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医院数字化医疗应用

时间:2022-09-03 02:42:25

湘雅医院数字化医疗应用

患者张某于2013年底在湘雅医院被确诊为鞍结节脑膜瘤,颅高压症状十分明显,需要尽快手术,否则有生命危险。但因该患者颅底肿瘤位置深,肿瘤与颈内动脉、视神经、垂体柄等周边重要结构关系复杂,手术难度极大。

为了提高手术的精准度,专家团队决定结合3D打印技术对患者实施手术。打印出来的病灶的三维模型给手术计划的制定提供了极大的帮助,1月2日,以湘雅医院神经外科副教授李学军为首的专家组为患者实施了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近日,《e医疗》就湘雅医院的3D打印项目对李学军进行了专访。

打印出一个头颅

李学军不仅是湘雅医院神经外科的医生,还是湖南省颅底外科与神经肿瘤临床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在颅底肿瘤的手术治疗方面经验丰富。

谈到上文提到的病例的治疗,李学军介绍,颅底肿瘤位置很深,医生比较难建立空间感,手术难度会很大。在实施手术之前,需要通过影像技术了解足够细微的信息,包括血管肿瘤跟颅底的关系、手术入路等。这些信息的获得不是单一影像设备检查能提供的,需要发挥CT和核磁各自的优势,充分获取肿瘤及其周围脑组织、脑部血管和颅底骨质的信息,通过E-3D系统进行多模态的影像融合和重建。

通过软件系统进行高精度的三维模型重建,把整个复杂的结构显示出来。然后从动态的三维模型里选择对手术治疗有用的信息,把其固定成为一个实体化的模型,并打印出来。李学军说:“该模型既能体现手术要求,又能表达患者病理、生理信息。”

E-3D系统

上文提到的E-3D是一套数字化医疗三维设计系统,该系统可将患者CT和MRI扫描获得的影像学数据融合,并作进一步精细化处理,获取精确化的空间数据,转化重建为三维模型,将复杂的颅底肿瘤和毗邻的血管及神经等组织区分,结合3D打印技术,成功将该患者的颅底肿瘤及周围组织等比例地精准打印出来。

E-3D由湘雅医院和中南大学共同研发,李学军告诉《e医疗》,用3D打印的方式把肿瘤病灶打印出来,可以让医生在手术前充分了解脑内肿瘤的部位、形状、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确定手术进入路线、切除范围等,能在完整切除肿瘤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肿瘤周围正常组织,降低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率。

此外,3D模型可以给患者更直观的印象,也能让医学生或者年轻医生在模型上进行演练,提高其学习效率。李学军把这种打印称为“私人定制”。

产业化可能

经媒体报道后,湘雅医院的这个项目引起了多方关注,多个学科都想开展这个项目,李学军本人也收到公司寻求合作的电话,这有点出乎他的预料,“反响确实挺大,大家都很关注。”

李学军介绍,湘雅医院正在就这个项目申请国家课题,“这就不仅仅是在神经外科层面了,而是更广、更宽。”

对于是否有把该项目进行产业化的问题,李学军说这个项目一方面需要软件系统的先进性,另一方面也需要相容的打印材料,也即是组织材料工程学方面的支撑。他说他本人非常推崇“产学研”模式,如果有新的力量加入进来,一起推动这个项目,无疑是更好的。事实上,现在已经有几家公司在跟医院接触了。

上一篇: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动及其效益分析 下一篇:三维影像数据中心或成诊断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