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职业生涯规划角度谈现代大学文化建设

时间:2022-09-05 01:09:57

从职业生涯规划角度谈现代大学文化建设

摘要:大学文化建设一直是高校研究的热门话题,高校通过很多方式进行大学文化建设,也已取得了一定效果。职业生涯规划是新兴事物,从职业生涯规划角度进行大学文化建设既是创新之举、实用之策,更是时代之需。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将培养学习有所向、实践有所向、生活有所向、就业有所向的有志青年,必将推动大学文化建设更上一个台阶。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大学文化;大学文化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职业生涯设计的目的绝对不仅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寻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在现实中达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职业生涯规划不是独立于大学生活存在的,它与大学生活有

着密切的关系。大学期间的学业规划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职业生涯规划是学业规划的指挥棒,职业生涯规划与学业规划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现代大学文化的深浅体现于所育学生,大学文化之建设需着手于学生。学生是大学文化的生命细胞,是大学文化建设的生命载体。对于学生而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为了就业,而是为了就好业,从而为自己的未来发展铺就一条康庄大道,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打开了大学文化建设的创新之路

职业生涯规划是新兴事物,而利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建设大学文化更是创意之举。当代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呈现多元化发展,不仅仅有学习成绩的要求,更有对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要求。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提高,大学文化建设需要与社会、企业的需求相统一,大学必须培养大学生的职业能力,以期培养出社

会、企业所需的合格人才,而这些能力的培养要靠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来完成。利用职业生涯规划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的大学文化是当代大学的必然要求。企业生产需要满足市场需求,而大学人才培养、文化建设同样需要满足社会需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应运而生打开了大学文化建设的创新之路。

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推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推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实意义可以提高大学生就业率,促进大学生就好业,有明确就业目标的学生将是积极向上、充满动力、精神饱满的。提高大学的人文氛围,长远意义可以提高校友的质量,进而推动大学文化建设。大学的校友是大学发展的重要人脉资源,高质量的校友也将推动大学文化的快速大力发展。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建设并不完善,存在诸多问题,直接阻碍了大学文化建设。主要表现在:

1.大学生学习压力大,学习目标不明确,找不到兴趣出发点

大学是知识的海洋,大学生本应尽情地享受知识的洗礼,大

学也本应是学习的佳境。大学生刚从高中繁重的学习压力中解放出来,又重新投入另一个更大的压力群,从被人安排的学习到自主学习,从门门必须学好到选择性的学习,如果想在学业中有所突

破,学生的课业压力也相当繁重。同时大学也有各种各样的机会,大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可以参加学生工作和社会实践活动,以提升自己的能力。但同时大学生在自主性较强的情况下往往容易找不到方向,失去高中班主任和家长在身边的天天叮嘱与监督,找不到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形形的诱惑下,反而会迷失自己,找不到自己的兴趣出发点。

2.大学生在实践中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定位,找不到自己需提升的能力

大学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锻炼空间,学生可以放开束缚,全力以赴地做自己想做的工作,提升自己的能力。目前社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更加全面,大学生应当针对社会企业的需求全面提升自己

的能力,找到自己的薄弱点,有针对性地培养。但在实际生活中,大学生往往很难找到自己的不足,不知道社会企业对能力的需求,不知道自己能力的薄弱点,无法根据实际需求来培养自己的能力。

3.大学生生活无规律,生活状态不佳

大学生活中应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保持好的生活

状态,用积极的人生态度来进行大学的深造及迎接工作的挑战。大学是一个较开放宽松的环境,刚从高中“解放”出来的学生突然间得到释放会让很多大学生无所适从。从生活中就可以看出,每天没有固定的起居时间,没有明确的目标追求,有课上课,无课闲玩,计划性较弱。大学生中沉迷于游戏的不在少数,沉迷于花天酒地的

也不在少数,这种“无为”的精神状态使一所大学缺乏积极向上的追求。

4.大学生“先就业再择业”现象普遍,盲目就业现象严重

大学是学生时代到社会的过渡,学生在这一阶段应当对自己的职业理想进行较为明确的规划,在经过大学四年的洗礼后找到

一份满意的适合自己的工作。目前很多大学生并不明确自己适合从事什么工作,总是“走一步看一步”,当真正面临找工作时,看到周围的很多同学都签了工作,自己就会盲目地在短时间内签一份工作了事。选择工作完全是因为被迫必须找工作和周围同学找工作的压力,大部分同学并不是谨慎地选择自己的工作。这种现象就导致了学生在工作后不久可能就会发现工作并不适合自己而跳槽,这样就耽误了自己的宝贵青春,青春在一次次试错中流失。

大学生学习、实践、生活、就业中存在的问题说明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并不到位,而这些问题的产生给大学文化建设带来了巨大挑战,职业生涯规划的不足导致学生在大学中找不到方向,这直接导致了大学文化的缺失。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文化建设中产生问题的原因

1.学生的自我认识不足,职业生涯规划主动性不够

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优劣势没有明确的认识,也没有对自己做过仔细的测评分析,没有专家协助其进行自我鉴定,而自己对职业生涯规划认识不足,没有对自己进行过详细的人生规划。即使制订了计划,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却很少坚持,规划也成了一纸空文。职业定位不全面、具有短暂性。多数学生在大学四年当中缺乏职业生涯的构想和规划。低年级的时候被大学丰富多彩的活动所吸引,总认为“还有好几年才毕业”,这就造成了他们对自己以后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定向的疏忽。然而到了高年级的时候,职业生涯规划盲目,仅仅从自身专业出发或者从自身兴趣出发,或者完全听从父母对其就业的引导,没有自己的主见。学生是大学文化的灵魂,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将直接影响大学文化的建设,只有学生对自身认识清晰了,大学生活才能有明确的方向。

2.学校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重视不足

首先,表现在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足。很多大学特别是北方学校对职业生涯规划认识还不到位,没有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其次,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师资缺乏。很多大学没有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师为其量身定做职业生涯规划,往往是主管就业部门的

老师在兼职做职业生涯规划的工作。

再次,教学方法单一。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大部分高校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简单地停留在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和简单的职业测评,没有进行深入的职业兴趣分析或团队训练等。

最后,职业生涯规划出发点偏差。大部分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以提高就业率为目的,而对就业质量及学生职业兴趣的考

虑却不够。

学生的认识、积极性和学校的立场、态度影响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开展,进而影响到大学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方向,各高校应当改变现状,充分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引导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建设现代大学文化。

四、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依托,建立学习有所向、实践有所向、生活有所向、就业有所向的现代大学文化

1.学习有所向

学业规划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准备,学业是大学生的主业,如果大学生将自己的本职丢下,那就避重就轻,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了。大学生专业学习对于大学生未来的工作影响巨大,大学学习将为大学生打造很好的就业平台,专业的学习可以让大学生发现自己的专业兴趣,寻找自己擅长的领域,开发智力,提升专业能力。自入学开始,做好学业规划,从了解专业基础到深入学习专业知识,确定自己未来升学或就业的发展方向,针对不同方面做不同准备,以期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当一所大学中,大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气氛浓厚,那必将促进大学文化建设。

因此,高校应要做好大学生的学业引导工作。大一抓基础教

育,让大学生认识到专业的发展前景,明确专业学习和发展方向;大二抓专业教育,让大学生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加深专业理解;大三抓实践教育,让大学生参加专业课题研究和实验,理论应用于实践,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消化专业知识;大四抓职业教育,将专业学习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准备工作。

2.实践有所向

大学学习固然重要,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大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大学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锻炼自己、提升能力的平台,大学生学生干部工作和社会实践就是提升学生能力和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最好平台。随着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发展和就业形势的严峻,各高校开始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创造更多的条件让大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学生干部平台提升了大学生的组织、领导、策划能力;社会实践平台丰富了大学生的认识,开阔了大学生的眼界;志愿服务平台培养了大学生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些平台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培养了大学生的多方能力,弥补了大学生的发展局限。大学文化建设通过这些平台将学校的办学理念、方针很好地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在其中受益,同时学生的发展又反作用于大学文化建设,推动大学文化建设的步伐。

3.生活有所向

好的生活态度将使一个人终身受益,大学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校要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作为当下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很多高校认为生活习惯的养成是大学之前的事,这种“小事”不应该在大学别重视,而恰恰这种本应是基础教育的东西都因之前的

高考压力而未引起足够重视,大学补上“生活”这门课是非常必要的。学校要从制度上、体制上、教师引导上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规律作息、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平时注意饮食安全,餐饮适当,保持身体健康。同时要保持个人卫生,经常参与体育锻炼,保持健康体魄,提升学生生活质量,提升校园人文气氛。

4.就业有所向

大学毕业后,很多大学生会离开校门,参加工作。很多大学生从入学那一天就在为就业准备,或者说大部分学生上大学的目的就是就业。如果学生在大学学习四年之后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这样的预期就能够促使学生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因此学校要在就业上下大力气,首先,要对学生做好职前规划与培训,激发职业兴趣。其次,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引进企业招聘,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寻找工作,目前很多企业不再通过现场的方式进行招聘,而是通过网络形式进行招聘。因此,要加强大学文化的建设,要努力提升学校知名度,提升学生自我优越性,提升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度,树立感恩意识。

5.改变错误观念

(1)要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绝不仅仅是以提高就业率为目的,职业也不等于就业

职业生涯规划包括之前为人生事业所做的一切准备,也包括

就业后职场、人生的发展轨迹与方式。大学生找到工作并不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终点,在大学期间还需完成对已找到工作的研究准备。第一,要对所属行业进行调研,了解行业发展状况,了解所在单位的地位、发展方向等;第二,对工作所需能力的准备,包括工作能力的准备、专业知识的储备、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准备等。目前大四学生在9月份开始签工作,且大四课程不多,很多学生在签完工作之后开始放松,认为自己大学生活的结束和职业生涯规划的结束,大四学生管理是学校最头疼的事。将就业前培训加入高校课程体系,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加强大四学生管理,另一方面可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做好职前培训,这对于大学生适应社会工作环境

具有重要意义。

(2)职业生涯规划绝不仅仅是就业服务中心的工作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业生涯规划应当融入学生培养当中,凡是主管学生工作的主管部门和直接与学生接触的辅导员老师都要参与到其中,只有人人懂职业生涯规划,并将其贯穿于学生教学教育当中,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也才能真正落地。

现代大学中活跃着一批学习有所向、实践有所向、生活有所向、就业有所向的有志青年,必将推动大学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1]邱慧青,荆小燕.浅析经济全球化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影响及对策.中国外资,2011(22).

[2]李司单,王萍,钟黎,等.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2(12).

[3]唐佳.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缺失问题争议[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

[4]黄春妍.大学生职业规划思考与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2(11).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

上一篇: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改革探讨 下一篇:浅谈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