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民族声乐歌曲演唱风格的多样性

时间:2022-09-02 05:41:12

论当代民族声乐歌曲演唱风格的多样性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当代特定环境下,当代民族声乐作品具有某种普遍意义和代表性的演唱风格。本文以施光南创作的三首民族声乐作品为例,分别分析和探究了这三首歌曲的音乐特征,以及演唱这些作品较为成功的演唱家的演唱风格。以此来论证当代民族声乐歌曲风格多样性特征。

关键词:民族声乐歌曲;演唱风格;多样性;施光南

中国音乐文化自古就与外界进行着不断的交流,而至今依然在世界音乐文化征鲜明、一枝独秀。本文所谓的当代民族声乐作品便是指在这种社会历史背景下新创作的,吸收、运用外来的、传统的等多种作曲技法,挖掘我们民族的音乐语言,来表现我们民族的音乐精神、气质,表现新时期的中国人民的生活风貌的声乐作品。

一、施光南三首作品的音乐形象、创作特点与演唱风格

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是个性鲜明的一个人,他身后有扎实的民族民间音乐功底和颇深的文学艺术素养,他的声乐作品,不拘一格的采用我国民间曲调、戏曲、曲艺曲调、传统作曲技法和西洋作曲技法,使之完美的融合在自己的声乐作品中,形神兼备的塑造出富有时代性的民族音乐形象。民族性和时代性为其声乐作品的显著风格,他的民族声乐作品分别被风格不同的歌唱家诠释,成功的塑造出具有时代性的不同的民族音乐形象。本文选取他三首风格各异的作品,以此为代表来分析它们的音乐形象、创作特点与演唱风格。

(一)李光羲《祝酒歌》

1.《祝酒歌》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及创作特点

《祝酒歌》创作于1977年,表现了打倒“”后,全国上下一片欢腾,经过压抑的岁月后的人们的深沉而又喜悦的感情。本曲开始的前奏吸收北方汉族吹打乐锣鼓点的节奏,喧染出节日里锣鼓喧天、一派欢腾的热闹气氛。主题旋律中分别出现有维吾儿族、汉族、藏族等民族音调,曲作者特别注意乐曲旋律与歌词音调的结合,其中运用有很多我国戏曲、曲艺的润腔手法。

2.由李光羲成功诠释的《祝酒歌》所体现出来的演唱风格

1979年,由李光羲演唱的《祝酒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欢快的节奏,崭新的时代气息。他声音明亮,有一定的厚度,气息适中,运转自如、流畅,使全曲明朗、一气呵成。他又对我国传统的咬字、吐字、运腔有很好的掌握,歌曲吐字清晰,字头、字腹、字尾转换自然,使之从头至尾如口语一般,运腔的良好运用使歌曲增添一种亲切感,如第一句中的“酒……飘……香……”等字。力度在这个作品中前一部分基本适中,在歌曲的后一部分“今天畅饮胜利酒,明日上阵劲百倍”处力度加强,加上戏曲类唱腔的运用,一种豪迈、爽朗之气便被表现的淋漓尽致。接下来的“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甘洒热血和汗水”力度弱下渐强,和前一句形成对比,一种对祖国深深的情感便凸现出来。

(二)关牧村《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1.《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的音乐形象及创作特点

关牧村所演唱的《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音色浑厚、甜美。歌曲以抒情见长,发音甜美、行腔委婉、情真意深、吐字清晰、语法讲究、音色变化丰富而富有韵味的罗天禅,通过女中音的声音,又送来令人心醉的葡萄,使人沉醉在祖国情、生活情、爱情之中。

2.由关牧村成功诠释的《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所体现出来的演唱风格

关牧村始终坚持以民族唱法为基础,将西洋唱法的精华自然地融入民族音乐之中,实现了民族音乐艺术的升华。她的演唱除了注重声乐技巧,更追求内心情感的体现,曾经的创伤、经历、感悟给她的歌曲注入了丰富的内涵与灵魂,使歌曲焕发出艺术的灵气和感人的力量。她的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之所以深受大众喜爱,与她在歌唱方面独有的嗓音和唱法,独有的个性特点,独到的艺术见解及优秀的艺术修养密不可分。

(三)《在希望的田野上》

1.《在希望的田野上》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及创作特点

《在希望的田野上》音{清新、活泼、热情、亲切,富有新的生活气息和青春激情。歌曲的前奏吸取北方民间吹打乐的典型节奏,运用重复、模进的手法发展起来,简洁明快,为全曲的欢快、热情的情绪做了一个铺垫。主体旋律吸取多种地方民歌的音调而又流畅、协调,富有浓厚、清新的泥土气息。

2.由成功诠释的《在希望的田野上》所体现出来的演唱风格

由成功诠释的《在希望的田野上》音色明亮、运转灵巧、吐字清晰。在气息运用上,头声共鸣、声区的转换、真假声的糅合等又明显借鉴西洋发声法。演唱者在歌的音乐形象的塑造、咬字、吐字、归韵、运腔等方面充分地表现出深厚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修养。举例,“孩子们欢笑”的“笑”她都做了精巧、细致的处理,从而表现出一种亲切感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又能引起人们惟妙惟肖的联想。其中“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中的“生”字,作者则是借鉴通俗歌曲演唱通常运用的吐字方式。在气息运用与音色处理上,歌曲每段的前一部分较后一部分为稍浅,音色也较后一部分柔和,正好适合前一部分轻快、跳跃的旋律特征,显得非常亲切。后一部分从“哎……嗨……哟……”开始,气息较深,声音明亮、高亢,适合于不断出现的高音区的长音和这种爽朗、热情的情感需要。

二、结语

作为一个声乐学习者,我们应该放开手脚广泛涉猎多种歌唱唱法,只有精通才能自如地为我所用。一方面应该深入挖掘民族精神实质,了解我国的审美体系和哲学体系等,向戏曲、曲艺等民间艺术学习。另一方面,民族声乐的发展离不开不断涌现的极富时代性和民族性的优秀民族声乐作品,作品的创作和声乐艺术的发展永远是同步的,我们期望有利用新的手段表现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优秀作品,不断拓展对民族精神的挖掘。我们应该善于总结几代音乐家的实践经验,为我国音乐文化的不断繁荣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施光南.我怎样写歌[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1991.

[2]金铁林.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性――音乐会之后[J].北京:人民音乐,1998(06).

[3]王玄迈.寻求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新路――记男高音歌唱家吴雁泽[J]北京:人民音乐,1982(09).

[4]李凌.音乐艺术随谈[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作者简介:荀雅丹(1987,07-),女,河南郑州人,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专业:音乐学。

上一篇:工程造价专业PDCT目标教学体系研究 下一篇:全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