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频发性早搏的昼夜变化及远期随访观察

时间:2022-09-05 01:24:16

小儿频发性早搏的昼夜变化及远期随访观察

[摘要]目的:对无心脏病史的频发性早搏患儿进行动态心电图记录,分析其昼夜变化规律及远期随访结果。方法:采用日本光电双通道动态心电图仪,导联选用CM1及CM5,受检查者佩带记录器24 h,本人或家长作好生活情况及睡眠情况记录。结果:室性早搏日间型多见,早搏高峰期与心率高峰期基本一致。夜间睡眠后心率减慢,60%的早搏减少或消失,53%的早搏严重度降低,其原因可能与植物神经调节有关。结论:本组30例经过2~5年随访,早搏自行消失或减少者占70%,说明多数早搏属良性,预后良好,但对多源性早搏或级别呈进行性增高(>3级)者,应及时治疗,以防猝死。

[关键词]频发性早搏;基础心率;Holter 心电图

[中图分类号]R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8(a)-055-02

随着动态心电图的发展,早搏的昼夜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已日益受到重视,但迄今为止,有关儿科的资料报道不多,本文研究5年来我院115例小儿Holter 24 h动态心电图(DCG)检查改变,对其中无心脏病史的频发早搏30例,分析其昼夜变化规律及远期随访观察,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00年6月~2006年6月在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早搏患儿30例,其中男童20例,女童10例。年龄1~15岁,平均7岁。随访期2~5年。ECG检查1~5次。常规心电图检出早搏,动态心动图示频发性早搏,但无明显自觉症状,无心脏病史,X线检查心脏无扩大,心脏彩超检查无异常。

1.2仪器

采用日本光电双通道动态心电图仪,导联选用CM1及CM5,受检查者连续佩带记录器24 h,本人或家长认真记录生活日记和睡眠情况。

1.3早搏分型

根据Yanaga分类法将6~18时定为日间,18时~次日6时定为夜间。据此将早搏分为3型。①日间型:日间早搏占全日早搏70%以上;②夜间型:夜间早搏占全日早搏70%以上;③混合型:日间夜间早搏分布均匀。

1.4早搏严重度

室性早搏根据Lown分类法,房性早搏根据Klcigcr分类法。

2 结果

2.1早搏频度(表1)

2.2早搏分型

室性早搏日间型多见(60%),与夜间型比较,P<0.01。房性早搏3型分布较均匀(表2)。

2.3早搏昼夜变化与基础心率的关系

早搏高峰期与心率高峰期基本一致。多数病例最快心率在10~11点,其次在16~17点。最慢心率在24~2点。最多早搏在11点,其次在10点和17点。

2.4 夜间早搏严重度增减情况

53%病例夜间早搏严重度减轻与夜间增强(16%)相比,P<0.01。级别平均从2.16级降至1.36级,其中室性早搏从白天2.08级降至睡眠时1.26级,房性早搏从白天2.4级降至睡眠时1.7级(表3)。

2.5 早搏分级

30例频发性早搏小儿中室性23例,按Lown分级法,2级21例,3级2例(均为频多发源性早搏)。房性7例,按Klciger分级,2级6例,5级1例(频发房性早搏、阵发性心房颤动)。

2.6室性早搏形态

QRS时限0.09~0.11 s 20例;0.12~0.14 s 3例。R波光滑无切迹,振幅>1.5 mV。T与QRS主波方向相反15例,一致8例。QTc正常,均<0.40 s,过早指数>1。

2.7 随访结果

随访30例,随访期2~5年,6例早搏自行消失,15例减少,二者占70%。

3 讨论

本文结果表明,室性早搏日间型多见,早搏高峰期与心率高峰期基本一致。夜间睡眠后心率减慢,60%早搏减少或消失,53%早搏严重度降低,其原因可能与自主神经调节有关,白天活动时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心率增快,早搏增多;睡眠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心率减慢,早搏减少。已有学者注意到自主神经功能失常可产生室性早搏,并报道其特征,本文23例室性早搏特征基本与其相符。以往认为活动后早搏增加的病理意义较大,而我们观察白天活动后心跳快,早搏虽增多,但小儿一般无自觉症状,不影响正常生活及学习,且未经治疗,早搏可减少或消失,与Hcrtzcanu观察相同。

本组30例远期随访,6例早搏自行消失,15例减少,二者占70%,说明多数早搏属良性,预后良好。随访中我们发现,部分小儿频发性早搏有的甚至形成联律,未经抗心律失常药治疗,不限制其学习,生活,随年龄增长,早搏也趋减少或自行消失。但对多源性早搏或早搏级别呈进行性增强(>3级)者,应及时治疗,以防猝死。

[参考文献]

[1]Okamoto N. Clinical applicationandlimitationsofHoltercontinuouselectrocardiography[J].Kokyu To Junkan,1981,29(4):340-362.

[2]Lown B, Wolf M.Approachestosuddendeathfrom coronarydisease[J].Circulation,1997,44(2):130-142.

[3]Kleiger RE,Senior RM.Long-term electrocardiographic monitoring of ambulatory patients with chronic airway obstruction[J].Chest,1974,65,483-487.

[4]Lown B,Verrier RL,Rabinowitz SH.Neural and psychologic mechanisms and the problem of sudden cardiac death[J].Am J Cardiol,1977,39:890-902.

(收稿日期:2007-04-26)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调制透热中频电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下一篇:酸、碱性氧化电位水替代硫酸洗液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