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时间:2022-09-03 11:15:1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摘 要]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独特的作用和意义。文章在大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如何在此课程中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了探讨,为现阶段乃至今后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8-0025-0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是根据、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而设置的全新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必修课。《纲要》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很好教材,对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独特的作用和意义。

一、调查研究对象与方法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现状,笔者对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全校的本科生进行了一次《纲要》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现状的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涉及文法、经管、理工、艺术等10个学科类别,采取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共发出问卷800份,回收8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762份,有效率95.2%。调查问卷按照学生对历史课程的态度、对爱国主义和《纲要》课程的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加强《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五个核心问题共设计选择题20项和教学建议1项。

二、调查研究结果分析

(一)对历史课程的态度

此项问卷调查表明,高中阶段无论是文科学生还是理科学生,认为历史课程是单纯的以记忆为主的课程,不感兴趣、不喜欢的只有0.26%。学生喜欢或者不喜欢学习历史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在于学生自身对历史是否感兴趣。文科生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比仅仅把历史作为一门必考课程的学生高10%,理科生中认为学习历史对高考无意义,无兴趣的仅有6.30%,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对于历史课程是感兴趣的。

(二)对爱国主义及爱国主义教育的认识

1.对爱国主义的认识

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对涉及国家、民族的大事非常关注。

关于爱国主义的体现,81.50%的学生选择了“热爱中国文化,传承中华文明”;62.07%的学生认为,爱国主义应该体现在“维护国家利益,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上”。对于“热爱社会主义,认真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也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同,选择这一项的学生占到了61.68%,居第三位。这表明,大学生对爱国主义观念的态度,集中地体现在大学生对国家的责任感、对我国优良传统文化及对社会主义的态度。但是“热爱中国共产党,认真贯彻党的思想”这一选项却只有49.21%,这表明少数学生对于爱国与热爱中国共产党、贯彻党的思想两者之间的关系认识没有理解好,有一些偏颇,这也是我们《纲要》课教学中应该进一步加强的地方。

2.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认识

当问及有无必要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在“很有必要”、“有必要”、“没必要”、“说不清楚”四个选项中,选择“很有必要”、“有必要”的比例超过了90%,选择“没必要”的只有5.51%,愿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学生达到了89.9%。由此可见,我校大部分学生是比较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和愿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

当代大学生是如何获得爱国主义教育的?他们认为,“新闻等电视节目”是获得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一途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德育基地”为第二途径,排在后面的依次为:书籍、网络、电影、历史馆与展览、长辈口述和音乐。

(三)对《纲要》课程的认识

调查表明,有60%以上的学生认为在高校开设“纲要”课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他们中学虽学过,但是应试性的,谈不上认真独立思考,因此,需要在大学进一步系统学习,进而认识中国社会发展历程及其规律。开设《纲要》课程的重大意义已经得到当代大学生的总体认可,其政治理论教育之独特价值并不是中学历史教育的重复与深化,而是对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次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削弱“历史”内容的恢复和加强。

(四)对《纲要》课程与爱国主义教育关系的认识

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哪一门课程对爱国主义教育影响最大?35.43%的学生选择了《纲要》,33.99%的学生选择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其他三门课程依次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从学生的选择可以看出学生受《纲要》课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相较其他几门课程是比较大的。

在问到目前《纲要》课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时,38.32%的学生认为是教学方法问题,21.78%的学生认为是教学手段问题,19.55%的学生认为是教学内容问题,只有14.70%的学生认为是教学态度问题。这说明我们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在教学内容、方式、手段方面与学生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对于如何加强《纲要》课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这一问题,73.10%的学生选择了“观看爱国主义影视作品或资料片”这种方式,59.32%的学生则认为要“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5.51%的学生认为应该“组织爱国主义主题演讲、辩论、知识竞赛等”,53.02%的学生认为应该“加强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以上调查说明,当代大学生对教学途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三、《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基本观念、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理解是正确的、积极的、健康向上的。同时,大学生总体上对“纲要”的课程目标的认识状况较好,对此课程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获得新的历史知识、树立科学的历史观、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等重要作用也有相当的认识。但此次调查也表明《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教学实效性差,“主渠道”作用难以发挥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认为“新闻等电视节目”是获得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一途径,作为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主渠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却成为第二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未能完全发挥育人“主渠道”的作用。为此,必须创新育人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素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帮助。

(二)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吸引力感染力相对不足

长期以来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单一,较多老师采用的是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再加上部分教学内容与中学教学内容重叠,这就使得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从而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纲要》课程教师应在把握全局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学习程度的不同有所取舍,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调动大学生对《纲要》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内容过于陈旧,现实感和生命力缺失

学生在教学建议一项中提出了好的意见和建议,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目前的《纲要》教学内容过于陈旧,缺乏现实感和生命力。这说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只注意到了爱国主义的历史继承性,并没有总结它鲜明的时代性。因此,在以后教学中,必须注意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时代要求,凸显爱国主义的当代价值。

四、针对《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问题的教学改革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教学目的,加强《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纲要》蕴含着丰富、深厚、具体的爱国主义内容。通过调查发现,尽管较大部分学生认为在大学期间所学的几门课程中《纲要》课对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最大,但仍然有将近8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加强《纲要》课中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应该进一步明确教学目的,加强此课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的,从而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增强爱国意识。

(二)深化教学改革,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大打折扣,严重束缚了学生对爱国主义的思考。在《纲要》教学中,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众多教学方法中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在《纲要》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的课堂教育。这种方法在学生接受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抓好课堂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纲要》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有限的时间,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深入细致地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因素,注重历史和现实的结合,提供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历史内容,使大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认识到昨天和今天的内在联系,增强理性思考,使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有历史感、更有吸引力、更有成效。

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可以通过许多途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观看爱国主义影视作品或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受学生相当喜欢的教学方式。另外,还可以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丰富阅历,增强体验和感受。总之,教师应该在《纲要》教学中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增强学生对爱国主义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三)提高教师素质,加强爱国主义教师队伍建设

邓小平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应该从教育者做起。高校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国家民族的思想和情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这不仅要求学校必须有一支有爱国情感和高素质的队伍,还要求教师对国家和民族要有爱国意识和爱国情感,要热爱教师事业。学生要博览群书,知晓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要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改进教育方法,利用多种手段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增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五、结论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现状,以便进一步加强开展《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从对历史课程的态度、对爱国主义和《纲要》课程的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加强《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等五个方面,对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本科生进行了《纲要》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现状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教学实效性、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的确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教学改革方案的建议,包括应明确教学目的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国史、国情和增强爱国意识;深化教学改革并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教师素质和加强爱国主义教师队伍建设。通过上述方案的实施才能使爱国主义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王洪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探析[J].黑龙江教育,2011,(6).

[2] 樊卡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7).

[3] 杨晓红. “纲要”课实施爱国主义教育途径探析[J].沧桑,2009,(4).

[4] 宋飞.当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J].党史博采,2009,(1).

[5] 蔡玉霞.浅析当前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J].大学教育,2012,(11):82-83.

上一篇: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探析 下一篇:关于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实践教学方法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