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整体性教学的探究

时间:2022-09-03 06:30:37

高中英语整体性教学的探究

摘要:英语教学质量低下,一直困惑教育界同仁,尤其高中英语教学水平的低劣,埋没了许多学生进入高校深造。究其原因,缺乏听、说、读、写整体性教学方法,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探究了整体性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英语;整体性教学;探究方法

英语整体性教学,是指听、说、读、写作为整体施教于课堂。听说可培养英语思维,经常坚持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读写是理解英语,体验英语的一种形式,在英语教学中,把听说读写辨证统一,是新课改理念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能力的必要手段。

一,听说结合,激发英语思维

二,高中英语课文,虽有听说内容,但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在听说中不能激发学生情趣,更不能起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尤其农村高中,学生基础差,知识面窄,倘老师按照课文中的听说去训练,适得其反,起不到训练的目的。不如在每节课前,老师精心准备同学们熟悉的材料,譬如校园生活:一堂班会课 最尊敬的一位老师 我的同桌等等;还有社会熟悉的话题:就业 住房 医改 保险 和谐社会等。通过老师先说,同学们听的方式,接着让同学们相互说,相互听。长期坚持,定能激发灵感,培养兴趣。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老师点拨,带着问题听,利用所学词汇说,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激发英语思维。

三,读写统一,培养英语理悟能力

四,学英语,记忆是基础。词汇,知识点都需要积累,在积累的同时,大脑要有运用的意识,有了运用的意识,才能产生阅读的欲望。阅读时,不仅读意,更重要的要读句,在句中理解词的变化,句式的变化,这就是我们所讲的语法,有句子就有语法,多阅读就是学语法,阅读量少的人,自然学不好语法。不能理解语法的人,动手写英语,自然会出错。因此,上阅读课,应兼顾读意和读句的完整结合。读意应注重泛读和精读的训练,泛读可一目十行,看懂大意,读懂题意,再依题意,精读与题目有关的段落和句子。阅读英文,只停留在读意上是远远不够的,尤其书本上的文章和一些句子,都蕴含着本单元的语法,倘在读意时,不引导学生读句,不理解句中各种用法,学生就无法理解语法,更谈不上运用语法。语法的学习不是靠老师单纯的讲解就能掌握的,只有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大量阅读,在语境中去理解。有了阅读的习惯,英语的学习就成功了一半。阅读要理悟词句的结合,要掌握句子的结构,通过阅读,学生才能运用英语,真正提高英语写作水平,从而达到以读促写,以写导读的目的,让同学们自觉悟到积累词汇的重要性,使课文教学成为教师、教材、学生相互作用的积极过程。泛读和精读都需要老师指点,泛读讲究文章的整体性,弄懂大意,达到积累词汇的目的。精读带有欣赏文句的意境,品味语言的高雅优劣。通过长期的积累,丰富了语言的理悟能力,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维,起到了读写相互提高的效果。

五,三,听、说、读、写整体性教学,体现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

六,听、说、读、写整体性教学,让学生在经历学习过程中,注重自身获取知识能力的发展,促进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真正把学生当成获取知识、发展自我的主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老师的正确引导,无论什么样的方法,都要让听、说、读、写处于积极思维状态,让学生体验成功,以成功去激发兴趣和热情,不断以自信的心态,进步的愿望去获取知识,努力提高成绩,增强综合素质,这样,学生的自信才能在成功的作用下成为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正如语言学家所讲的:English can not be taught .It must be learned.让学生明白语言的学习,须通过自身的努力,方可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切实由过去灌输知识向自主发现、不断创新和培养实践能力的转变,让学生由“学会”转变到“会学”。会学是获取知识的前提,它是能力的体现,也是整体性教学达到的意境。

七,参考文献:《教师课堂教学常见技能问题》;《有效教学经典案例评析》

上一篇:浅谈如何有效观课议课 下一篇:浅议和谐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