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支持下的中小企业银行融资体系构建初探

时间:2022-09-03 10:51:22

政策支持下的中小企业银行融资体系构建初探

[摘要]后金融危机时代负作用的广泛存在,对中小企业资金链的安全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其最佳解决办法应该是立足政府支持,构建中小企业银行融资体系,形成一套稳定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性银行制度。

[关键词]中小企业:政策:融资:构建

一、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瓶颈,融资难问题突出

就融资角度而言,其内在根源是:中小企业自身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数据失真、银行与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导致其社会信任度低,融资十分困难;其外在根源是:金融政策扶持不足,银行缺乏利益驱动。近几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占各项贷款金额大约15%。另外,由于证券市场发育滞后,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进行直接融资。据有关机构对珠江三角洲中小企业的最新调查,有6成的中小企业感到资金紧张,其中民营中小企业接近70%的资金需求来自股东个人积蓄和内部员工集资,从金融机构融资的利率,小于5%的企业比重为7%,有5%的企业融资利率大于20%,说明中小企业的整体融资成本是比较高的。

二、政策性支持环境的优劣对中小企业发展十分关键

政策支持环境与中小企业发展密切相关,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1)在政府政策支持下,可以有效弥补市场失灵,防止可能出现的垄断行为、负外部效应、信息不对称等;(2)政府宏观政策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3)政府政策使中小企业生产要素得到合理配置;(4)中小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也对政府进一步的政策支持形成激励作用。政策支持环境与中小企业发展的关系如下图:

三、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性金融制度缺乏

近年来,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下一些具体政策:如:探索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实施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政策;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引导担保机构规范有序发展;实施微小企业培育工程,为商业银行推荐优质小企业客户;搭建中小企业成长贷款融资平台,推动中小企业开发性融资等。但是虽然采取了以上政策措施,但内源融资仍为中小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方式。目前,国际上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许多国家都建立了中小企业特殊融资机制,如:日本中小企业金融公库、泰国小企业金融局、韩国中小企业银行等。而我国虽然也建立了政策性银行体系,设有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但二大银行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上却作用不大。中小企业都不是其主要的贷款对象。它们所设立的贷款条件对中小企业来说比较苛刻,很难达到,因此仅靠目前的政策性金融制度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不可能的。

四、构建政策支持下的中小企业银行融资体系是关键

由于资金是中小企业生产的基本要素,政府支持中小企业金融融资可以改善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

首先,在财政税收政策上支持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要从税收、财政支出、贷款援助和直接融资等各方面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资金扶持政策体系。可对中小企业贷款比重较高的商业银行实行冲销坏帐、补贴资本金等措施,增强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并要求商业银行在保证贷款质量的同时,切实提高对中小企业贷款比例。

其次,建立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改善银行信贷环境。由政府组织,在财政支持下由企业出资形成融资公司(集群互助担保机构或互助担保基金),既可以起到担保作用,又可以解决就业,会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其互助担保融资模式如下图:

上图说明:①政府政策、资金支持;②政府引导大型企业投资;③大型企业注资;④中小企业缴纳会费;⑤政府引导民间资金;⑥资产证券化融资;⑦集群互助担保机构向银行提供担保;⑧大型企业借贷;⑨中小企业借贷;⑩集群互助担保机构还本付息

该模式的担保对象既包括股东企业,又包括非股东企业。这种模式克服了中小企业自身资产不足,即使在缺乏抵押品的前提下也可贷到款,同时由于互助担保机构的存在,也可以改善中小企业在与银行谈判中时的弱势地位,为中小企业争取更有利的贷款条件。

第三,建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完善政策性银行制度。政策性中小企业银行的设立不仅能解决企业发展的资金需要,同时也在贯彻政府有关经济政策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外在的示范和倡导效应,通过政策性融资活动间接地吸引和诱导商业性金融机构和私人部门从事中小企业投融资活动。具体到我国的现实情况,可以充分发挥邮政储蓄银行在资金来源和网点设置的优势,以邮政储蓄银行为基础构建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制度,避免新建机构带来的资源浪费,尽快发挥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作用。

(一)组织制度选择

国外其组织结构主要有以下二种模式:一是总分机构模式;二是单一机构模式;二是集团形式。总分机构模式有统有分,既便于开展业务,又便于管理,是金融机构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采用这种模式较为合适。我国邮政储蓄银行是采取总分机构模式的金融机构,网点遍布全国乡镇和城市,所以利用邮政储蓄资金可以实现为更多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这就决定了在组织制度方面把其改造为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银行成为可能。

(二)业务制度设计

与其他金融机构相同,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的业务包括需要动用资金的业务和不需要动用资金的业务,前者主要是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方面,后者主要是非金融服务方面。

(1)资金来源

从国外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验来看,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的资金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政府资金。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其资金来源主要应依靠政府资金,可由财政(包括中央财政和地方各级财政)每年一定比例出资提供资金;二是邮政储蓄资金。随着经济的发展,邮政储蓄资金成为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资金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日本政策投资银行资金的绝大部分来源于邮政储蓄,占其全部资金来源的85%以上;二是发行金融债券;四是借款;五是吸收存款。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的服务对象是中小企业,因此还可以吸收一些中小企业的存款和其他方面的存款,以增加其营运资金。

政府资金是办好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的首要条件,不仅可以体现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重视程度,也是银行发挥政策性优势、保证资金投入能力的必然要求。不过鉴于目前我国邮政储蓄的资金比较充裕,政府资金可以不用大规模的投入,只要在银行中占主要控股地位就可以。但是要有严格的法律规范以确保财政每年拨入的资金规模,从而保证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投入能力和安全。

(2)资金运用

作为政策性银行,其主要经营目标是为了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同时保证微利经营,因此其资金运用也主要是为了贯彻执行国家的产业政策。主要包括:贷款、担保和投资。

(3)非金融服务

对中小企业提供一些非金融服务,如管理咨询、信息咨询、人员培训等,对中小企业家中的女性、残疾和退伍军人提供专门的援助以帮助他们熟悉和办好企业等。对于我国的中小企业来说,民营企业占人多数,和人企业相比起点低,硬件和软件设施相对来说都比较弱。所以我国的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在对中小企业进行支持时,也有必要对其进行非金融服务。

(三)监管制度

在改造为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以后,首先应该建立制定完备的法律体系,从立法上对其进行规范管理,其次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与一般的金融机构不同,不应由中央银行一视同仁对其进行监管,而应该设立专门的机构对政策的制定、执行及政策性银行的监督管理负责,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服务中小企业的目的。

(四)人员配置制度

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是集政策性和金融性为一体的金融机构,和一股的商业性金融机构不同,所以它对从业人员的要求相对于其他金融机构来说较高。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对原有的员工实施培训提高素质,其次要建立市场化的优胜劣汰考评及退出机制,第三要加大社会公开招聘力度,搭建公平竞争平台,选拔那些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优秀从业人员充实管理服务队伍,“三位一体”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谢小梅中小企业融资的38种方式与实操技巧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年版。

[2]杨娟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理论与中国经验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3]纪敏中小企业融资与金融体系完善,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版。

[4]张俊伟完善中小企业政策体系的努力方向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3月20日。

上一篇:家庭媒介素养教育开展的主要方式 下一篇:新兴的电子商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