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发热之辨寒热、虚实及病位

时间:2022-09-05 04:17:32

中医治疗发热之辨寒热、虚实及病位

编者按 患者以发热为主要症状来就诊,是基层,临床医生经常遇到的情况。面对发热,中医与西医在诊断与治疗上有很大区别。

首先在诊断上,西医主要从感染性(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发热与非感染性(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等)发热分别考虑,将热型分为低热、中等热、高热、超高热、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回归热、不规则热等。而中医则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角度分类,对热型的描述则侧重患者的主观感受,如微热、翕翕发热、壮热、发热恶寒、发热恶风、往来寒热、潮热、日晡发热、身热不扬、夜热早凉、时时发热等。

中医历史悠久,在发热诊治上所积累的丰富经验科学、合理,常能收到一剂知、二剂已的疗效,故至今不可忽视。

中医诊治发热的理论基础出自西汉的《黄帝内经》,其中有《热病》、《热论》、《评热病论》、《刺热》等多篇专论。东汉时期的《伤寒论》记载了大量至今十分有效的治疗发热的经典名方,如麻黄汤、桂枝汤、葛根汤、小柴胡汤、白虎汤、三承气汤等。到宋代,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症方论》明确指出,从三因辨病,即发热要从外因(六淫)、内因(情志)、不内外因(饮食、劳逸等)进行分辨。金元时期名医刘完素在火热证的治疗上经验丰富,创制了治疗发热等病证的三一承气汤、防风通圣散、桂苓甘露饮等有效方剂;李东垣则发现了劳倦发热的特殊类型,发明了被后世称为“医王方”的补中益气汤。至清代,温病学派的代表人物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等更是在发热疾病的诊治上创新了理论、丰富了方药。

辨阴阳,定寒热

《索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故中医诊病首先是要明确阴阳属性。定阴阳(寒热)是大方向,大方向如果搞错,给患者带来的伤害就会很大。

如何区别阳热证与阴寒证呢?可以通过表1来进行区分。

在治疗方法上,阳热证应选择含有银花、连翘、黄芩、山栀、生石膏等清热药为主的方剂,如银翘散、凉膈散、小柴胡汤、白虎汤等。阴寒证选择含有麻黄、桂枝、附子、细辛、藿香等温热药的方剂,如麻黄汤、桂枝汤、麻附细辛汤、藿香正气散等。

辨外感内伤,定虚实表里

辨识发热的第二个要点是:病由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引起,还是由内伤七情、饮食失节、劳逸过度所致。通常外感为实,初期在表,治当泻;内伤多虚,病在里,治当补。金元时期名医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一书中有详细的辨识外感与内伤疾病的方法,很值得当今临床参考。笔者根据其原文,分类制表(见表2)。

辨经络,定病位(脏腑)

发热患者,特别是外感发热,往往伴有头、身疼痛的症状,仔细询问疼痛的具体部位对确定外邪侵犯的经络(脏腑)、正确选方非常重要。

如痛在项背,提示病在足太阳膀胱经,当考虑麻黄汤、葛根汤、桂枝汤等方;痛在下肢外侧中间,提示病在足少阳胆经,当选小柴胡汤;痛在下肢外侧中、后部位,提示病在足太阳与少阳两经,当选柴胡桂枝汤等。常见疼痛部位与经络(脏腑)关系(见表3)。

结语

发热类型复杂,原因众多,所以,中医治疗发热的方法(方药)也非常多。医生首先应该熟练掌握最常见的类型、最常用方剂的方证特征。根据临床实际,常用经典名方有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加桂枝汤、柴苓汤、白虎汤、银翘散、三仁汤、甘露消毒丹、黄连解毒汤、清营汤、清瘟败毒饮、青蒿鳖甲汤、补中益气汤、保和丸、血府逐瘀汤等。如何准确运用这些方剂治疗发热,还有很多细节问题、变通运用问题,我们将在以后各期中分别讲述。

上一篇:速效救心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 下一篇:经方是中医临床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