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堂上创生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时间:2022-09-05 11:13:39

高中生物课堂上创生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摘要】 生物学科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它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所以在生物课堂上创生性课程资源就成为最灵活的课程资源, 这种资源有助于课堂向科学、向生活靠拢,尤其能培育学生的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故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这种资源, 能让我们的学生激动,让我们的课堂“机动”灵活. 但同时也要注意对创生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也不能带有盲目性,边实践边摸索一些要注意的关键问题,为以后的有效利用打好基础。

【关键词】 创生性 课程资源 开发 有效利用 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3-023-01

一、研究背景

听了很多堂公开课,相信大家都有过这种感觉:我们的教师很认真的钻研了教材,引用了新颖的多媒体动画,精心的准备了演示实验,详尽的抒写了教案,但同时也因为这详尽的教案,像一只无形的“手”, 支配、牵引着教师与学生,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的预设做出回答,若不是,则努力引导,直到学生得出预定的答案为止。

一堂课下来教师、学生都感觉很累,表演得很累。采访了部分同学,他们的说法是“我们讨论的结果有不同意见,老师您没有采用!”“好紧张,幸好没出错!”……教师和学生的态度不可谓不认真,但是课堂的有效性却值得商榷。

其实这也就是我们目前生物课堂教学的一个发展现状,师生看起来非常和谐,朝着同一个既定的目标坚定不移的迈进,至于路途中可能存在的一些花花草草,一律忽略。

面对这样一种现状,作为教书育人的我们都知道,这种情况不是我们要的,所以要求我们要改变旧的观念,克服把教材看作唯一课程资源的意识,要善于发现与捕捉各种课程资源,让它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以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能预见到课中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这些讲的都是要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灵活机动,善于开发与利用课堂中的创生性课程资源。

二、实践操作

(一)什么是创生性课程资源

创生性课程资源是指经过教师和学生的发明性思维和劳动产生的课程资源,对于我们高中生物教学来说,就是那些看似与预定教学目的无关,但是能引起学生因兴奋而关注的课程资源,这种资源有助于课堂向科学、向生活靠拢,尤其能培育学生的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进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适时的在课堂中开发与利用创生性课程资源能让整个课堂教学灵活机动。

创生性课程资源的一般常见开发模式为:

(二)“机动”了 的生物学课堂

2011年2月-2012年7月,我校生物教研组开展了《生物课堂中创生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课题研究,通过集体备课、同课异构,课堂观察、课后反思、集中评课等方式,探讨总结了我们生物课堂中常见的创生性课程资源,具体见下:

1.教师的生活经验、经历带入课堂

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是应该是教师,开发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有效学习,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而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我们应该都能体会,学生对老师的生活经历,人生态度都很感兴趣。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把比较生涩难懂的课堂知识点以我们的所见所闻给形象化的展示出来,让我们的学生激动,让我们的课堂“机动”呢?

案例:2011年10月我们生物组组织了一次教研活动,对一位年轻教师的《细胞呼吸》这一节课进行了课堂观察。

酵母菌是学生在初中科学中就已经熟知的生物,但如果问到它的代谢类型和代谢过程时,学生就意见纷呈,不能联系生活实际。所以学生只是刻板的记住了细胞呼吸的两种类型,到底能不能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现象呢?我觉得这是一个难点,很想看看他是怎么处理的。只见这位教师娓娓地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我妈妈每年都要酿制米酒,可是其中的原理,她是说不上来的,你们能帮着分析分析么?”这时候,你看学生一个个高昂着头,屏住呼吸(“胃口”被吊起来了)。

他接着说“先把蒸熟的米在平板上铺开,待冷却后拌上干酵母,继续摊开几个小时,然后把拌好的米装入玻璃缸中密封。”“为什么拌上干酵母后要继续摊开几个小时?”

甲同学说:“我知道,我知道,是为了进行需氧呼吸,需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繁殖更快!”乙同学说:“密封是为了进行厌氧呼吸。”

继续追问:“大家试着猜想,玻璃缸里会出现哪些现象?”

“有气泡产生。”

“温度会升高。”

“还会有酒香味。”

“大家能不能利用我们刚刚学过的有关原理来解释这些现象呢?”……

于是争先恐后,热火朝天的课堂氛围出来了,在学生积极饱满的状态中,既回顾了所学内容,又联系了生活实际。因此这堂课赢得了我们组老师的集体褒扬,我想这应该与他善于引用这些学生因兴奋而关注的课程资源大有关系。

2. 师生的有意或无意的错误,转为积极引导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由于知识的不完善或偏差,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的答案或判断,这些错误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如果转为积极引导,可以作为课堂教学资源加以利用,并成为支持课堂教学的积极因素。

案例:《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淀粉和蛋白质》一实验中,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知道检测还原糖的试剂是本尼迪特试剂,检测蛋白质的是双缩脲试剂,于是我故意在黑板上板书出来:本尼迪特试剂(甲液:0.1g/mlNaOH,乙液:0.05g/mlCuSO4),双缩脲试剂(A液:0.1g/mlNaOH,B液:0.01g/mlCuSO4)

“这两个试剂有没有区别啊?”

学生猛一看,有的不是很仔细就说:“唉?是一样的嘛!”

“是一样的吗?那么也就是说我们还原糖和蛋白质的检测试剂是同一种?”

有的同学观察比较细致说:“不对,浓度有点区别。”

“对,其实它们除了浓度有区别以外,它们的使用方法也不一样!”

于是,引导学生熟悉这两种试剂的使用方法和实验注意事项,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深入的分析这两个试剂的检测原理,从而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么使用,引导学生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当然在我们的课堂中,不仅仅只是学生会出错,我们教师同样也会无意识的出现一些口误或笔误,在这种时候,学生可能会异常激动(好不容易逮到老师出错了),而教师则要能客观的正视自己的错误,变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积极引导学生分析,探讨。甚至有些时候,我们还可以有意的出现一些小差错,锻炼我们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灵活机动的思维能力,同时让我们的生物课堂更加的富有生活力!

3. 学情的偏差,引发的质疑

一个班级由50多名学生组成,每位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生活经验、思维能力、心理特性、个性气质、学习需要和动机各不相同,这些就是我们说的学情的偏差。而我们教师即便是在课前采用各种交流方式来了解学生,也难以掌握所有学生的学情,我们课前的预设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总会有些同学跟大家步调不一致,于是就发生了一些“突发事件”,给我们老师来个“节外生枝”,但要知道这种“节外生枝” ,“突发事件”,有时可能是学生的看法意见不合情理,有时则可能是智慧的火花灵光闪现。虽然这种情况会打破我们预设的教学走向,但它可能成为宝贵的创生性课程资源。

4. 宽待学生的“小动作”,激发兴趣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在我们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但是很多老师可能也会感觉到上实验课时,有些同学不是很认真,喜欢搞点“小动作”,做一些与我们本堂课没有关系的探究。但是好奇是孩子的天性,牛顿也是因为好奇苹果为什么要落下来才发现了万有引力,所以同样我们生物实验课上很多同学的“小尝试”未必就是坏事,好好加以引导还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深化学生的思维,让我们的课堂效率更高。

三、有效利用创生性资源应注意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中强调教师要积极开发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我们教研组也是在积极响应号召,努力发掘常见的创生性课程资源,并进行总结研究,但同时,也感觉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尚有一些问题是值得我们去进行深入的思考。

(一)带有一定的目标与任务

创生性资源有很多时候来自于课堂中的一些意外因素,它可能会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对促进教学效果有利,但并不是所有的创生性资源我们都要进行的利用,那些对教学不利,违背国家课程开发理念,或毫无用处的漫无边际的创生,我们就不能利用,而是要及时的进行引导,要知道我们的课堂教学还是要有一定的目标与任务。

当然,有一定的目标与任务并不是强调我们一定要达到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而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互动中实时的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了解学情,适时的调整教学目标或任务,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学生的收获达到最大的原则。

(二)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所以我们在前面强调教师的生活经验、经历带入课堂也是一种很好的课程资源,但是我们也要注意,由于学生受其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的局限,不一定能完全理解教师的经验,故作为课程资源的主要开发者和设计者,我们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基础,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供给学生以相对成熟的教学资源。如在第一个案例中,我们所列举的生活事例应该是学生见过或经常听说的常识,这样也就不用花大量的时间来解释就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当然太幼稚或无聊的话题也是达不到这个效果的,也就是说要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 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三)客观评价

生物教学作为一种自然科学的教学认识活动,是教师、学生、教学情景、实验和多媒体等等要素之间的一种多层次、多方向的交互作用过程。课堂教学具有预设和生成的两重特性,预设发生于课前,而创生发生于课中,很多时候会让我们教师“措手不及”,但是我们一定不能“恼羞成怒”,对于学生的质疑或错误,应该要有容人之量,客观评价。用得好时更能有效激励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并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边实践边探讨边总结,作为教师我们真的可以切实的理解创生性课程资源的优点, 并且用一张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来捕捉课堂中的枝枝叶叶,根据总结的经验教训,适当的对这些枝枝叶叶进行修剪,使这种鲜活的课程资源在生物课堂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 李惠军.课程开发是教师的权力和义务【J】历史教学,2005(08),56-58.

[2] 吴效峰.新课程怎么教――教学艺术与实践.沈阳出版社.

[3] 黄玮.组织策略在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生物学教学.2011(36卷).1期.

[4] 郑清岳.科学课程100个教学案例【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231.

上一篇:生物科学史之“美” 下一篇:物理实验课中教师的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