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人文教育 提升学生素质

时间:2022-09-02 06:53:43

加强人文教育 提升学生素质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大众教育。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是提升人性境界、塑造理想人格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教育,其核心是培育人文精神。在高职教育中将人文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通过采用良好的教育方式和强化校园文化建设等手段,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人文教育;提升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3-0083-02

人文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是一种关爱生命和人类命运的精神。其核心是先进的价值观;其主要内容是先进的道德行为规范。因此,笔者认为,对学生的教育,不仅要求他们要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善待自然,还要通过学习广博的科学知识,创设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营造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实践中去体验、去感悟,以提升素质。

一、为什么在高职院校要强化人文教育

自古以来,教育的根本使命就是“培养人”。然而随着教育的专业化发展及人们求职生存的需要,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虽然开设思想政治课和道德修养课,但是在学校教育中仍然出现了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脱离的现象,人们过分注重专业知识的教育而忽视了人文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的内在灵魂的塑造,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智慧的培育,忽视了情感体验和意志锻炼,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针对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引发了我们对在高职院校加强人文教育的思考。这里所说的人文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人文知识的教育,更为重要的是人文精神的培养。因为只有人文素质高的人,才会认真思考社会、自然、他人以及自身的问题,并能和谐融洽地与他人相处,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人文知识只有将其蕴含的人文精神内化为一个人的品格、气质和修养,只有在人文精神层面上才能体现出人文价值。高职院不仅是培养高等技能型人才的机构,而且还是高职学生“精神成人”的摇篮,应当把人的教育作为教育的灵魂贯穿于教育的始终,为人的全面、理性发展提供精神资源,使学生成为人格健全的人,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二、如何在高职院校中强化人文教育

(一)专业教育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高职教育以专业教育为主流。学生在校期间以学习专业课程为主。从教学内容上看,专业课程的学习占绝对优势,而且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学生的关注点和今后安身立命之本,因此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人文素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人们的传统意识中,认为专业教育讲授的是科学原理,培养的是专业技能,其实不然,专业教育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一是专业知识本身渗透着人文精神。虽然科学规律是事物运行的客观法则,但表述这些规律的科学知识是由人来创造的,是科学家们经过科学研究而形成的智慧结晶,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其中渗透着科学家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文精神。二是专业知识中的科学探索精神和科学研究方法蕴含着人文精神。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动手实践,进行科学探索,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精神,就是最好的人文教育。三是专业知识的应用渗透着人文关怀。任何一门专业课程中都蕴含着大量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素材。如学科发展史、学科研发的社会价值、科学家献身真理的感人事迹等等。在教学中将专业发展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联系起来,与当前人们关注的国计民生问题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崇高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这样,既达到了专业教育的目的,又使学生受到了良好的人文教育。

(二)教育方式中饱含着深刻的人文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具有主导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和言传身教对学生影响极大,往往能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因此,依靠教师采用良好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是深化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教育呢?一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质疑”、“解惑”、“去伪”、“求真”的科学态度和求知精神,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打下良好的思维基础。二是教师要采用良好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和开放式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教师要营造一种民主、宽容、和谐、平等、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环境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通过课堂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以达到人文教育的效果。三是教师要用良好的师德去关怀学生。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可以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如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都会在学生心里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四是教师要以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作为出发点,把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价值作为教育的目的,并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和人文精神感染学生,由此达到师生间灵魂的碰撞、心灵的沟通和精神的共鸣,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三)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强化人文教育,课堂教学不是惟一途径,校园文化建设也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手段。校园文化是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实体或活动载体来营造和形成的一种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构建校园文化体系,形成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和提高起着重要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一是要树立良好的校风,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二是在团委和学生会的领导下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社团活动,其活动内容可涉及新闻信息报道、文学欣赏、主题演讲、体育赛事、文艺表演、技能展示等等,学生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感受人文教育,提升综合素质。三是加大教学硬件设备和设施的投入,加强校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建设,使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提高素质。

总之,根据社会发展趋势,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将继续深化,进一步向综合化、技能型和人文性的方向发展,人文教育在未来社会中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高职院校对学生加强人文教育需要我们认真探讨。通过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校园文化建设等途径,使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得到进一步强化和落实。

上一篇:试论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下一篇:用爱开启特殊孩子的心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