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是培养创新人才最可贵的课程

时间:2022-09-04 01:39:04

体育是培养创新人才最可贵的课程

创新人才的培养也被全世界的教育关注,西方学者把创新人才的培养大致分成两个流派:一个叫技术流派,代表人物是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的托尼・瓦格纳教授,他在题为《创造创新者》的主题演讲中提出,人的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也就是说,孩子生来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带有各种不同的基因和信息,一个孩子每天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孩子生来就有探索未知世界的愿望,但现在的教育很多时候在扼杀孩子这份天性,这一流派思想要求我们的教育要“以人为本”,尊重、保护孩子们创造的天性。另一个叫人文流派,他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纽约时报周刊》著名编辑、《性格的力量》的作者保罗・图赫,他把创新人才的培养指向对人的性格和品质这个非智力因素的关注,也就是以培养人的专注力、自控力、好奇心、责任感、勇气和自信心等品质为核心内容。他认为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我国在1985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到素质教育。2011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开启了第八次课程。从建国到现在,我们的教育也一直把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教育最重要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中,从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到教学模式及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进行了科学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改革中还广泛的存在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的传统思维,存在着围绕中考、高考学科设置课程的功利思想和短视行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更多还是依赖于题海的训练和文化知识的堆积。在国家提出课程多元化的政策下,每个学校开发了校本课程,有的学校甚至提出,我们可以开发几百门校本课程,但教师大都把开发的方向指向了社会生活、科技应用、学科拓展,且不说课程的专业水平高低,单就培养功能也不敢叫好。而培养创新人才最有效且学校资源最为丰富的体育课程却被很多学校漠视并将其边缘化。

在改革的今天很多人看到的还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人的体质,看不到体育课程在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方面所蕴含的巨大的能量,看不到创新人才所需要的人格品质都会在体育课程中得到最充分的历练和培养。文化学科中没有一个学科有它全面,也没有一个学科在磨炼这些品质过程中能让学生主动、快乐的接受。体育课程不仅是培养学生性格和品质的高效课程,也是大多数学生最喜欢并使他们能快乐成长的课程。它对人的培养是最全面的,也是最有效的。

有人说:体育是一项顶级的教育。许多人把体育比赛的过程比作浓缩的人生,因为它可以使人在高潮与低谷、顺境与逆境中短暂地体味人生的况味。早在周朝时,社会精英要掌握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中,除了思想政治的“礼”、文艺熏陶的“乐”,“射”这么一个纯体育运动排在第三位,而作为文化课学习的“书”和“数”都排在它的后面。1919年,我国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就提出了“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观点。威灵顿公爵说过,“滑铁卢战役取胜于伊顿公学的运动场上”。近600年来,那些11岁的小男孩们走进伊顿,几年的摸爬滚打,完成的是生理、心理、知识、体能、思想和社会责任感的全面成长。在现在的英国学校中,人们公认的最优秀学生不是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而是橄榄球和马球的好手,在就业中西方金融机构也都愿意招募有运动员背景的操盘手,因为运动培养了他们果敢的性格。英国一个普通学校做了一个对比实验,同一年段一个班的体育课时间每天比另外一个班级多一个小时,几年之后这个体育课时间长的实验班的孩子不仅综合素质明显高于对比班,就连文化课成绩也明显好于对比班。北京二十二中的孙维刚、人大附中的王金战也无不如此,王金战老师带的班级55人中,37人考入了清华、北大,10人进入剑桥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名校并获得奖学金,不仅如此,他的班级中学校运动会冠军、足球赛冠军、音乐才子、辩论高手、电脑奇才、跆拳道高手比比皆是。

体育是最能塑造人阳光性格的课程。在很多场合我们都会发现,爱好体育的人都是最活跃的,因为体育让他们学会交流,让他们开朗,让他们浑身充满活力,让他们掌握了把大家调动起来的特长。

体育让学生坚强,培养了学生的毅力、勇气、自信心以及抗挫折能力。这些品质也是创新人才最核心的品质。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需要长期刻苦训练和勤奋学习积累,任何一项比赛的胜利都需要洒(下转 19页)(上接 13页)下汗水或拼尽全力。任何一项体育比赛都要有胜败,有的还要挑战人体极限,这无疑是培养人的坚强的毅力、敢于胜利的勇气和舍我其谁的自信心的最好方式。比赛往往只有一个冠军,一场比赛也只有一方获胜,在体育运动中,总有比自己厉害的对手,永远没有常胜将军,体育需要每个人都要正确且敢于面对失败和荣耀。

体育还是一项充满智慧和需要专注力的课程。不管是什么体育比赛,武术、体操也好,篮球、足球也罢,处处都需要运动员的智慧和专注,一次马拉松比赛,体能分配、战术位置同样需要智慧和专注,武术、体操的每个动作更是如此。

体育让人学会竞争,敬畏规则。每一项体育运动都要竞争,但都有规则,违背规则就会受到处罚,长期坚持体育运动会让人敢于面对竞争,领会规则的权威性。

体育是最彰显团队合作意识的课程。在团队合作的比赛中,不管你在赛场的什么位置,每个人都要各司其职,但更要互相补位,为彼此创造机会,它锻炼了学生复杂情况下的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可能一个简单的肢体动作,伙伴就会心领神会。

体育课程还能培养人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大多体育项目参与的是一个团队,怎么把团队有效地组织起来至关重要,团队的凝聚力事关比赛的胜负,每个成员都需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体育运动是靠身体形变实现的,所以需要运动员在行动上比他人要快,体育运动能够使人在长期运动实战中提升自己的执行力,而这种执行力将深入人的骨髓。

当然,有效的体育课程不必拘泥于传统的篮排足、乒乓球、羽毛球、田径、体操等形式,只要是有益于身心放松的活动都可以采用,而我们的活动指导教师也不必都是专业教师,甚至可以是学生。

随机抽查可证明,在基础教育的课程中,孩子们最喜欢体育课,快乐学习在其他课程中,可能只是一个愿景,但在体育课程中真的可以看到,这不仅诠释着体育课程的魅力,更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可贵的途径。

上一篇: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新课程理念下的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