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制导”

时间:2022-09-04 01:50:31

我们在进行预学后教、先学后导的教学实践中,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困惑:在预学单的设计中导在何处?在学生预学、老师前测后导在何处?在课堂新知学习中导在何处?下面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谈谈我的教学实践和思考。

一、在学习内容的分析中精准制导

1.导在新知迁移点

多数小学数学新知的学习都建立在旧有知识之上,围绕新知的生长点设计灵活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唤醒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让学生提炼出有利于新知学习的概念、法则等,为知识的顺利迁移做好铺垫。

比如,在《小数加法和减法》我们设计了这样的导学问题:

(1)375+3等于多少?3与谁相加?3为什么非得与5相加,而不与7相加?

(2)那么,3.75+0.3结果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竖式能列吗?

2.导在知识发展点

数学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许多数学知识,尤其是一些数学概念的建立都必须依赖于生活实例的支撑。在设计导学问题时,引领学生有意识地关注生活实例,并通过相应的观察与操作活动,积累一些感性经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形成概念。

比如,在《认识三角形》我们设计了这样的导学问题:

(1)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的?

(2)做一做。用长方形纸剪一个三角形,你能说出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吗?

(3)学一学。认真阅读教材第22~23页,思考:怎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任意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4)问一问。我想提出的问题是( )。

生活中含有三角形的物体很多,如果不是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学生往往熟视无睹。安排课前“找一找”,学生有了时间与空间上的保障,因而能够寻找和发现许多含有三角形的物体,在寻找的过程中,学生有可能萌生思考:“为什么要把这些东西设计成三角形呢?”从而增强自主学习和课堂探究的内驱力。而“做一做”和“学一学”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在操作中初步感知了三角形,也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抽象概括出三角形的特征进行了铺垫。

3.导在知识关键点

就教材例题而言,多数例题都有关键点,引领学生关注并正确理解这些关键点,将有助于学生理解例题中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教师在设计预学单问题时,可以通过设计相应的追问,把学生的自学探究活动引向深入。

比如,《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例1:王大叔想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的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我们设计了这样的导学问题:

(1)学一学。自学课本,思考:18表示的是什么?用18÷2求的是什么?试着将例1的表格填写完整。

(2)想一想。你能想到用其他方法来列举吗?比如说画图。

(3)算一算。计算每种情况下面积的大小,说说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4)试一试。如果换成是24根栅栏,你能像书上这样列举吗?

在这道例题中,正确理解18根1米长的栅栏与长方形周长之间的关系是关键。要“一对一对”地列举出所有的可能,就要先求出“长与宽的和”,即用18÷2。上面的设计,着力引导学生看懂文本,并鼓励学生尝试用其他的策略来列举。

二、在不同的学情动态中精准制导

学生在课前预学后,必然会产生新的学习情况。学生对新课的知识已经有所知,甚至会应用结论解决简单问题。但限于小学生认知水平,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处于或一知半解、或混混沌沌、或蜻蜓点水。学生的学情一般来讲有以下三种情况:堵、困、浅,针对这三种情况可以采取这样的导学设计。

1.导在思路受堵时

学生的学情之一便是思路受“堵”。所谓“堵”,就是学生学习思路因为“贮备”有限,不能建构新的图式,思路受阻了。教师应充分预测到这一学情,便于及早设置问题,为学生“架桥铺路”,使他们思路畅通,让学生去建构新的图式,把学习引向理想的彼岸。

比如,在《烙饼的策略》的学习中,先在预习单的设计中安排烙2张饼的时间计算后,我们设计了这样的导学问题:如果烙好两张饼后,再烙第三张饼时,在锅里只烙一张饼,你觉得有没有浪费锅的烙饼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烙3张饼的时候采取更好的策略。

2.导在思维受困时

在预学中常常会出现学生囿于旧有的思路,出现思维受“困”。因此,在导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种学情,引导学生跳出“旧框”,从而培养学生发散的思维品质。

比如,在学习“小明与小玲的家和学校在同一条路上,小明家在学校东面300米,小玲家在学校东面500米,小明和小玲的家距离多少米?”这一题后,设计安排新的一题“小明家离学校300米,小玲家离学校500米,小明和小玲的家距离多少米?”很明显由于设计的角度不同,需要学生变换思维的方式和角度,积极地思考和大胆地想象。特别是后一题的解答途径是开放的,具有探索性,而不是根据所学知识或模仿教师传授的某种现成方法马上就能解答,它能加大信息的流量和流速,从而使师生都能获得更多的信息,通过分析来调控和完善导学。

3.导在思维搁浅时

学生在预学后,对新知的认识处于理解肤浅的状态,无法深入挖掘知识的本质。此时,教师就要进一步引导学生从“浅”入“深”,驶向知识的海洋。

比如,百分数的意义,预习后学生一般都能说出“什么量是什么量的百分之几”的句式。但是,从多个角度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特别是百分数的价值,学生往往肤浅理解的多,不能理解“绝对数量”转换成“相对指标”的数学意义。我们设计了这样的导学问题:信息一:601班有40个学生,男生26个。信息二:601班有40个学生,男生占65%。你觉得哪个信息对你了解男生更有用?它们有什么区别?

三、在课堂的动态需求中精准制导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有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包括他们的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作为教师,必须巧妙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机智,针对学生的不同动态需求进行导学。

1.导在知识辨析处

学生在新知的学习中,对要学习的知识、概念的掌握,是较低层次的。概念的理解往往是相对孤立的,有时甚至是机械的。教师在课堂中就需要设计导学环节,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比如:《体积和容积》,体积和容积两个概念,学生会认为这是两个没有联系的概念,体积是体积,容积是容积。

我们设计了这样的导学问题:

(1)整个鞋盒的大小叫什么?鞋盒里面的空间叫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一块木头,你有办法让它有体积,也有容积吗?

2.导在理解疑难处

教材往往是对动态知识的静态处理,而且这种处理往往省略了一些过程性的东西。也正因这种“固化”的处理,使得一些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不知从何下手,因而我们最好能设计系列性的导学问题,使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真正走进教材文本,理解文本。

比如,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例3,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学问题:

(1)学一学。思考:你是怎么理解“每个房间不能有空床位”的?书上第一张表格是从1个3人间列举的,这时2人间的10是怎么得到的?3人间为2时,2人间的后面怎么画了道横线?3人间为3时,怎么算2人间的间数?你能继续往下列举吗?

(2)想一想。如果从只住1个2人间想起,你会吗?在书上的表格中填写好。

(3)试一试。如果住宿的人数改成24人,这时可以全部住3人间吗?可以全部住2人间吗?这时又该怎么列举呢?自己试一试。

这道例题的列举过程,教材回避了只住2人间或只住3人间的情况,因为23人单纯住2人间或3人间都不满足题意,因而在列举的时候是从1个3人间开始的。但在实际生活中,只住某一种房间的情况却是客观存在的。当住宿人数变成24人后,我们的列举就应该从0个3人间开始。再说用表格来列举,如何完成表格的填写过程,每个数据又是如何思考并计算得到的,也是学生理解时容易出现的盲点。通过这种连续性的提问,使静态的教材变得生动,也使学生的思维能够逐步展开。

3.导在思维创新处

为避免学生思维的惰性,我们在课堂导学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与解决问题,关注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比如:先出示这道题:有一篮苹果,无论是6个装一盘,还是5个装一盘,结果都正好装完,这篮苹果最少有多少个?

在探究这道题后,马上出示:有一篮苹果,无论是6个装一盘,还是5个装一盘,结果都差一个,这篮苹果最少有多少个?

我们认为,导学设计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各种动态情况来进行设计,在明确三维目标的基础上,设想课前和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并做出应对预案,让老师、学生、文本和情境等诸多因素融为一体,协调作用,使导学更有目标,更有针对性,更精准。

上一篇:略谈小学数学应用题解答技巧 下一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