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控制方向和内部成本转移

时间:2022-09-04 12:10:41

成本控制方向和内部成本转移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4-000-01

摘 要 在企业财务管理当中,成本控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对成本的控制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一种有效形式,因此在企业经营中的运用较多。本文对医疗器械制造企业的成本控制方向以及内部成本的转移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成本控制 方向 内部成本转移

随着医疗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医疗事业的发展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相应的医疗器械企业为了能够获得较多的经济利润,在企业财务管理当中,加大了对企业成本控制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失误的决策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确保的企业的决策能够最优化,取得较佳的经济效益。

一、成本控制的意义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当中,成本控制是指对成本会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的管理。在医疗器械加工企业当中,在产品生产、经营以及销售过程中,全面的贯彻成本管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长远发展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一)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竞争逐渐转变为质量和成本的竞争。当前,国内外市场的竞争逐渐激烈,企业只有将自身的竞争力提高,才能够获得进一步的生存和发展。产品售后服务、质量、价格竞争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受到市场大环境的影响,产品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是受限制的,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在产品价值周围上下浮动。产品出售时企业的盈亏存在不确定性。故企业在控制产品质量的同时还需对成本采取有效的控制,削减价格,从而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利于市场竞争的不败之地。

(二)增强经济效益

对企业产品而言,成本低则可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成本高则获得的经济效益相对较差。要想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节约费用、降低成本是一个重要的有效途径。倘若企业没有得力的成本控制,将难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很难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成本控制的管理,调节约束成本,最终达到预定的目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确保企业成本控制决策的正确性

然而企业在成本控制上并不能仅仅片面的追求低成本,并不是所有的成本控制均正确、合理。还需从花费和收获来看,若支出的费用可得到更多的利润,或同等条件下利润的增长明显超过费用的增长,则认为所花费的费用是值得的、合理的。

二、实现企业成本控制的方向

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其核心是成本控制。企业成本管理的环节包括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以及考核。即对成本管理的计划、执行和分析。倘若不能良好的控制企业成本,则不能够实现相应的目标与计划,事后分析和考核也仅仅是纸上谈兵。可见成本管理的关键环节和核心是成本控制。

在一定的经济背景下,医疗器械企业成本控制是随企业管理理论的进步发展的。当前的成本控制理论仅仅是对各阶段中的具体内容做了相应的改变,并未改变时间顺序。考虑将市场竞争、收益、环境等影响因素纳入成本的事前控制中,并提出了“成本避免”和“战略成本管理”观念,在事中成本控制内容中的最大变化是引进作业成本管理;在使用成本控制中提出产品寿命周期是对事后成本控制的一项重要拓展

加强和完善成本控制理论。一些企业都成本管理不够重视,仅仅是单纯的考虑事后成本核算、分析、考核,常常会造成成本控制相对滞后事后成本管理,导致企业成本控制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目前,成本控制比较偏重理论研究阶段,但较少研究实际应用。也就是说理论和实际应用未形成紧密的联系,成本控制执行的收效甚微。因此,必须强化成本控制理论和实际应用的研究。

实行全员成本控制,强化成本观念。现代成本效益理念应当作为企业成本控制活动的指导思想,还需站在管理的高度对低成本、高效益的潜力进行挖掘。在企业运营和发展当中充分的发挥各个部门、员工对降低成本、控制成本的积极性。可实行奖惩制度,根据生产成本管理要求与经营组织形式,明确各部门、班组的成本责任,并进行经济核算,为企业构建出全员成本控制体系。发动全体员工讨论的积极性,使其能够自觉的实行成本控制。明确产品的责任制,增强各员工的责任心,在使用各种原材料时养成一种自觉节约的习惯,不仅促进了生产效益的提高,同时也使成本水平有了较大的降低,为产品成本控制作出相应的贡献。

三、内部成本转移

在企业资本运营管理当中,内部成本转移是一项重要的方式。对企业的运营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的作用重大。随着医疗器械企业的不断壮大和发展,大股东控制企业成为一个典型的特征,传统的管理模式以及财务行为很难适应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体制,内部资本转移实现也同样如此。对于大股东控制下的企业内部资本转移实现,主要可以通过建立以下内部成本转移优化模型,并通过模型计算实现企业内部成本的转移完成。

大股东控制下的内部成本转移过程中,不仅要涉及到资源分配以及转移效率等问题,而且还关系到与成员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等,都对于内部成本的转移实现有很大的影响,它往往是多个主体博弈下的结果,受到企业额度相关管理机制以及企业内部价格机制、企业治理机制的完善情况等的影响,因此,在实现大股东控制下的企业内部成本转移,就需要在对于多主体博弈中形成的均衡结果情况、均衡结果的影响因素、不同成本交易对于主体的影响等的分析考虑下,建立相关的内部成本交易优化模型,实现大股东控制下的内部成本转移。通常情况下,如果在企业的内部成本转移中,附加冲突成本企业的内部成本转移量比无利益冲突时的最优转移量小时,即为资本转移不足,反之则为过渡转移资本行为;同理,对于资本转移的影响因素中,无利益冲突时的内部资本转移量与母公司在子公司中的股权比例情况有关等,这些都需要在内部成本转移中进行计算分析与考虑。

结束语:在企业的财务运营管理当中,成本控制以及内部成本转移是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可见,分析企业成本控制方向和内部成本转移对企业的良好运运营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为了有效的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对成本的方向控制及内部成本的转移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王小文.我国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决策与信息.2011(4).

[2]王芳.利用作业基础成本模式改善医院系统的成本控制.医疗装备.2011(6).

[3]种银保,唐超,杜鹃.掌握医疗器械信息降低采购成本.中国医疗设备.2009(1).

上一篇:多元化经营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下一篇: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