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意识是进入英语世界的钥匙

时间:2022-09-02 01:07:51

跨文化意识是进入英语世界的钥匙

摘 要: 本文以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为理论基础,讨论了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充分说明了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并进一步介绍了文化导入的原则、内容及具体方法。

关键词: 语言 文化差异 学习障碍 跨文化意识 文化导入

语言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美国语言学家E.Sapir在他的《语言》一书中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每种语言都与某一特定的文化相对应。由此可见,不同的语言因其文化背景不同,在使用上自然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对方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

一、文化差异在英语学习中的障碍

一定的语言表达产生于一定的生活背景之中,了解文化背景是理解语言的前提。学习外语的一大障碍就是难以把该语言与其背景结合起来。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认为似乎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而实际上,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的实践中,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从而产生语用失误,使交际失败。文化差异给英语学习带来的障碍主要体现在:

1.文化差异对词语的意义结构的影响。

词语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各种文化特征都在该语言的词汇里留下它们的印记。政治制度、风俗习惯、宗教等对语言意义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词的附加意义和感彩上。

如“peasant”一词,表“农民”之意,但在外国人眼里,其不是“农民”之意。英语中的“peasant”与汉语中的“农民”所体现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有不同的涵义,英语中的“peasant”是贬义的。《美国传统词典》给“peasant”下的定义为:“乡下人、庄稼人、乡巴佬。”“教养不好的人、粗鲁的人”。《新编纬氏大学词典》给“peasant”下的定义为:“一般指未受过教育的、社会地位低下的人。”在汉语中,“农民”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无论在革命斗争中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都是重要力量,丝毫无贬义。

又如“red”一词,无论是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 days”(节假日)这一说法,尤其是在中国,红色代表着幸运、财富和喜事。但英语中的“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引人生气的事)。汉英颜色词普遍存在不对等的情况:“black tea”译为“红茶”,而不是“黑茶”;“brown sugar”译为“红糖”,而不是“棕糖”;“brown bread”译为“黑面包”,而不是“棕面包”;“black coffee”是“不加奶的咖啡”,而不是“黑咖啡”。总而言之,汉语对颜色的使用较模糊,但很传神。如“红茶”是和“绿茶”相对而言的,并非真指颜色。

在对父母两系的兄弟姐妹的称呼这一语言表现形式上,英语与汉语存在较大差异。英文中只有uncle和aunt,而汉语中叔、伯、姑、舅、姨秩序井然,不能混为一谈。称呼语中:“comrade”是典型的社会主义国家中的称呼,而在西方,常用“Sir”和“Madam”称呼不知名的陌生人,对十几岁或二十几岁的女子可称“Miss”,人与人之间还可用表面上很亲密的称呼,如love,dear,honey等。

一些含有动物名称的词也容易引起歧义,如A clever dog(一个聪的孩子),a top dog(身居高位的人),to rain cats and dogs(倾盆大雨),a black sheep(害群之马)等。

一个不具备英语国家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人,很难正确理解并使用这些英语词汇。

2.文化差异对话语的组织结构的影响。

文化差异对话语有着制约作用:

(1)在话题的选择上,中国人初次见面常会问下面一连串的问题。

―What’s your name?―Where are you from?

―How old are you ?―Are you married?

―How many children do you have?

有的还会进一步问下面的一些问题:

―How much do you earn every month?

―How much is your watch?

―What religion did you believe in?

被问的外国人常常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些他们认为是隐私的问题,西方人很注意隐私。因此在与外国人交流时,必须选择适当的话题。英美国家人士对婚恋、年龄、、经济状况等有关方面的问题,可采取回避态度,可通常以天气、旅游、体育活动、新闻、影视等话题引入。

(2)对于赞扬和恭维的反应。

当外国人赞扬恭维中国人时,中国人总是不知所措,过于谦虚或贬低自己,甚至反复地予以否认,而不会像外国人那样坦然地用语言表示感谢。例如,当外国人表扬某学生英语说得好时:

―Oh,your English is really good.

―Where,where./No,no,not good./Well,it is just so-so.

甚至还会用这样的话贬低自己:

―Oh,no,my English is very poor.I must study hard.

其实,对于这样的赞美,说一句Thank you就行了。这就是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把自谦看做是一个很重要的品德,这种文化差别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3)致谢。

一般来说,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这是我们的文化习惯。而在英语国家中,“Thank you.”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礼貌用语之一。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甚至夫妻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 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 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

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drink?”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thanks.”就行了。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含蓄和英语国家人的坦荡直率的两种不同风格。

(4)道别。

英汉语言中告别的使用语言或方式也不大相同。中国人道别时,把客人送到门口或楼下大门口,甚至马路上,客人对主人说:“请留步。”主人最后要说:“走好。”“慢走。”“再来啊。”等。这些话都不能直译成英语,如果说“Stay here”,“Go slowly”,“Walk slowly.”“Come again”听起来不顺耳,也不符合英美人的习惯。在西方,微微一笑并做个表示再见的手势或说:“Good-bye(再见).”“See you later (回头见).”“So long.”“Take care(再见,保重).”就可以了。

(5)文化差异会影响对一些体现一定文化内容的成语、惯用语、谚语、俗语、格言等的理解。

如在美国,有这样一个几乎人人皆知的句子:“When you’re down,you are not necessarily out.”许多英语学习者对其含义不甚了解,原因是不了解这句话的文化背景。这原是一句拳击术语,在拳击比赛中,拳击手如果被对方击倒,裁判数到10还不能起来则被判输。在很多情况下,不等裁判数到10,倒地的拳击手就能爬起来再战。因此,这句话的表层意思是:当你被人击倒了,并不意味着输了这场比赛。其寓意为:当你遇到挫折,并不一定丧失了成功的机会。

比如初次听到“Everyone is a lucky dog.”的中国人一定会生气,但其实这是一句祝福语。中国学生想象泼妇,会选用“She is really a tigress.”(她是个母老虎。)但英文习惯用“She is really a dragon.”来表达。It’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直译为:牛奶泼了,哭也没用。),中文有“覆水难收”与之对应。

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its day(每个人在生活中皆有得意日)等以动物为喻体的短语句子,也常常被歧解成相去甚远的含义,以至笑话百出。

二、文化导入的内容

拉多在Language Teaching:A scientific Approach一书中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由此可见,我们在进行外语教学时,必须导入与目的语有关的文化内容。文化导入的内容包括:

1.知识文化。指经济、政治、史地、文艺、科学技术、著名文学家及其作品。

2.交际习俗和礼仪。如称呼语、招呼、问候、致歉、道谢、告别、打电话等。

3.英汉理性意义相同或相近,但情感意义、比喻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不同或差异较大的词语。主要包括动植物名词、颜色等。社会中家庭各成员、同事朋友、上下级之间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宗教观念、道德准则,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等。

4.体现一定文化内容的成语、惯用语、谚语、俗语、格言等。

5.非语言形式的文化背景知识。包括手势、服饰、音调高低、微笑、沉默等。

我们必须注意的是中西文化中有很多共同的内容。如No pains,no gains.(不劳而获)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失败是成功之母)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等等。

三、文化导入的原则

1.真实、实用原则。真实、实用原则就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选取的文化内容要密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所学的语言内容、与日常生活交流中涉及的主要方面密切相关。如英语中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道谢和答谢;电话用语;英语国家中最常见的饮料和食品的名称;世界上主要国家的重要标志物;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教学和语言教学实践相结合,不仅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系,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言和文化的兴趣。

2.比较、融合原则。“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只有通过全面比较学生母语与目的语语言结构和文化差异的异同,才能获得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用融合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多接触一些介绍目的语文化习俗、词语掌故、历史事实等材料,在平时的阅读选材上,可以有意识地选择选择这些内容,从而把跨文化教育的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等系统地融入外语教学之中,将跨文化能力与运用外语的能力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中不知不觉地接受跨文化教育。

3.参与、体验原则。参与、体验原则就是让学生在外语教学中直接参与跨文化交往,在亲身参与的跨文化体验中感知外来文化,获得跨文化的知识,形成跨文化意识。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开放、平等的实践活动中自觉地形成开放、平等、尊重(不歧视)、宽容、客观(无偏见)、谨慎的跨文化态度。

4.阶段性原则。阶段性原则就是要求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领悟能力,确定文化教学的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同时在贯彻阶段性原则时,必须注意文化内容本身的内部层次性和一致性,不至于使教学内容显得过于零碎。

四、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我们怎样才能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克服学习中产生的跨文化意识薄的现象,加强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质量呢?

1.营造英语氛围,培养英语思维能力。

缺乏英语语言环境是非英语语言国家学生学习英语的最大问题,学生难以养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阻碍了英语的学习。因此,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对学习英语非常重要。在这个环境里,每个人都要用英语交流信息,这样的“环境气候”对帮助学生养成英语思维习惯是不可缺少的。在实践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营造英语氛围:课间放一些英文歌曲,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进入英语学习的状态;课堂上教师的教学用语尽可能用英语,创造仿真英语环境;开展模拟英语情景的练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交际训练的机会;善用现代音像手段和网络资源,给学生呈现一个多姿多彩的英语世界;在墙上张贴一些配以中英文介绍的著名世界风光图,适时介绍给学生,或是贴上生活中常用的英语问候语,提醒学生注意使用;课外利用校园广播指导学生进行英语晨读,定期组织英语角活动。有了这些浓厚的英语环境,学生一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到英语无处不在;还可以鼓励学生交英语笔友,看英语杂志、报纸、英文原版影片与著作等。学生在这种英语环境中听英语、说英语、看英语或亲身体验英语,直接、自然地学习英语,有利于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从而逐步获得用英语进行思维和日常交流的能力。

2.激活教材内容,比较文化差异。

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可以帮助学生避免语用失误。中西文化差异在语言交流中涉及的面非常广,课本中有许多关于英语国家文化的内容,我们要将其中的典型实例挖掘出来,结合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进行语言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比如在词汇的教学中,一些很有文化内涵的成语、惯用语、谚语、俗语和格言等来自于成语典故、神话传说、文学名著,教师在词汇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介绍其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其来龙去脉,以便理解其深刻内涵。如在教Thanksgiving Day 一词时,教师可以收集与感恩节有关的资料,它的由来、感恩祷告和感恩节旅行等,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这一重大传统节日里的各种文化背景知识,感受感恩节的狂欢和节日里热烈的气氛。在对话、课文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英语教材中的对话、课文等文化内容,介绍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全面认识与了解英美国家。如在“Abraham Lincoln”一课中,涉及美国黑人和南北战争问题,教师可以将整个故事中涉及的文化知识串联起来讲解。另外,多为学生提供英美阅读材料,尤其是原著或根据原著改编的简短版,让他们通过大量阅读和一定的文化语境了解英美文化知识,获得文化信息,以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内涵的理解能力和水平。

3.以文化内容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实践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英语学科可以抓住语言与文化的密切联系,以文化内容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报刊、杂志、图片、书籍、网络等)收集一些有关国外文化的资料,研究不同国家人民的文化内容,尤其是研究中西文化的异同,使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了解不同文化里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等,进行文化积累,提高文化素养。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够用英语自觉地进行文化学习和研究,则既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更能有效地培养文化敏感性和跨文化能力。

4.设计英语活动,体验异国文化。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因此,教师应该设计恰当的英语活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多向交流的基础上,对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艺术文化等有广泛的了解。学校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度过英语国家重要的节假日,例如在Christmas Day时,教师事先用圣诞树、长筒袜、礼品盒等装饰教室,使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受到浓烈的圣诞节氛围。在浓厚的节日气氛中,教师通过网络资源介绍圣诞节的由来、圣诞老人的传说、圣诞图片、圣诞歌曲,等等。同时,教师可以将圣诞节与我国的春节作比较,鼓励学生找出它们的相同之处:都是家庭团聚的日子,都是庆贺新的一年开始,都有宴会大餐,都要互赠礼物,等等。然后比较两者的不同,并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这些不同之处。谈及赠送礼物时,给学生讲解接受礼物的方式,西方人与中国人在接受礼物时的习惯截然相反: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西方人收到礼物一般不推辞,而是表示感谢,当面打开礼物并加以称赞。在使用“present”这一单词时,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告诉学生这一跨文化差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愚人节、感恩节、复活节等重要节日,给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背景知识,让学生真实直观地感受外国文化,既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以致用。此外,学校可以以举办英语文化周的形式,鼓励学生办英语小报、自编自演英语课本剧等,请外籍人士与学生一起交流、活动,实实在在地体验异国文化。这种文化周活动为学生学习英语、积累跨文化底蕴编织了一个立体多维的情境世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五、结语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传授必要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又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汲取英语文化知识,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尽量消除由于文化差异给英语教学带来的障碍,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胡文仲.英美文化词典[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3]束定方,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上一篇:试谈教师威信的建立 下一篇: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