提供各种便利条件,推进资源共享,有效降低学生担负的就业成本;对于因心理健康问题造成的就业困难学生,大力加强心理疏导,有效化解不良情绪,引导学生积极健康乐观的面对工作和生活。对全体毕业生开展简历制作、面试技能、社交礼仪等培训,有效减少学生因不善于展示而错失工作机会。

3.4 创新载体,拓展途径,丰富形式,提高就业指导实效。拓展高校就业指导的内涵和外延,做到课堂内外相结合、校园内外相结合、教师指导和学生自学相结合、课堂授课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就业指导应积极创新形式,除课堂授课外,广泛开展讲座、报告、集体活动等,强化集体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组织学生深入企业、研究所、经济发达地区等学习、参观,开阔就业困难学生视野;组织学生到与专业或者就业意向相关的单位进行实习,在实践中查找不足,锻炼能力,增长才干;组织专业课教师讲解专业发展前景,就业方向渠道,帮助学生做出合适选择;鼓励引导就业困难群体参加各类规范的职业培训,考取专业技能证书,提升就业竞争力。

就业困难群体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难点问题,也是关键问题。做好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指导工作,能够有效解决整体就业中的“短板”部分,提高整体就业率,提升总体就业满意度,促进社会和谐,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宏雷等.高校就业困难群体成因分析与应对措施[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01):40-41.

[2]栗民等.高校就业指导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兼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9,10(3):108-112.

[3]李平.论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帮助[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7(4):90-92.

[4]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业司.创新就业指导――新理念[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年第1版:99-100.

作者简介:张小帆(1982-),女,陕西榆林人,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上一篇:对加强当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计算机局域网络技术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