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混凝土施工应用

时间:2022-09-04 12:43:30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混凝土施工应用

摘要: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使得施工过程对于建筑材料的使用要求不断提升,混凝土作为建筑物的主要材料越来越受到施工单位的重视,人们更加关注于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而结构安全、工程造价对于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联系。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针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多个方面展开分析。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裂缝

中图分类号:TU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混凝土通常包括水、水泥、粗集料、细集料以及添加剂等。水泥是一种胶凝材料,混凝土拌合过程伴随水化反应胶结成为一体,形成一种可以流动浇注、凝固成型的材料,成型后的混凝土具有一定强度与耐久性能。为此,混凝土被现代建设工程广泛应用。

1 原材料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原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有利于减少混凝土的裂缝:

1.1水泥:水化热是水泥材料中的常见问题,是造成混凝土温度裂缝的重要因素。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运用到的水泥应当选择大厂生产的水泥,为确保水泥的质量完整,应当积极选用低热水泥。在材料采购过程中,施工单位应派专业人员检查水泥生产厂家的出厂质量证明书,确定水泥的凝结时间、安定性和强度符合施工要求。

1.2骨料:在房屋建设中,对使用的骨科(既砂、石)有严格的要求,所选的骨科必须要满足高质量、高强度、物理化学性能好和无有机杂质的要求。选用骨科的时候适宜选用自然连续级配的碎石,其中最大的粒径不得大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四分之一,与此同时不能大于钢筋间最小净距的四分之三。细骨料最好选用中粗砂,根据试验的数据表示,每增加10kg水泥,其水化热将使混凝土的温度上升1oC。

1.3外加剂:选用适宜的外加剂是减少混凝土开裂的措施之一,其中,粉煤灰是混凝土中防裂效果最好的一种外加剂,掺加粉煤灰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也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

1.4配合比: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要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同时,尽量减少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尤其是对混凝土的流动性和保水性,要反复进行试验,以选出比较合适的配合比。

2.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要点

2.1混凝土施工工艺要点

在确保原材料质量合理的基础上,根据施工环境和施工要求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搅拌机在搅拌过程中要计量上料,以保障混凝土的质量,同时还要分批次的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检验,做好混凝土的取样、运输、现场施工、养护等工作,施工中要严格的对施工工序进行控制和检查,不能偷工减料,保障施工工艺不存在漏项和质量问题。

2.2混凝土在浇筑中应注意的要点

在混凝土的浇筑中要重视冷缝问题,混凝土的施工中很容易出现冷缝问题,若混凝土在浇筑中不实的话,冷缝就会产生一些空隙。如果出现了冷缝,我们一般要采取振捣方式来解决,振捣的过程通常是以机械振捣为主,这主要是因为人工振捣会导致混凝土分布的不均匀,在混凝土施工中,振捣时间要根据施工要求来确定,如果出现了冷缝就要适当延长振捣时间,要把混凝土的表面出现浮浆及混凝土不出现下沉做为标准,这样就可以有效确保混凝土浇筑中质量的安全。

除此之外,在厚大无筋或稀疏配筋结构的块体基础施工中,在经过设计单位同意的前提下,施工人员掺部分毛石,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3具体的施工技术

3.1浇筑方法:施工过程中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混凝土需要按照以下流程进行:自然流淌、水平分层、斜向分段、持续推移、一次到顶等。浇筑过程中绝对不能对已搅拌好的混凝土加水,若混凝土不合格必须退回搅拌站。每层混凝土初凝前都确保被上层混凝土覆盖,保证上下层浇筑间隔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避免出现施工裂缝。混凝土浇筑应注意气象变化,最好避开天气剧烈变化的时段(如刮风、下雨、降温等),高温气候下应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如对水泥、骨料采取预冷措施,并采用低温水拌制,以降低混凝土拌合温度。

3.2振捣方式:在混凝土振捣时应当将进行三道振捣,三道设置位置为:第一道为混凝土的坡角,第二道为混凝土的坡中间,第三道为混凝土的坡顶。只有三道设置的位置符合要求,并进行合理地配合才可保证振捣覆盖整个坡面,达到最终的效果。

3.3温度控制:目前,在施工中控制混凝土温度的方法比较多,目前工程建设中通常采用改善骨料级配来避免产生混凝土温度,具体做法为:选择干硬性混凝土,加入混合料,这样可以降低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除此措施外,在拌和混凝土时,采取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的方法,也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在采取措施的过程中,也要随时准备好温度散发工作,创造更多的散热途径控制混凝土温度。例如:减少浇筑厚度,借助浇筑层面散热,埋设水管,通入冷水降温等等。

3.4改善约束:为了使模板的周转率得到提高,在混凝土的施工中通常要求新浇筑的混凝土尽可能较早的拆模。如果混凝土温度大于气温,就要准确地把握好拆模时间,避免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现早期裂缝。

3.5施工管理:在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要随时注意观察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等性能,若有问题,应及时对混凝土配合比作合理调整;督促施工单位控制好每层混凝土浇筑厚度及振捣器的插点是否均匀,移动间距是否符合要求;对钢筋交叉密集的梁柱节点是否振捣到位,以防出现蜂窝、麻面。

3.6 敷设线管:在多根线管的聚集处应该使用放射性的分布,最好不要采取紧密的平行排列,这样可以对线管底部的混凝土浇筑起到帮助。预埋的线管也要采取相应的固定措施,尽量让其在板件中部穿过,以防止立体交叉穿越。

4 混凝土裂缝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4.1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混凝土墩台身或基础等结构裂缝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各类裂缝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如下:①收缩裂缝:混凝土的收缩引起收缩裂缝。收缩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混凝土中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 用水量和水泥用量越高, 混凝土的收缩就越大。选用的水泥品种不同, 其干缩、收缩的量也不同。 ②温差裂缝:混凝土内外部温差过大会产生裂缝。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部和混凝土表面的温差过大。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更易发生此类裂缝。 ③ 材料裂缝:材料裂缝表现为龟裂,主要是因水泥安定性不合格或骨料中含泥量过多而引起的。

4.2裂缝问题的防治措施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出现裂缝是很难避免的,出现裂缝后该如何处理是个关键的问题。首先应充分理解设计意图和技术要求,严格遵守设计和施工规范。当不可避免的裂缝出现时,要认真分析裂缝产生的具体原因,根据不同受力情况和使用要求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无论哪种方法都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做到安全可靠,同时还要考虑技术方面的问题。处理后的裂缝应至少保证具备原有的承载力、抗渗性和整体性。同时还要防止人为损害,尽量避免大面积修补,以保持原结构的外观为基础。

常见处理方法有:1)修补表面:该方法适合较窄的裂缝,可以修补表面美观并提高耐久性。2)裂缝填充:适用于裂缝较宽的建筑。3)混凝土注入:适合裂缝较窄且深的情况,将修补原料注入混凝土内部。

5 混凝土的养护

采用内散外蓄综合养护法,可有效降低混凝土温升值,大大缩短养护周期。对于超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尤其适用。根据热工计算,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温差不大于25度,混凝土现浇板在进行浇筑完成之后的12h之内都应该做好相关的覆盖养护工作,比如说可以采用麻袋进行覆盖,并且淋水以保证湿度,而对于普通的混凝土在浇筑完之后应该不少于7d的保养,对添加缓凝剂的混凝土或者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能够少于14d的保养;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的72h之内,不能够进行踩踏、支模以及加荷;在混凝土强度小于10MPa的时侯,不能够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堆放重物的时侯应该减轻对现浇混凝土板冲击影响。另外,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严格的控制好施工推载,施工的时侯临时荷载不能够超过设计文件规定的荷载限值内。

结束语

总而言之,混凝土施工是房屋建筑质量问题中的关键。其质量是不是合格、达标,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一旦出现问题,就会成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严重的还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正是因为这样,相关的建筑施工企业、单位必须重视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掌握,并且不断的总结、分析,以提高自身的能力,这样才能够促进建筑业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 黄佑光. 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技术及管理[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9).

[2] 郭林昌.刍议引起房屋裂缝成因及处理裂缝的施工措施[J]. 中国房地产业. 2011(03)

[3] 张庆颖.房屋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1(03)

上一篇:大斜度坡屋面施工工艺浅析 下一篇:陕南前店后宅式院落民居聚落骨架形态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