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件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时间:2022-09-02 05:52:57

多媒体课件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1误区一:上课必用

现在有不少教师认为,课堂教学中没有使用多媒体课件就不是一节好课,每堂课都要使用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仿佛成了灵丹妙药、致胜法宝,好像只要使用了多媒体课件,这堂课就是成功的。其实不能“为用而用”,使用多媒体课件只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手段,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多媒体课件。例如讲授基础护理技术中“穿脱隔离衣”内容,教师在课堂上亲自演示正确穿脱隔离衣的步骤,比放录像更真实生动,展示几张错误穿脱隔离衣的图片不如让学生亲自穿脱隔离衣,师生现场共同纠错。是否需要使用多媒体课件要因课制宜,需要时则用,不能一概都用。什么情况下适合使用多媒体课件呢?(1)常规方法无法演示,或不易演示、演示观察不清楚的内容;(2)课堂上教师感到难以讲清楚的重难点问题;(3)能创造良好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知识面的内容。

2误区二形式过于丰富

多媒体课件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打破了以往课堂上的沉闷气氛,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有些教师总觉得多媒体课件中如果没有加入视频、音乐、精美图片,就体现不出多媒体的特点。认为绚丽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多变的动画会牢牢吸引学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实过多的动画、图片、声音无意间分散了学生注意力,冲淡了课堂教学主题,学生的热情更多放在了精彩画面、悦耳音乐、热闹场面上,课后脑海中只有图片与影片,反而把要掌握的重难点知识抛在脑后。片面追求形式的结果是弱化了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本末倒置。不能把整个教学过程等同于浏览图片、观看录像剪辑、欣赏动画片。对于图片、视频或动画等资料,要做到精挑细选,适合教学主题的才用,并且要用得恰到好处,不适合主题的内容坚决舍掉,避免哗众取宠。

3误区三能加大课堂信息量

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使学生通过多个感觉器官来获取相关信息,提高教学信息传播效率,增强教学积极性、生动性和创造性。有的教师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丰富信息,增加教学内容,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在信息时代,虽然每天都会产生海量信息,但在教学中应该只呈现有效的教学信息,即能够促使学生积极思索的信息。太多的教学信息不仅不能提高教学效果,反而使学生“信息过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休眠状态。如果这样,它只不过是一种新形式的“注入式教学”而已,这种教学同样容易造成学生思维上的惰性和依赖性,阻碍学生思维发展。因此,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要做到信息适度,一定要留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要让他们理解、让他们思考、让他们交流、让他们质疑。

4误区四内容过于详尽

很多教师喜欢把知识点的大段解释性文字全部放在多媒体课件中。实际上,这种主要由文字堆砌而成的课件不但容易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劳,而且会转移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学生会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到阅读文字上,而那些习惯做笔记的学生则会更拼命地、全神贯注地抄写课件上的文字。因此,学生在忙于阅读和抄写的过程中,是根本听不到教师讲解的,整堂课也几乎变成了阅读训练和自习课。因此,课件中的文字要做到详略得当、言简意赅、重点突出。

5误区五能够取代实际操作

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很方便地模拟现实中的实际操作,甚至模拟现实中难以进行的操作。但是,如果一味地在计算机上模拟操作而忽视实际操作,势必不利于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同时,由于模拟操作毕竟不是真实的操作,可信度不高,如果长期让学生接受他们所怀疑的信息,必然会使他们丧失质疑、创新的欲望和能力,重新回到机械接受和记忆的老路上,与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在教学中,实际操作是最基本的教学手段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6误区六以机代人

使用多媒体课件后,有的教师错误地认为多媒体可以代替教师完成一切课堂程序,让计算机从头到尾“唱戏”,教师应起的作用完全被抹杀。课前将教学过程用多媒体课件设计成若干步骤,课堂上教师在前面只顾忙着操作机器,播放事先制作好的课件,将本应充满师生情感交流的课堂变成教师点鼠标、学生观银幕的人机对话。教学中只见机器不见人,教师成了多媒体的附属品、课堂上的放映员,真正与学生交流的时间很少,不能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其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长此以往就会造成教师亲和力不强,师生之间产生情感隔阂,其教学信度和效度会大打折扣。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在教学中通过师生对话,信息交流和反馈,实现教学双方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帮助教师在动态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多媒体课件在这个过程中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帮助教师把教学中的难点变得形象和直观,但不能作为一节课的全部,更不能代替教师的授课活动。如果盲目地依赖于计算机,只注重人机对话,而忽略了师生之间的信息反馈与情感交流,那么就和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只顾讲自己的、不管学生反应如何一样,只不过是把“人灌”变为“机灌”。播放教学课件要针对班情和学情,灵活使用。因此课件需要合理设置,可以有选择地在课堂上使用课件的各个部分。

7误区七完全放弃板书

课件固然有其优势,但即便是再精彩的课件,也会引起学生的审美疲劳。所以,如果教师能时不时地配以板书,会让学生明显去除疲劳感,调节课堂单一、枯燥的气氛。在进行数学方程求解、物理公式推导,讲解即兴而发的新问题,记录学生的发言要点,主持学生讨论案例等时,板书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8误区八拿来主义

网络上丰富的课件资源为我们学习借鉴和使用提供了便利。然而部分教师在使用网络上下载的课件时往往不加思考、不注意修改完善,直接生搬硬套,使课堂教学偏离了自己的教学设计,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总之,课堂是一个充满激情和灵感的地方,在思维的碰撞中会产生智慧的火花,不能滥用多媒体课件而忽视课堂教育的艺术。多媒体课件是一种优秀的教学工具,我们应该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而不能成为其奴隶。适时、适当、适度运用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扬长避短,一定能走出多媒体教学的种种误区,让多媒体技术发挥更大的优势。

作者:魏俊颖 单位:山东省青岛卫生学校

上一篇: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心理健康的影响 下一篇: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