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食物名词的概念隐喻比较

时间:2022-04-21 10:07:06

英汉食物名词的概念隐喻比较

摘 要: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比考察了英汉语言中食物名词概念隐喻的异同,并阐述产生异同的认知原因。研究结果显示,英汉两种语言共享了食物名词概念的大部分隐喻投射,而各自特有少部分投射,反映了两个民族在主体体验及思维上存在的同一性及差异性。

关键词:英汉比较 食物名词 概念隐喻

一、引言

Lakoff和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1980)中首先提出概念隐喻理论。作者通过研究日常生活中的隐喻,认为隐喻是人们通过一个事物来认识、理解、表达另一个事物的认知方式,是概念性的。从此,隐喻不再被认为仅仅是一种修辞现象,而是一种普通的语言现象和认知现象。Lakoff(1993)认为概念隐喻是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映射,参照一个知识领域去理解另一个知识领域,前者通常是具体的、较熟悉的实体领域,称为源域(source domain);后者通常是无形的不熟悉的抽象领域,称为目的域(target domain),源域的运用是为了理解目的域。概念隐喻是源域与目的域之间的一系列对应关系。食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英汉语言中与食物相关名词非常丰富,人们可以借助食物名词来认知人类自身和周围世界。

国内外学者对食物名词的隐喻进行过一些探讨和研究。Telfer(1996)从哲学角度探讨了食物和思想的关系。王雪英(2008)探讨了汉英“食物”隐喻的比较,寻求差异性与普遍性。王辉、梁丽(2012)提取了50个汉语常见的食物隐喻词语,总结出汉语食物隐喻的三个语言特征及三种隐喻模式。上述研究从不同角度涉及了食物的隐喻,但缺乏对英汉两种语言中食物名词隐喻的系统对比分析。

本文试图用丰富的语料考察英汉食物名词的概念隐喻的共性和差异,并分析这些隐喻背后的理据,揭示英汉民族对食物名词概念隐喻的体验与思维方式的异同。本研究语料来源主要有两个:1.英汉语词典(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2005)、Oxford Idioms Dictionary(2005)、《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实用汉英习语词典》)。2.英汉语语料库(The British National Corpus、北京大学汉语语料库)(为节省篇幅,文中用例不再一一标明出处。)。

二、英汉食物名词概念隐喻的共性

概念隐喻在不同语言中表现出极大的相似性,因为人类的许多行为和活动本身具有相当程度的相似性,这种概念隐喻思维模式的普遍性也体现在人们对食物名词的运用中。隐喻意义是两个语义场之间的语义映射。食物名词看作“源域”,“人”“生计”“利益”等看作“目的域”,这建立在人类的基本经验基础之上。

(一)食物名词喻人

食物名词喻人,主要取食物外形等突出的特征说明人与食物的相似之处。英语有“pudding(布丁喻呆胖子)、big cheese (大奶酪喻大亨)、a big fish (大鱼喻大人物)、small potatoes(小土豆喻小人物)”等。

(1)He’s a bad egg.(他是一个坏人。)

汉语用“土包子、老油条、桃李、软柿子、麦芽糖、闷葫芦”等描绘人。

(2)他从教70年,桃李满天下,为教育和科研事业培养了大量人才。

(二)食物名词喻生计

食物是我们生存的物质基础,是我们生活的支撑。同食物一样,若无生机,我们也难以生存。

(3)He is out of bread.(他失业了。)

(4)梁中书陪着笑说不敢不敢,我就喜欢吃这口软饭,哪能把碗砸了呢。

(三)食物名词喻利益

赖以生存的食物喻利益,说明了利益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英语用“bean(豆喻一文钱)、dough(生面团喻现款)、lolly(棒棒糖喻钱)”等表示利益和价值。

(5)We are sure that he will not have a bean five years later.(我们确信五年后他将身无分文。)

汉语用“大蛋糕(有利可图的东西)、香饽饽、馅饼、油水”等表示利益。

(6)两项价值20亿美元的伊拉克油田重建项目上,英国公司也没分到一杯羹。

(四)食物名词喻事件

食物可以融入到某个事件之中,用食物的做工、饮用等过程来描述一个相似的过程。英文有“chewing gum(口香糖喻不用动脑的活动)、lemon(柠檬喻次品)、a piece of cake(一块蛋糕喻容易的事)”等。

(7)That second hand car I bought was a right lemon―it’s always breaking down.(我买的那辆二手车是次品,它经常坏。)

汉语有“豆腐渣工程、烫手山芋、雨后春笋、一锅粥”等。

(8)报道说该大楼是个豆腐渣工程。

(五)食物名词喻情感

情感有喜怒哀乐,食物有酸甜苦辣。我们品尝食物的时候,对同一种食物会有相应的感觉,并用身体、表情体现出来。而人们的情感显露是通过表情和身体来体现的。若人们的某一种情感表达与品尝某种事物产生的反应相似,就用该食物来表达情感。英语有“cakes and ale(欢乐)、do one’s nut (生气)、go bananas(发疯)”等。

(9)I’ll go bananas if I have to do the housework.(如果我必须做家务的话,我会发疯的。)

汉语有“装蒜、豆腐心、闭门羹”等。

(10)在这一点上,他并不装蒜。

(六)食物名词喻思想

思想如同食物,有吸收、咀嚼、消化过程,吃食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思想的吸收也是一个积少成多,沉淀的过程,这种过程相似性为隐喻搭建了桥梁。

(11)There is much food for thought in the book. (这本书有许多值得研究的东西。)

(12)新刊到手当然是一起读完为快,旧的也爱“炒冷饭”,对那些好栏目里的好文章更是百看不厌。

(七)食物名词喻成果

食物的产生经过了植物的长期孕育,这个过程如同艰辛的努力产出成果。英语用“fruit(水果喻成果)、juice(果汁喻结果)”等喻结果。

(13)You let dear Margaret stew in her own juice.(你让亲爱的玛格丽特自作自受去吧。)

汉语有“苦果、硕果累累、种瓜得瓜”等。

(14)作为中国20世纪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老舍的创作硕果累累,留下了近千万字文学作品。

三、英汉食物名词概念隐喻的差异

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历史传统的差异性使不同的民族对同一类客体观察和理解的角度往往有所不同。隐喻概念植根于语言,而思维植根于文化。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可能有不同的隐喻方式及其表达。

(一)汉语有的食物名词概念隐喻投射

1.食物名词喻国家

国家在汉民族心目中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用食物名词喻国家,用烹饪喻治国,拉近国家与人民的心理距离,使治国之道更易理解。如“鱼烂而亡、治大国若烹小鲜”等。“治大国若烹小鲜”将国家喻为“小鲜”,治国如做菜,恰到好处才能把事办好。

(15)梁亡。此未有伐者。其言梁亡何?自亡也。其自亡奈何?鱼烂而亡也。(“鱼烂而亡”指国家因内部混乱而亡)

(16)各为雄长,瓜剖豆分,失势之人,不图报复,阴结仇敌,济其欲心。(“瓜剖豆分”喻国土被人分割)

2.食物名词喻人体特征

利用食物的形状与人体特征的相似性,显示人独特美,如“瓜子脸、樱桃嘴、杏仁眼、豆腐心、指如葱根、口若含贝、项如嫩藕”等。

(17)只见他有二十七八年纪,瓜子脸,络腮胡子。

(18)这是个整洁年轻的混血儿,有着一对淡黄色的杏仁眼。

(二)英语有的食物名词概念隐喻投射

1.食物名词喻精力

食物可以提供人充足的能源和精力,因食物的特性不同提供给人不同能量。如“pepper(胡椒)”因其味道辛辣并能增强人的食欲而喻指活力、精力,“a ginger(姜) group”喻积极和活跃派,“feel one’s oats(燕麦)”喻精神饱满、“as keen as mustard(芥末)”喻热情极高。

(19)The children are full of beans(豆) after along day at school.(这群小朋友在学校呆了一天了,精力还是很充沛。)

(20)There was plenty of pepper(胡椒) left in the old man.(这位老人仍然精力充沛。)

2.食物名词喻根源

英语用语部分来源于神话故事或历史事件,其中不乏因食物导致双方纷争,从而形成食物喻根源。如“an apple of discord(争斗之源,祸根)、grapes of wrath(暴乱和愤怒的根源)”。

(21)This problem seems to be an apple of discord between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USA.(这个问题似乎是苏维埃联合国和美国的争斗之源。)

图1:英汉食物名词隐喻异同

四、分析和讨论

食物的色、香、味、质分别刺激人的视觉、味觉、嗅觉和触觉,食物突出的特性引起相似的联想,发生隐喻性的映射。这个过程更多的是主体的视觉和触觉与客体(食物)的互动,如果该食物前加上明显的区分性特征,则获得了更大的认知力,具有更生动的概念隐喻。从图1可以看出,对于同样的源域――食物名词,英汉对它的概念隐喻具有较大的同一性,同时也存在差异性,食物名词的概念主要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投射到四个抽象域:1.人的性格、情感域,如食物名词喻人、食物名词喻人的各种情感;2.经济域,如食物名词喻利益、食物名词喻生计;3.知识域,如食物名词喻思想、食物名词喻成果;4.状况域,如食物名词喻事件。这些均基于人类有相同的感官体系,对食物的特性及进食过程有相似性体验,从而形成食物名词概念隐喻的共性。共性中孕育着个性,英汉民族因地理环境、气候的影响,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代表性食物,这类食物在不同语言中往往隐喻意义不同。如英语中喻人多用奶制品、肉类,而汉语中多用植物类。

英语食物名词特有的概念隐喻体现了“物我分立”的思维方式,主要体现在注重理性和客体意识。如英语有的食物名词喻精力、根源,完全基于客体(食物)特性,食物可以补给能量,争斗因食物而引起。而汉语食物名词特有的概念隐喻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主要体现在侧重悟性和主体意识。如汉语有的用食物名词喻国家,将治国之道与烹饪结合,用做菜的食物喻国家,主体思维整合下形成国家的概念。

五、结语

英汉语食物名词概念隐喻投射研究表明,英汉语言中存在许多相同或相似的食物名词概念隐喻,同时也存在着各自独特的食物名词概念隐喻。无论是相同还是相异的隐喻投射,都是以客体(食物)的外形、味道、制作方式等特征为基础,以文化、主体思维为理据产生的。

参考文献:

[1]Lakoff,G. & 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Lakoff,G.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3]Telfer,E.Food for Thought:Philosophy and Food[M].

London:Routledge,1996.

[4]王英雪.汉语-英语“食物”隐喻的比较[J].辽宁医学院学报,

2008,(3).

[5]王辉,梁丽.汉语食物隐喻的认知研究[J].外语教育,2012,

(0).

[6]Sally Wehnmeier.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Z].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spa?a,S.A.,2005.

[7]Dilys Parkinson &Ben Francis.Oxford Idioms

Dictionary[Z].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Z].北

京:商务印书馆,2013.

[9]张春柏.实用汉英习语词典[Z].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

[10]The British National Corpus.http://www.natcorp.ox.ac.

uk/.

[11]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汉语语料库.http:

///.

(王姝婷 林立红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315211)

上一篇:论“二·七”纪念塔的“失守” 下一篇:新深圳:创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