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开启重庆未来的钥匙

时间:2022-09-03 10:06:17

自主创新,开启重庆未来的钥匙

编者按:

直辖以来首次召开的重庆市科学技术大会,吹响了全面创建“学习型社会、创新型重庆”的号角。作为西部惟一的直辖市和老工业基地,创新,自主创新,是重庆发展的灵魂。本刊推出这组“特别报道”,为努力把重庆建设成西部充满活力的创新之都摇旗呐喊。

一个产业大市、老工业基地,核心竞争力来自哪里?

5月10日,直辖后的首次重庆科技大会提出,重庆要力争在西部率先建成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城市,实施《重庆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加快我市科技事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大会把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作为打造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中的关键来看待。

这是开启重庆未来之门的钥匙。

直辖以来,重庆的科技突飞猛进,相关指标不断刷新。到去年,我市科技进步综合指数已经从全国第20位跃居第10位,区域创新能力上升到全国第10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从2001年的第19位提升到第8位,跻身全国前列。

家蚕基因组研究、超声聚焦刀、手机核心芯片“通芯一号”、医用无线内窥镜……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项目得以开发运用。

正是这些不懈的努力,一点一滴地垒积着重庆的竞争力。

然而,我们不能不看到重庆自主创新脆弱的一面。本应是技术创新主体的我市企业,基本还在靠“拿来”过日子,98%以上的企业从未申报过专利。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没有自己的品牌,其结果,当然就是缺少竞争力。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未来15年,重庆将重点加强轿车自主设计开发平台建设,研究代用燃料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整车设计,节能、环保汽车摩托车发动机设计制造等技术,一个依托高新技术缔造竞争力的重庆将脱胎换骨。

自主创新,以我为主,自主开发,是重庆企业在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自主创新应坚持的原则。长安汽车“借鉴但不仿制,联合开发但不依赖,始终保证技术核心掌握在自己手中”,就是一个榜样。坚持自主开发与合资合作两条腿走路,把自主品牌与合作品牌之间的关系处理成学习、共存、并行,从而借脑明智、借梯上楼、借水养鱼、借船出海,一句话,“借”出了自己的东西,“借”出了核心竞争力。

自主创新,高校和科研院所应该成为主力军。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科研院所应着力完成创新项目的突破,加快项目成果的产业化;高校应注重以创新的理念培育青年人才,注意发挥老科技工作者的作用,营造人人参与创新的良好氛围。

自主创新,需要科研体制和机制的突破。《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我市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将达到1.7%以上。政策支持已经跟进,我们从科技大会获悉,从今年开始,重庆的企业在技术研发上投入越多,纳税将会越少。有力的措施,将保证科研资金的源源不断。学科建设要“造峰填谷”。造就发展一批进入国际国内前沿的重点学科之“峰”;“填平”一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弱势学科的差距之“谷”。与此同时,努力营造良好的原始性创新环境。建立勇于创新、宽松民主、管理规范的创新文化环境。进一步规范项目评审评估行为,推进科研项目阳光管理。宽容创新失败,提升创新者冲刺世界难题的信心和勇气。

自主创新,赢在未来。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我们不但要在管理、科技、知识和技术上坚持创新,更要在理念、思想、观念上坚持创新。

自主创新已成为我们开启未来的钥匙,它正在许给重庆一个美好的未来,让我们全社会都来共同努力吧!

上一篇:“风浪”之中昂起头 下一篇:“重庆造”从这里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