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能手”是这样炼成的

时间:2022-10-12 01:41:14

这是一块闪闪发光的精美奖牌,“女能手”三个红字衬了黄底,看上去好喜色!

今年4月8日下午,易美珍来到巫山县妇联,接过了全国农村妇女“双学双比”活动领导小组颁发的“女能手”奖牌。

一个生长在神女峰对面大山深处的移民妇女,靠投师学艺、勤耙苦做,一步一步建成巫山头号规模的养鸡场,确实不简单!

易美珍的老家在长江边一个叫上阳坪的地方,三峡工程二期蓄水后,老家赖以生存的土地没了,不甘受穷的易美珍开始寻找重新生活的门路。

2003年初,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播出的规模养鸡让易美珍眉头一展。从未出过远门的她“毛起胆子”闯北京,来到一家大型养鸡场打工。

一样的朴实厚道,一样的勤劳善良,但与其他打工妹不同的是,易美珍心里有着“小九九”,眼更尖、心更细、手更勤。

她从最苦最累的打扫鸡场清洁做起,每天挥动着比她还高出半头的扫帚。“回报”很快就来了:脸上、手上起了大块大块的红疙瘩,奇痒难忍。医生告诉她,这是鸡粪刺激皮肤过敏而产生的一种皮疹,这种被人们称为“粪毒”的皮疹没有特效药。工作时间躲在旮旯里挠痒痒既不雅观也误事,易美珍想出了“苦方”:在衣兜里装上几只干透了的红辣椒,“粪毒”发作便掏出辣椒一阵猛擦。

8个月后,“偷师”成功离开北京,易美珍又先后到湖北“金蓬”鸡场、“宜昌”鸡场打工继续“充电”,这一干又是半年。捡鸡蛋、剪鸡喙、喂鸡食、兑鸡药、调鸡饲料……随着干活的技术含量一步一步升级,她学到手的东西也一天一天增多:用于孵化的蛋在装箱的时候要讲究“倒顺”,还不能放歪了,否则,孵出的小鸡不是歪脖就是瘸腿;子鸡断喙过早影响正常发育,稍晚又会留下难以愈合的创伤;就是投放鸡食也要在短时间内匀量一次性投完才能确保鸡的生长速度一致……

去年4月,锲而不舍淘到养鸡“真经”的易美珍满怀抱负回到上阳坪筹建养鸡场。

购鸡笼、搭鸡棚,附带拉电、修路、打水池……每项都少不了钱。20万元建场资金缺口,让她几乎踏破所有亲戚朋友的门槛。在珠海打工的表妹攒了一笔钱存在银行准备结婚用,按照当地风俗这“喜会钱”是不能随便动用的。不动用没有办法呀,易美珍筹款那阵一天给表妹打了6个长话,因为她明白,鸡场建设不到位就难成大气候,就难有大收益。最终,表妹经不住“纠缠”妥协了,将“喜会钱”悉数借给她,支持她过了这一关。

好事多磨。去年10月,易美珍养的第一批鸡刚卖出4000来只就受到“禽流感”影响,存笼的5000多只待售成年鸡大量滞留,光吃食不来钱,导致资金周转严重困难。最困难的时候,易美珍把儿子吃奶粉的钱都贴上了,买不起饲料就买红苕叶替代。鸡群饥不择食互相啄,不少鸡的鸡冠被啄得血糊糊的。这一惨象让易美珍急火攻心,嘴唇起了一串串水泡。

活鸡卖不出,啄死、饿死的鸡一天一天增加,走投无路的易美珍跑到巫山县妇联求援,终于得到一笔贷款购置了一台速冻设备,把暂时卖不出、养不起的鸡全部杀了冻存,挺过了这一关。

咸的是汗是泪,甜的是糖是蜜。终于,易美珍的养鸡事业苦尽甘来:隔三五天就有一批商品鸡出售,一年下来养鸡收入10万元左右。在偏远山村,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啊。

除了大把的钞票,易美珍还收获着快乐。从小和易美珍一起长大的谭观吾,看到易美珍的养鸡场红红火火,也萌发了跟易美珍学养鸡的冲动,但是又顾虑“同行相妒”,于是请别人转弯抹角“投石问路”:“你对鸡场的投资是不是得悠着点?就不怕市场饱和了不好转向?”易美珍直言相告:“湖北每年在巫山销多少鸡你晓得不?现在谈市场饱和还早得很哩!如果有人要养鸡,我会毫无保留地支持他。”就这样,谭观吾成为了易美珍的第一个“徒弟”。这之后,到易美珍养鸡场拜师学艺的人如进自家的菜地一样来去自如,先后有7人办起了养鸡场。现在,有9名移民在易美珍的鸡场里打工。

艰苦创业,敢想敢干,勤学苦挣,“女能手”就是这样炼成的。

上一篇:“凤还巢”的背后 下一篇:“风浪”之中昂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