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公式与心理感受计量

时间:2022-09-05 12:35:13

幸福公式与心理感受计量

一个掌握着公权力的、好的政府,肩负着为社会、为人民创造幸福、供给幸福的社会历史责任。而政府创造幸福、供给幸福,不是具体地去派发面包,而是为社会、为人民创造和提供良好的制度

近些年来,全国不少地方掀起了设计幸福指数、打造“幸福城市”热,评出了十大幸福城市:杭州、珠海、长春、青岛、成都、桂林、大连、昆明、长沙、天津。还有更多的城市如广州、深圳、武汉……建成了幸福城市,“幸福”的接力棒传遍全国。

而近两年国内外关于《中国30个省会城市生活质量调查报告》和“全球幸福指数”的数据,则与上述“幸福城市”大相径庭。幸福在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追求、被追问、被关注、被怀疑、被评价、被争论。

幸福的基本公式

幸福是人对生活和境遇的主观心理感受。这又分两个层面:一是个人对生活和境遇的主观心理感受;二是个人或群体对社会状况的主观心理感受。人的幸福感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幸福感的相对性主要是“欲望”和“满足”的比较。以下以六个“欲望”和“满足”的基本公式和扩展公式来分析:

公式Ⅰ:幸福=满足/欲望。这个公式表明,幸福的主观感受与满足成正比,而与欲望成反比。容易满足的人和群体,只要好好地过着日子,衣食住不愁,与人善处,家庭温暖,邻里和睦,没有天灾人祸,都会充满着幸福感。而欲壑难填的人,永远都会感到不幸福。这是测量“幸福”的基本公式。以下是“幸福”的扩展公式。

公式Ⅱ:幸福=现在的收益(境遇)/过去的收益(境遇),这是个人(或家庭)纵向比较幸福感,即“现在”与“过去”的比较幸福感。即这个公式表明,假定在做同样的工作情况下,如果现在的收益(境遇)递增,幸福感则上升;如果现在的收益(境遇)不变甚至递减,幸福感则下降。

公式Ⅲ:幸福=他人的收益(境遇)/自己的收益(境遇),这是个人(或家庭)横向比较幸福感。公式Ⅲ表明,假定“自己”与“他人”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一样,或者他人还不如自己,那么,如果“他人”的收益(境遇)大于“自己”,幸福感则下降。横向比较幸福感是“攀比型幸福感”,也可称为嫉妒型幸福感,即俗语所说的“人比人,气死人”。

公式Ⅳ:幸福=自然环境的感受/对自然环境的期望。如果人生活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幸福感必然上升;如果人生活在不优美、特别是污染的环境中,幸福感必然下降。为了增进人们的环境幸福感,就必须不断地改善和优化自然环境。

公式Ⅴ:幸福=社会环境的感受/对社会环境的期望。如果人生活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如人际友好,团结互助,安全,没有犯罪,幸福感必然上升;如果人生活在不和谐甚至动乱的社会环境中,如人际冷漠,犯罪率高,不安全,幸福感必然下降。

公式Ⅵ:幸福=政治环境的感受/对政治环境的期望。如果人生活在政治民主、官员廉洁、亲民、爱民和勤政的环境中,幸福感必然上升;如果人生活在缺乏民主、严重、不断爆出贪官污吏腐败丑闻的环境中,幸福感必然下降。

这表明,影响“幸福”的要素是多方面、多样化的。因此,衡量幸福的公式则可以进一步扩展为总公式:H=f(a、b、c、d、e……n)

芸芸众生中,社会人的幸福要素是多元的,笔者认为,从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上主要应当考察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物质享受方面的满足;二是个人、家庭和亲友的情感;三是人对自然、社会和政治环境的需求,即自然环境优美、社会和谐、政治的廉勤等;四是人的信仰、人生自我价值追求的实现及其感受。

决定人民是否幸福的首要因素

决定人民是否幸福的首要因素是“制度”,一个好的制度,可以为人民创造幸福;一个不好的政府,则可能使人民不幸福甚至带来灾难。

一个掌握着公权力的、好的政府,肩负着为社会、为人民创造幸福、供给幸福的社会历史责任。而政府创造幸福、供给幸福,不是具体地去派发面包,而是为社会、为人民创造和提供良好的制度。这个良好的制度,一是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二是能够建立一个普惠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特别是少有所抚,老有所养;三是建立一个良好的教育制度,使人民能够得到自立、自强、自富的能力;四是建立一个公正、公开的政治、法律制度,使人民享有充分的民利,同时最大限度地抑制腐败;五是建立一个既具有激励作用,又具有抑制贫富悬殊过大的收入配分调节制度;五是建立和保护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

一个国家和社会的人民幸福与否,政府担当着首要责任。但人民——每个人,不是要“躺在幸福之床上悠哉享受幸福”,而是都要做幸福的创造者。除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之外,一个社会如果能够不劳而获享受幸福,必然会使懒惰之风盛行,结果会造成一个贫穷落后和大家都不幸福的社会。品尝自己创造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幸福”不断攀升的路径

在中国历史长河的长河中,很多时期王朝倾覆、兵荒马乱、天灾人祸、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小康和幸福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画饼。当历史进入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小康理论和让人民幸福起来一下子成为中国的宏图大略和社会实践。

“三落三起”的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第三起”之后,首先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纠正过去留下的遗憾,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口号,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构思着“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邓小平把“小康社会”的设想进一步升华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第一个目标就是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第二个目标就是要在30至50年内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进而提出了中国现代化“三步走”的宏伟战略:第一步,以一九八年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二百五十美元为基数,在八十年代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第三步,在21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三步走”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热情。

这一设想在1987年正式被党的十三大规划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2002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大,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三步走”战略:“2010年前是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20年是第二步,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2050年是第三步,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0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大,进一步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党的十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使得“幸福”二字更加充实。“小康—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径,也就是“幸福”不断攀升的路径。

(作者为中央财经大学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院长)

责编/艾芸 美编/石玉

上一篇:试析民意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下一篇:农村养老变革凸显大国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