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在烧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与护理体会

时间:2022-09-04 05:49:36

静脉留置针在烧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与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 保护血管,减少感染机会,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精心选择合适血管,选用留置针进行浅静脉置管。结果 能按时完成补液计划,减少穿刺次数,使外周血管得到相应保护。结论 根据血管选择合适的留置针,留置一定时间是保护血管的关键。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 烧伤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2-171-01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在临床上使用越来越广泛,给患者输液时可减少穿刺次数和患者痛苦,还能及时有效的执行医嘱,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等优点,在烧伤患者中,由于创面的存在,尤其是大面积烧伤的患者,可供选择的外周静脉少,所以留置针对于保持烧伤患者血管,减少反复穿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8例患者均来源于我院烧伤科,其中男116例,女42例,18岁以上62例,18岁以下96例。

1.2 材料

威高集团威海威高富森医用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22G×25mm--24G×19mm密闭式静脉留置针,肝素钠生理盐水,5ml注射器,胶布,透明伤口敷贴等。

1.2 方法

1.2.1 穿刺前的准备

(1)穿刺前先向患者解释留置针只是将外套管留置在静脉里,而不是钢针。取得患者同意后,协助患者取合适,然后选择合适的留置针,与普通患者相比,条件相当的血管选择的留置针比普通患者使用的小一号[1]。(2)操作前用肥皂水清洗双手或用碘伏擦拭双手10―15秒。在烧伤患者中正确的洗手可预防外源性感染,并减少感染机会。(3)选择四肢浅表静脉进行穿刺,如足背静脉网、大隐静脉、前臂贵要静脉、颈外浅静脉等。静脉粗直弹性好,避开关节及静脉瓣。烧伤患者的静脉穿刺部位应选择在无炎症,距创源5cm以上。尽量避免在创面上穿刺。(4)充分消毒皮肤后进行穿刺,穿刺点在血管正上方或侧方,右手拇指食指轻捏针翼,左手食指和拇指绷紧皮肤,以15°―30°角度在血管上方进针,进针速度宜慢,见回血后降低角度约5°―10°再进针0.2cm ,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侧管,右手固定针翼,同时拇指下压绷紧皮肤,左手持针座缓慢将软管全部送入静脉。注意回血时不可立即拔出针芯,必须降低角度送针,因为此时可能只是钢针在血管内,而导管在血管外,拔出针芯会导致穿刺失败,一旦针芯拔出,勿再插入。松开止血带,打开调节器,观察有无外渗。穿刺成功后,左手拇指食指固定针翼,右手快速抽出针芯,透明伤口敷贴固定穿刺部位,胶布固定延长管及头皮针,在透明敷贴上注明穿刺日期,时间。

1.2.2 穿刺后注意事项

不可剧烈活动,穿刺部位注意防水,保持敷贴固定,并定时观察。如敷贴出现卷边或污渍,护士应及时更换敷贴。

1.2.3 封管

采用正压封管。用每250ml生理盐水含肝素钠12500单位的封管液5ml,先缓慢注入1-2ml,再将刺入肝素帽的钢针拔出2/3,用左手持封管夹做好夹管准备,右手间断快速注入封管液,在快速注药的同时左手夹管[2]。

2 结果

使用静脉留置针持续补液明显减少局部肿胀及静脉穿刺次数,合理安排补液顺序及速度,可以明显减少外周血管的损伤,有效地保护血管,顺利完成补液计划。提高了护士工作的效率,降低医疗成本。

3 讨论

(1)穿刺部位周围皮肤应每周消毒一次,并盖以无菌敷料,长期输液的患者应每日更换输液器。(2)每次输液时先用少量的封管液冲管,遇阻力大及患者呼痛时说明血管损伤或栓塞。应立即拔针更换血管重新穿刺。(3)在临床治疗中,静脉留置针能延长每次血管穿刺的间隔时间,减少对血管的破坏,起到保护浅表静脉的作用。使烧伤患者在整个输液过程中,感觉舒适,且能保持静脉管道的持续通畅,便于抢救,并减少普通头皮针反复多次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降低对浅表静脉的损伤,可减少输液意外感染的几率,保护烧伤患者外周静脉,

保证静脉输液治疗的需要。静脉留置针为一次性产品,对于烧伤长期输液的患者,既安全又可避免交叉感染发生。护理人员可避免多次输液穿刺产生的意外扎伤和感染。可减少多次抽药注药的不便,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虽然它存在着许多并发症,但是并发症中已有较好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总之,静脉留置针在烧伤患者的使用会更加普遍。

参考文献

[1]李中兰:静脉留置针应用中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8,3(16):174.

[2]罗淑凤,丁珠云:静脉留置针应用于临床护理体会[J]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410.

上一篇:胆道疾病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 下一篇:护理干预对骨折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并发症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