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本三院校学生的管理与教育

时间:2022-10-18 03:13:05

刍议本三院校学生的管理与教育

摘 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而三本院校由于创办时间短,没有直接的学生管理经验可以借鉴,学生管理工作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从本三院校的学生特点来分析和探讨学生管理与教育的特点与对策。

关键词:三本院校;学生特点;辅导员;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3-0103-01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特别是三本学院,近几年来全国共建立三百多所三本独立学院。三本,处于一本、二本与专科的中间,人才培养如何界定,如何更加有效发挥三本学生自身的潜能,这是一个较为艰难回答的问题。三本固然其有着专科所无法比拟的理论优势,然而跟一本、二本相比又有着所不具备的学习能力。优势在哪,劣势在哪?因此,在三本院校如何更准确的把握教育管理,如何更行之有效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成为当前三本学院所面临的一个新挑战。

一、三本院校的学生特点

(一)大多数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高,身上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

自古英雄出少年,从来纨绔少伟男。大多数三本学生,很少会像其他的寒门学子一样,很小的时候就过早地体验生活的艰辛,因为他们生来就过着不错的生活。对于寒门学子而言,读书成为其改变命运的唯一通道,他们会拼命学习,以此摆脱贫困的烦恼,而对于大多出身三本学生而言,他们无须考虑今后的路如何走,因为这一切都会有家长的一手操办,他们更多的时间是花在娱乐和消费上,自然平时学打折扣。

此外三本院校中两极分化严重,不少学生他们由于高考发挥欠佳或填报志愿失误等原因而被三本院校录取,对于他们而言,三本学校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所以尽管高考的失利,仍不能阻挡他们追逐梦想的脚步,他们会将希望寄托于这四年的充实,乃至考研继续深造,这些学生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上约束自己,珍惜大学学习机会,有很强的进取心,学习刻苦,学习目的明确,自律性强。

(二)以自我为中心,喜欢张扬个性

借用一个老师在网上发贴对其学生的“一个中心,四项基本原则”的总结―在学校以自我为中心,上课基本不听,课后基本不问,作业基本不做,要做基本照抄。这是三本学生很明显的特点之一,这一特点其中犹为突出的问题当属寝室室友关系。在一个寝室里,有些学生好比在自己家里一样为所欲为,很少考虑到别人的感受,而有些事情上,这些关系都是很微妙的,稍有不留意,便有可能引发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对于来自不同地方,不同的家庭经济状况,不同价值理念,自然而然又会产生另一分歧,加剧矛盾冲突。可想而知,这样的个性张扬,如何能更好的融入群体,又如何能更好的投入学习?

二、本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三本院校的学生情况有自身的特殊性,这就决定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加之三本院校创办时间短,没有直接的学生管理经验可以借鉴,学生管理工作难做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不管面临什么困难,责任心、宽容心、细心、耐心、爱心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根本保证,一切工作都应该从此出发,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

曾经有人说,高雅的人看背影就知道;奋进的人听脚步声就知道;和善的人看笑容就知道;优秀的人看辅导员就知道!这几句话说得很形象。“辅导员的工作归根到底就是引导学生的成长成才”;“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对于辅导员来说,则是传思想理论之道,授文化科学之业,解人生成长之困惑,因此,辅导员工作至关重要,但同时作为辅导员也要注意工作方式方法。

(一)辅导员要改变自身位置,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

对于三本学生,我们首先要严格管理,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与此同时辅导员要改变身份,平等待人,不要在意识上太看重自己是老师,在学生面前总是盛气凌人、高高在上,给人一副望而生畏的面孔。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辅导员应该做到平等待人,在平等的位置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人是感情的动物,感情是信任的基础,平等是信任的前提,有了平等才能产生信任,相互信任才能产生感情,与学生之间建立了感情,学生才会尊敬你、信服你,才能对你敬而亲之、亲而近之、近而信之、信而服之,才能使我们的理念得以贯彻执行。

(二)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积极正面地引导、教育和鼓励学生

我们应理解、关怀学生,调动他们的内在积极性,弘扬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应使学生扬长避短,对每一个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认同他们的思想与取得的成绩并予以鼓励,使他们增强自信,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努力学习,刻苦钻研。

特别是在班级事务管理中,要鼓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激励,同时要发挥好学生干部在班集体建设中的骨干和桥梁作用,通过他们带动更多学生参与班集体活动,开展交流、谈心、讨论、辩论等丰富多样的班团活动,促进独立思考、自我选择、自我评价等能力的提高。

总之,三本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作为辅导员都应当掌握学生的具体特点及心理、生理、发育规律,掌握人才成长的科学理论,同时要时刻做到要以心换心,用心育人,与心无悔,把学生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辅导员工作的一片真心,遇到挫折不灰心,克服困难有决心,待人接物不偏心,学生就会渐渐地与你心贴心。这样,健康的心理氛围会更加健康,辅导员的工作就会越来越好做了。

参考文献

[1]宫亚红.三本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探讨,2010.12

[2]林娜.新世纪高校辅导员工作重点难点问题解析,2007.9

[3]李剑萍.大学生管理工作研究,2007.8

上一篇:浅谈建构新型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 下一篇:浅谈中等卫生学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