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轴线设计方法研究

时间:2022-09-02 11:55:04

城市中轴线设计方法研究

摘要: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规划定位为“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行政中心”,城市设计围绕该定位构建具有岭南特色的绿色开放中轴。通过对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城市设计在集聚高端服务职能、创造绿色开放空间、弘扬岭南风格等方面进行阐述与分析,对规划公共开放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用以创造生态历史文化名城景观轴线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市中轴线;城市设计;轴线功能;广州;岭南特色

Abstract:The functional orientation of the Guangzhou new city south center axis area is “regional administrative center with Lingnan culture”. Based on this functional orientation,Urban design for the Guangzhou new city south center axis area construct a green open central axis with Lingnan culture.This article will be mainly focused on the analysis of concentrating high-quality service functions,creating green open public space and promoting Lingnan culture.

Key words:City Axis;Urban Design;Axis Function;Guangzhou; Lingnan Culture

中图分类号:TU08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144(2011)-08-59(7)

1背景与意义

广州中轴线南段地区整体城市设计范围北起珠江前航道和黄埔涌,南至珠江后航道,西起广州大道,珠江后航道沿岸地区及丫髻沙大桥,东至海珠岛东岸,总面积40.26平方公里,轴线总长度为6.4公里。核心区规划范围则包括行政办公区、第二领事馆区、海珠区雨洪调蓄湖、南海心沙等重要节点(图1)。

中轴线南段地区正处于快速而剧烈的城市化进程之中,它既有最新的超高层建筑――新电视塔,又有八十年代后期的村庄住宅;既有现代化的高速公路和地铁,又有交织如迷宫般的老街道;既有高级的滨江公寓,又有大片破旧的厂房;既有领馆区和海珠区政府等办公中心,又有红卫、东风、三颉⒘虻瘸侵写濉I鲜龌慵形成一种十分复杂的城市结构,迫切需要整理和改变。

轴线是城市空间形态的结构要素,也是城市景观的魅力所在,世界众多主要城市都围绕轴线进行功能布局。中轴线南段地区城市设计规划将建设成为新的城市核心功能区,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行政中心,为广大市民提供绿色、休闲的旅游好去处,同时塑造富有活力的滨水空间,使新城市中轴线成为引领城市空间布局的导向线。对中轴线南段地区进行城市设计深化,为打造世界一流的城市中轴线和滨水地区,优化并提升广州中心区的核心功能,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塑造具有岭南特色和国际风貌特色的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图2)。

2发展策略研究

2.1集聚城市核心功能,强化区域服务腹地

按照“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定位,广州需要努力提高中心城市的集聚与辐射能力,在更大的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并不断提升服务功能的能级,构筑区域核心与辐射腹地良性互动发展的新格局,从而加快推进城市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轴线南段地区核心集聚功能应注意与广州市其他几大功能区定位相区别,形成错位发展。城市设计以中轴线南段地区为载体,基于已拥有的领事馆区及海珠区政府,宜发展集聚行政办公为主体的高端服务职能,推动区域行政办公功能的整合,全面提高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水平。中轴线南段地区通过做大做强区域行政中心,集聚中央、省、市等各类行政办公机构,建设高端服务中心,集聚功能的能级越高、能量越大,辐射的范围就会越广,影响就越大。

2.2营造绿色生态轴线,建设和谐宜居城区

为更好地体现绿色休闲概念,让市民能够充分享用万亩果园、河涌水系等生态资源,完善中心城区的宜居环境,城市设计将打造一条国际一流的绿色开放中轴。中轴线南段核心区的城市设计强调自由开敞的“园”的理念,沿南中轴线设计绿色开放空间,其绿带宽度为180米,并预留景观视线和开敞绿化廊道,突出标志性景观和滨水景观,使自然环境与城市融为一体,与北中轴一起形成世界一流的城市中轴。

2.3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广公共交通

综合交通系统规划充分体现“公交为先、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以推广公共交通为基本点,建立高效率的公共交通体系,完善各级道路网络,通过地铁、地面有轨电车和航运系统连接高密度、高增长的开发地块,优化地区交通与外部交通的衔接。本地区共规划有地铁8条轨道线,10个轨道站点。规划两条有轨电车线,分为东行线和西行线,采用循环路线环绕中轴线,站点分布密集,以弥补地铁对一些地区覆盖不到的缺陷。

2.4彰显岭南特色,构建岭南风格新中轴

为更好地体现广州市的城市风貌与特色,中轴线南段地区城市设计进一步传承、发展并弘扬岭南风格。城市设计紧紧围绕“岭南印象,花城绿轴”主题,提出“厚岭南文化,强岭南印象”的总体设计思路。设计方案以保护岭南特色为基本原则,在设计方案中充分体现岭南风格,强调保护历史建筑和自然风貌,将岭南特色的历史风格融入到新的城市环境之中,打造兼具国际品位和岭南特色、反映城市功能和时代精神的城市形象(图3)。

2.5坚持可持续发展,创造绿色低碳生活

城市设计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采用长远的、动态发展的眼光保护生态环境,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设计方案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采取能源系统策略,尽量使用可再生能源;采取节能减排策略,努力降低城市热岛效应;采取材料与资源利用策略,提倡使用绿色建筑材料;采取绿色边界策略,通过绿色边界来界定开敞空间,分隔机动车和步行交通(图4)。

2.6秉承精明增长原则,突显TOD规划理念

城市设计的土地利用规划,鼓励可持续发展并推广公共交通,这种精明增长理念(Smart Growth)是宜居发展的理论基础。城市设计中的行政办公区、TOD(交通导向型)节点和城中村改造满足精明增长理念,且在密度上与该区域其他地块的密度相匹配。按照TOD模式,在交通枢纽尤其是公交换乘站地块增加开发密度。所有的交通导向型地块包括周边地块,以及加大开发强度,强调居住、工作和娱乐混合用地的土地结合利用的综合规划方式(图5、图6)。

3集聚高端服务职能,创建岭南特色行政中心

3.1集聚高端管理服务要素的行政中心

中轴线之所以成为一座城市的主心骨,除轴线形式具有宏伟的空间效果外,还因为重要的城市级功能中心布置在轴线上,起到强化其吸引力,真正发挥极核带动作用。随着“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的确立,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广州需要承担更多的区域责任。为进一步发挥在国家和国际层面的作用,广州必须提升相应功能并落实在重点地区中,这些功能应在空间形成集聚效应,才能更好地发挥规模效益。具体来说,广州应做强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以中枢管理职能和核心服务职能为主体的区域服务职能,使中心片区成为珠三角乃至更大地域范围的区域服务中心。同时,广州的重点地区也需要进一步明确功能分区,将重要的区域按照功能形成明确的分区,使各个分区之间形成错位发展。重点地区的功能应有所侧重,避免过于混杂和重复建设。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优越的生态景观环境,并且已拥有新领事馆区和海珠区政府等,比较适合发展行政办公,并使其成为主导功能。

城市设计重点体现中轴线南段地区行政办公的功能,行政中心重点集聚了广州市内高端行政管理服务的要素,包括中央、省、市、区政府的行政办公机构,行业协会管理机构以及部分企业总部等部门和机构的入驻。这些高端的部门和机构在中轴线南段地区空间集聚,有效整合各个层次的行政办公功能,充分发挥行政管理服务功能的最大效益,从而全面提高广州市面向珠三角、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服务水平。

区域行政中心在功能组合上还顺应现代办公空间的发展趋势,朝着功能复合的方向发展,具体功能主要包括行政办公、市民服务、会议、展示、休闲游憩等方面,行政中心的复合可全面提高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水平。

3.2以绿轴为主干,形成轴向展开的空间布局

结合新城市南中轴线核心区的整体空间构架,行政中心空间布局采用以城市绿轴为主干,轴向展开为主的布局形式。该区域行政中心分布在中央绿轴线的两侧,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分别为第一领事馆区、行政办公区、第二领事馆区和综合TOD区。其中,两个领事馆区交通便利,靠近商业、金融、文化中心,便于与国内机构、人员的交往和联系。以集中式布局的办公单元,不仅大幅提升高端服务的功能和效率,还引导了城市空间的布局。

3.3独具岭南特色的行政办公区

对行政办公区进行岭南风格的整体设计,是体现岭南特色的重要环节。行政办公建筑作为行政办公的功能载体,应充分发扬岭南建筑风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创造通透空间及虚灵形体,形成清新明快的建筑形象;坡屋顶的设计则体现传统元素与现代风格相结合。同时,借鉴岭南园林的空间手法,行政办公建筑还注重与绿地、园林相结合。此外,控制建筑的尺度和体量,保证中轴线良好的空间开敞性及沿线立面的层次感,城市设计确定沿中轴一线行政办公建筑的高度主要为60-80米,与180米宽度的绿轴形成1:3-1:2的空间比例关系,而二线及二线后的建筑高度将随着与中轴距离的拉大而呈现增加的趋势,以形成气势宏大、尺度宜人的花城绿轴空间(图7、图8)。

4发挥生态休闲功能,构建绿色开放城市绿轴

4.1“山、城、水、园”的空间布局

新城市中轴线北段以规整对称的“山、城、水”布局为主导,新城市中轴线南段核心区则强调自由开敞的“园”的概念,从而组成“山、城、水、园”的空间序列,形成独一无二的城市中轴。通过分析对比世界各大城市中轴线的形态,可以看出城市设计方案的南中轴线是一个倒“T”字形绿轴,该轴线的形态既与北中轴线的处理手法相呼应,又更为开敞大气。

中轴线南段地区以中央绿轴贯穿南北,紧扣“花城绿轴”主题,整体环境体现“园在城中、城在园中”的美好意境。沿南中轴设计绿色开放空间,中间建设公共绿化林带走廊,两侧修建行车道路。空间形态以绿地、水系有机贯通,并预留景观视线和开敞绿化廊道,突出标志性景观和滨水景观,使自然环境与城市融为一体,营造反映城市文化和生态特色的城市景观带。

北端的行政中心以公共绿地为主,辅以市民广场,两侧布局行政办公等公共建筑,突显新岭南园林建筑群特色。领事馆区选址注重周边生态环境,强调低密度低容积率,住宅分布于二线。

中部的海珠湖在适当保留现状果树、水体环境基础上,充分借鉴岭南园林的造园手法,形成山水环境相互依托的格局。海珠湖满足城市级生态调蓄湖功能,成为突显岭南水乡特色的湿地公园。海珠湖水面大小适宜,南侧修建步行天桥,并规划“岭南第一门”,成为中轴线南段地区的景观节点之一。

南端规划为滨水文化休闲区,主要体现岭南人的生活情趣和岭南建筑风格。结合商业、休闲、文化娱乐等设施规划海珠南部公共服务中心。海心沙岛采取保护策略,不做产业开发,重点考虑水文化及游艇码头等休闲娱乐功能。

沿中轴线南段地区分布有规模各异的生态绿地公园,主要包括:赤岗塔公园、中轴绿地公园、海珠湖公园、万亩果园、体育公园和滨江公园。上述公园共同组成开敞大气的视线走廊,并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绿地公园系统。打造生态绿地公园充分显示了广州山水城市的自然风貌特色,更好地完善了显山露水、亲山近水、游山戏水的生态游憩功能(图9、10)。

4.2自由与规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中轴线南段地区绿带宽度为180米,采用自然的生态景观与规整化的城市景观反复交替处理的手法体现自然与规则相融合。在北侧电视塔地块的旅游观光区,景观设计较为自由,灵活,而轴线两侧的行政办公区域的中轴绿地处理较为规整。南中轴南侧靠近文化建筑、居住区及第二领事馆区域,景观再次处理得自由、开放,并向南融入生态、休闲、自然地海珠湖公园。绿地、水体、广场、亭阁、步行桥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岭南园林的处理手法贯穿始终,充分体现岭南特色的绿色开放城市中轴(图11、12、13)。

4.3共享万亩果园生态资源

拥有广州市“南肺”之称的万亩果园正在被不断推进的城市化进程所蚕食,城市设计必须考虑采取更有效的措施防止“城进绿退”。针对万亩果园现状,城市设计重点解决以下问题:明确果园保护范围,提出有效的立法和政策建议;引进更富有潜力的开发项目,充分发挥果园生态价值;更新环境,使水乡景观与生态公园相融合,实现形象变革;达到各方经济利益的平衡与发展转型;合理划分政府与村集体管理职能,管理上实现社区转型。

城市设计还提出万亩果园的保护与利用策略:一是明确果园用地边界,严格控制果园生态绿地开发。对部分已侵占的果树用地进行复绿,保持万亩果园用地的结构完整性。保障整体生态功能,真正起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开敞空间的作用。二是结合海珠区绿道网,沿东西向主干道设置绿化通廊,使车行道和人行道都以绿带遮盖,形成良好的绿化网络系统。三是采用多种方式使果树保护区的城市建设用地多元化开发。以小洲村为龙头,引入休闲产业,带动土华村和仑头村形成沿仑头海一线的休闲产业发展带,并通过建立游船、步行、自行车等游憩系统,充分体现生态绿地的多元功能,使公园真正融入城市,从而使市民充分共享万亩果园生态资源。

4.4塑造优质滨水空间

城市设计强调滨水空间与周边滨水岸线的连通性,结合珠江后航道的水运特点进行沿岸用地规划。规划以水为脉络建构生态网络,居住区和商住混合区沿水岸分布,充分发挥生态绿地的景观和游憩功能。

滨水景观规划与设计采用多种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手段,强调城市生态系统的营建,同时保持岭南生态水乡特色。城市设计对滨水景观岸线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以标志性超高层建筑物或构筑物形成单个或多个城市天际线视觉中心,从而创造连续动态、富有韵律感的城市天际线。鼓励建设高层塔楼、减少板式楼,塔楼之间可留出视觉通廊。临江建筑注重高度控制和岭南建筑元素,根据不同用地功能,在竖向形态设计上采用围合、半开放和开放退台等处理手法,形成层次丰富的滨江建筑景观界面。

珠江航道沿线充分发挥江、岸、岛、湾、港等滨水岸线特征,设计多样生动的滨水休闲游乐场所,强调行人通往滨水空间的可达性。自西向东长达数公里的滨江公园为人们提供了体育活动设施、游艇码头、阶梯滨水广场、钓鱼区、海鸟栖息地、界碑公园、新客港码头、圆形广场、步道等休闲游乐设施(图14、15)。

5突显岭南特色,营建岭南风格城市新中轴

岭南地区特殊的地理条件、气候环境及人文传统等共同组成岭南地区独特的文化特色。城市设计以“岭南印象,花城绿轴”为主题,以突显岭南特色贯穿整个轴线为基本思路,以保护岭南文化的特色与风格为基本原则,将岭南风格贯穿整个南中轴。城市设计强调保护历史建筑和自然风貌,将岭南风格融入到新的城市环境之中,打造兼具国际品位和岭南特色、反映城市功能和时代精神的城市形象,是这次城市设计的重点所在。

5.1对岭南建筑文化的尊重

岭南建筑的文化特色是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曾昭奋教授最早归纳出“岭南派”建筑风格的特色是:自由、自然和符合人们活动规律的平面安排;明快、开朗和形式多样的立面和体形;与园林绿化和城市或地域环境的有机结合。

城市设计在行政办公区、滨水居住区等功能区均充分考虑岭南特色的建筑设计。通过空间形态研究、城市设计导则等方式,对建筑提出造型、材料、颜色等方面的指导要求,同时注重岭南建筑要素和符号的运用,体现岭南文化中宁变勿仿、宁今勿古、追求意境、力臻神似的一面,并以此控制中轴线南段地区整体建筑风格。

建筑传承岭南风格,应最大限度地吸收、借鉴岭南园林的空间手法,形成具有多元化及兼容性的岭南建筑风格。沿中轴线设计绿色开放空间,预留景观视线和开敞绿化廊道,突出标志性景观和滨水景观,使自然环境与城市融为一体,体现岭南文化中继往开来、开放兼容的一面。

5.2对生态环境的尊重

岭南文化并非仅指建筑文化,它同样还体现在对自然山水的尊重、对生态环境的尊重。因此,城市设计以营造绿色开放和可持续发展的整体生态环境为首要目标,保护果园、保护河涌、保护树木,利用自然河涌、绿地、果园等开放空间,建设生态走廊绿地和亲水休闲空间,营造和谐的自然景观生态系统,体现岭南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面,也体现了对岭南文化全方位的延续。

6结语

中轴线南段地区城市设计立足于区域行政中心的功能定位,强调传承岭南特色,创造绿色开放的生态中轴,为人们提供各种休闲游憩空间。因此,中轴线南段不仅是条景观轴线,更重要的是以特定功能为主的功能轴线。城市设计规划公共开放空间、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创造充满生机的城市,实现“天更蓝、水更清、路更通、房更靓、城更美”的城市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美国Heller Manus INC.,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城市设计成果[C].广州,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C].2008.

[3]唐子来,张辉,王世福.广州市新城市轴线:规划概念和设计准则.城市规划学刊[J].2000(3):1-7.

上一篇:生态补水 黄河三角洲焕发勃勃生机 下一篇:区域旅游业发展政策与区域旅游业经营管理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