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应用意识

时间:2022-09-05 03:58:07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应用意识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为实践服务。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数学的广泛应用性日愈显示出数学特有的魅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知识性、应用性、趣味性和谐地统一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一、从实际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以真实、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引入课题,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使课堂气氛达到最佳状态,为新课的开展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可结合生活实际揭示概念的提出、发现、抽象、概括的过程,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概念,理解它本身的价值。例如:绝对值概念抽象难以理解,新课导入时,创设“两辆出租车载乘客向相反方向行驶同样路程,收取相同的车费”的情境,说明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只考虑距离而不考虑方向的问题,直观形象地引出绝对值的几何定义,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绝对值的定义,并认识到学习它的必要性。

在公式、法则的教学中,可结合生活实例抽象出数学模型,对其既作出通俗的解释,又作出本质的揭示,阐明条件与结论的逻辑联系,加深正确理解。

在定理的教学中,可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原有的数学知识结构和新的学习内容之间的认知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使他们从内心深处产生学习新知识的需要。

二、挖掘教学知识点,展示数学的趣味性和奇异美

在教学中要紧扣教材,多设计或引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新颖有趣而富于思考的问题,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如在讲授圆的有关性质前,提出问题: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多媒体课件分别模拟安装有三角形轮子、正方形轮子、椭圆形轮子和圆形轮子的汽车行驶的状态,并分别配各种颠簸沉重的声音及轻快的声音。在生动活泼有趣的动画中,学生直观地看到圆形轮子能使汽车平稳地前进,这是由“圆”这种形状所特有的性质决定的。然后指出:人们在生活中发现了圆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然后把这些特殊性质运用到运输工具上,这样制造了圆形轮子,轮子的形状与生产及日常生活实际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可初步体会数学来源于实践又用于实际生活的道理。

在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展示数学外在形式与内在结构的和谐美、奇异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体验到数学学科的价值,激发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几何引言时,一些美丽图案可利用几何画板制作成动画,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图案的画法,并且学生会惊奇地发现:六角雪花图案绕中心旋转,速度由慢到快时,可产生各种各样奇特的图案;风车图案的每一叶片可收缩为一条线段,当叶片为伸展或收缩状态时均可旋转成其他图案;紫荆花图案由鼠标拖动旋转控制点,可演示开花和结果的形态过程等。在美的熏陶中,学生会感到几何图形变化无穷,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从而对几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教学中还可结合教材设计一些形式新颖、引人入胜、富有智力价值的数学游戏,它有利于培养数学意识和数学观念,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数学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单项式”概念后,设计到树上摘标有“单项式”的苹果游戏,学生用鼠标点选苹果拖到篮子里,计算机迅速作出判断,摘对了给予鼓励,摘错了提示错误,并且苹果返回到树上,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交互性特点,生动活泼的游戏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概念,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优化教学过程。

三、精心编制习题,让学生认识数学的工具性

数学是人们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和学习,研究现代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工具。因此,教师可在遵循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当地实际,适时地编写与生活、市场经济等有关的内容,并将其融入到教学中。学生可以看到,利用所学数学知识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进而体会到数学应用的重要性。

在方程的教学中,可向学生介绍储蓄、保险、股票、债券等知识。例1:王先生以两种形式分别储蓄一年期2000元和1000元,一年后全部取出,扣除利息税后实得利息43.92元,已知这两种储蓄的年利率和为3.24%,求这两种储蓄的年利率各是百分之几?(利率税=利息金额×20%)

在学习不等式内容时,可引导学生解决有关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物价的上涨与下跌等应用问题。例2:星火化工厂计划用甲、乙两种原料生产A、B两种产品50件,已知每生产1件A产品需甲种原料9千克和乙种原料3千克;每生产1件B产品需甲种原料4千克和乙种原料10千克,现有甲、乙两种原料360千克和290千克,请你利用这些原料,设计出生产A、B两种产品的几种方案。

在讲述函数内容时,可编写投资与消费等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问题。例3:西湖中学计划购置一批某型号电脑,市场价每台5800元,现有甲、乙两电脑商家竞标,甲商报出的优惠条件是购买10台以上,从第11台开始每台按70%计价;乙商报出的优惠条件是每台均按85%计价,两家的品牌、质量、售后服务均相同,假如你是该校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你选择哪家?请说明理由。由此提高学生的经营和消费的决策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可让学生自己编题,然后从中选出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全体学生解答,逐步形成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四、利用“读一读”,让学生了解数学的产生、发展和应用

在新教材的编排中,穿插了一些供学生阅读的短文,即“读一读”栏目。其中的“关于代数的故事”、“有关几何的一些历史”、“关于中国古代的一次方程组”、“中国古代有关三角形的一些研究”等内容,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数学与生产生活实际密不可分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了解我国在数学上的重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巧用材料”、“完美的正方形”、“黄金分割”、“求平均数”等内容起着对课本知识引申拓展、消化应用等重要作用,是训练学生思维、培养数学意识的重要素材。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坚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渗透应用意识,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和发挥作用,突出实践性,有利于培养出适应知识经济时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上一篇:也谈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下一篇: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