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治疗Ⅱ型呼吸衰竭的护理

时间:2022-09-05 03:13:35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治疗Ⅱ型呼吸衰竭的护理

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是抢救危重患者尤其是Ⅱ型呼吸衰竭的重要急救措施,经纤支镜气管插管虽较复杂,往往不能保证1次成功,同时在反复试插中易损伤黏膜引起出血、水肿和喉痉挛,但安全、可靠,很少出现严重并发症。为此,近5年来在探索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治疗Ⅱ型呼吸衰竭,收效良好。现将操作方法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210例,男152例,女58例,年龄60~90岁,平均72.2岁。所有病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二氧化碳潴留临床表现,19例昏迷,9例烦燥不安,其余病例均言答切题。

操作方法:将无菌气管导管(内径以超过纤支镜外径2mm为宜,一般成年女性选6.5~7.0mm,男性7.0~7.5mm)套于纤支镜外,按纤支镜常规操作方法,由鼻腔插入,当纤支镜前段到达气管隆突上约3cm处时,清除气管内的分泌物,将气管导管沿着纤支镜插入气管内,往气囊注入适量气体(一般8~10m1),接人工球囊辅助通气,并用听诊器检查两肺呼吸音确定对称后,退出纤支镜。

护理:⑴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言答切题的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惧怕痛苦,惧怕有生命危险,针对这些问题,在术前向患者讲明此项检查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和安全性,简单描述操作过程、有关配合事项和最终达到的治疗目标,烦燥不安的患者,术前可静脉推注安定2.5~5mg,时间一般在插管前即刻进行,给药过早会抑制患者的呼吸。②用物准备:纤支镜、6.5~7.5mm的低压气囊导管,电视监视系统,心电监护仪,吸氧装置,吸引器,常用急救药品,保证各器械处于完好状态。⑵术中护理:①患者取平卧位稍垫高背部,不能平卧者可侧位、半坐位,头尽量后仰,以便清楚的显露声门,用遮挡巾挡住眼睛减少患者心理恐惧感。②插管前将纤支镜下段及气管导管内外均喷涂无菌硅油或石蜡油,以减少导管与纤支镜的摩擦,避免损坏纤支镜。③当纤支镜经鼻插入气管到达气管隆突上约3cm处时,清除分泌物,然后协助术者迅速、轻柔地将气管导管沿纤支镜插入气管内,插入导管后,注入8~10ml气体进入气管导管气囊,固定导管,连接人工呼吸器,进行机械通气。⑶术后护理:①观察患者两胸廓的呼吸运动是否对称、生命体征是否稳定以及神志的改变。②吸痰时注意痰液性质,有无黏膜损伤出血情况,发现痰中带血,要及时给予处理。③加强口腔护理,每天用5%碳酸氢钠溶液做好口腔护理,定期排空气囊减少黏膜压迫缺血坏死的几率,同时密切观察气囊的压力,防止漏气,造成通气不足。

结 果

210例患者用纤支镜导向经鼻气管插管均1次成功。导管留置时间1~48天,平均7.1天。插管过程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54例次,血压短暂性升高13例,导管留置过程中,有鼻黏膜出血2例,68例拔管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咽痛及声音嘶哑,予对症治疗均有好转,3例患者因经济原因营养支持无法跟上家属放弃治疗死亡。

讨 论

Ⅱ型呼吸衰竭多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患者,尽早为此类患者建立人工辅助呼吸,促进二氧化碳排放,治疗和预防肺性脑病,从而降低死亡率致关重要。选择经口气管插管,后行气管切开进行机械通气,此种方法创伤大、风险高,且清醒患者较难耐受,3~5天后必须拔管,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适用范围广、安全,插管及时快捷:由呼吸科医师操作一般1~3分钟即可完成,且易固定[1],也不会误入食道,而且患者痛苦小,可长时间放置一般可留置2~4周[2],也有留管时间220天的报道,气管内分泌物能快速吸出,有利于病情恢复和撤机。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抢救和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伴Ⅱ呼吸衰竭患者成功的关健不但在于医师的熟练操作,更重要的是医护间的配合,良好的护理配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①术前准备要充分:患者的心理准备要充分,物品准备要到位,设备检查要能用,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每位医生的工作特点,术中配合及时到位,可缩短操作时间,提高插管成功率。②术中操作要轻柔:送入气管导管时动作要轻柔,要顺纤支镜弧度送入,避免损伤光纤传导束以及损伤鼻黏膜引起大出血。③术后观察要到位:需要了解机械通气的基本原理和监护仪的操作,掌握危重患者的抢救技术专职护士观察各项指标,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

参考文献

1 钟淑卿,陈世明,钟南山.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抢救急性呼吸衰竭110例次临床分析[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1996,2(1):13-15.

2 刘长庭,张进川.现代纤支镜诊断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289.

上一篇: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的护理 下一篇:急诊危重患者配偶心理疏导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