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5.3 一次函数的图象(1)

时间:2022-09-04 04:37:01

教学设计:§5.3 一次函数的图象(1)

一、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函数图象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接受一次函数图象是直线这一事实。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会选取两个适当的点画一次函数的图象。

2.理解一次函数的函数关系式与图象之间的对应关系。

3.能较熟练作出一次函数的图象。

【过程与方法】

1.经历作图过程,初步了解作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

2.经历一般规律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探索新知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创设情境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一次函数。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现象与一次函数密切相关,例如:在古时候,因为没有钟表,我们会经常听到这样的一个词儿“一炷香的时间”,小明就纳闷了,“一炷香”究竟是多长时间呢?于是他就做了以下这个实验:观察课本第151页(如下图所示):

(1)你能发现图中的哪些量发生了变化?你能将你所发现的结果填入下表吗?(随着时间的流逝,香的长度在缩短)

(2)这两个变量之间是否满足什么函数关系式呢?若用y(cm)表示香的长度,x(min)表示香燃烧的时间,你能说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吗?_________。(这是一个什么函数关系?)

(3)如上图,每隔5分钟,把香盘向右平移相等的距离,依次连接图片中香的顶端,你有什么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思考】你能借助平面直角坐标系,将图片所揭示的信息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吗?(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①首先要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以香燃烧时间为x轴,以香的长度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分别描出点(0,16),点(5,12),点(10,8),点(15,4),点(20,0)。

②仔细观察图中描出的5个点,你能发现什么特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次函数y=16-■x图象上的几个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这一现象是否具有普遍性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研究的内容(出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发现知识

1.列表画出一次函数y=-x+2的图象

【思考】你会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一次函数y=-x+2的图象吗?

回顾函数图象的定义,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描出以_______值为横坐标、相应的_______值为纵坐标的点,那么所有这样的点组成的图形叫做这个函数的图象。

(1)列表。为了确定这些点的坐标,我们通常先列表:

(表中x的值如何选取?表中y的值如何确定?)

(2)描点。

(3)连线。怎样“连线”?(①用平滑的线将所画的各个点把它们连起来;②要注意直线向两方无限延伸;③在图象旁边写上函数的解析式。)

反思:画一次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是什么?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样的图形?

归纳:1.画一次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1)列表;(2)描点;(3)连线。

2.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也称为直线y=kx+b(k≠0)。

【想一想】

既然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那么画一次函数y=-x+2的图像有没有更加简捷的方法呢?(只要任意找两个点,然后过这两个点画一条直线即可,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议一议】

通常选取哪两点比较方便?_______,你会求直线与x轴和y轴的交点坐标吗?如何求?为什么?

【练习】

(1)直线y=2x+2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为_______,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_______。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为_______,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_______。

(2)直线y=2x-1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为_______,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_______。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为_______,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_______。

(总结:要注意“数”与“有序实数对”之间的区别)

(三)例题讲解,运用知识

例1.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一次函数y=2x+2,y=2x-1的图象。

【思考】

观察这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位置关系,你有什么发现?_____。

例2.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一次函数y=4x-4、y=-x+3的图象。

根据所画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点(1,2)、(2,-4)是否在所画的图象上?在哪一个函数的图象上?

(你是怎么判断的?)

(2)如果(a,4)在y=4x-4的图象上,你会求a的值吗?

(总结:如何判断点是否在函数图象上,以及如果点在函数图象上,它具备什么特征?)

【课后思考】

(1)你会判断点A(2,2)、B(-2,-1)、C(3,1),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吗?

(2)你能写出它们的交点坐标吗?

①如果会的话,请你再写出一条过这个交点的直线的解析式;

②若直线y=4x-4与x轴交于A,直线y=-x+3与x轴交于B,这两条直线交于C,你会求ABC的面积吗?

(3)例1、例2分别体现了两条直线的不同的位置关系,例1中的两条直线我们已经发现了它们互相平行,你有没有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它与一次项前面的系数k有没有什么关系呢?课后请同学们探索一下,我们下一课继续交流。

(四)练习巩固,反馈知识

(1)画一次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为_______,一次函数的图象是_______。

(2)下列各组点中一定在直线y=-2x+3上的是()

A.原点和点(1,1) B.(1,1)和(2,3)

C.(0,3)和(1,1) D.(0,3)和(2,3)

(3)若点A(2,m)在一次函数y=■x+3的图象上,则m=_______。

(4)①直线y=-4x-5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为_______,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_______。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为_______,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_______。

②直线y=■x+3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为_______,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_______。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为_______,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_______。

③在同一坐标系内,画出函数y=-4x-5,y=■x+3的图象。

【参考答案:(1)列表、描点、连线,一条直线;(2)C;(3)4;(4)①-■、(-■,0)、-5、(0,-5);②-6、(-6,0)、3、(0,3);③如下图。】

【思考】

(1)你会求直线y=-4x-5与y=■x+3的交点坐标吗?

(2)你会求两直线与y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吗?

(五)课堂小结,总结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探索研究,你有什么收获?请大家互相交流一下。

(1)画一次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列表;描点;连线。

(2)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是过(-■,0)、(0,b)的一条直线;

(3)如何判断点是否在函数图象上,以及如果点在函数图象上,它具备什么特征?

(4)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的求法,以及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的求法。

(5)“数形结合”数学思想的应用。

(六)作业布置,升华知识

(1)预习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153~155页。

(2)思考例1中的两条直线为什么互相平行?它与一次函数解析式中的什么有关?反之,是否成立?以及例2中的课后思考和练习中的思考题。

(3)《补充习题》81页的2、4、5题。

四、教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问题升华”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将问题延伸,升华思想,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创造性思维。

(作者单位 江苏省靖江市团结初级中学)

上一篇:浅谈中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下一篇:浅析如何打造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