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障碍分析与发展策略

时间:2022-09-02 12:28:48

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障碍分析与发展策略

【摘要】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因为其专业特殊性以及校方、企方不同的利益驱动产生了一系列合作障碍,包括资源不对称导致企业缺乏合作动力、企业技术较多导致合作缺乏深度、专业对口传统思想导致合作缺乏广度、技术革新迅速导致合作缺乏可持续性等。针对这些障碍,首先要加强政府主导,改进校企合作主体利益关系,其次是推行分层合作,促进校企深度融合,第三是要更新传统观念,拓宽校企合作渠道口径,最后,实现需求对接,创新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最终实现健康可持续的良性合作效益,为其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坚实的保障。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障碍: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6-010-04

近年来,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两化融合”的不断推进,市场对计算机类人才需求也呈现出结构性的供不应求趋势,不仅缺乏高端研发型专业人才,而且也缺乏大量从事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以及各类基层信息化的基础性开发、应用与操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为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发展与改革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加强校企合作是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市场契合度的重要措施。《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对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要求。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也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

一 国内外校企合作基本概况

在职业教育领域内,“校企合作”大部分时候与“工学结合”共同作用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本质是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发挥企业和学校两方面的人才培养优势,共同作用于学生,达到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合作主要体现在教学资源校企共享(包括人力、师资、实训条件、设备、品牌资源等),培养计划校企共定,教学过程校企共管,文化氛围校企共融等方面实行合作。国内外很多文献对校企合作进行了阐述,从合作主体作用来讲,主要有以企业为主导和以学校为主导的两种合作形式。前者比较典型的有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半工半读、日本的产学结合等,其共同特点是企业成为校企合作实施的主要组织者和管理者,校企合作教育的对象为企业的学徒工,企业内的培训比重远大于学校教学的比重,并且都有相应的社会监督或保障系统。后者则有美国的合作教育计划以及我国现行的大部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它是课堂学习与相关领域中生产性的工作经验学习结合起来的一种结构性教育策略,学生工作的领域是与其学业或职业目标相关的,通过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供渐进的经验。这方面比较成功的案例有美国辛辛纳提大学的“专业实践计划”。在我国,这种模式则主要是学校本位模式,其具体合作形式是“企业配合”模式。

二 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障碍分析

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在校企合作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一方面,它不同于财会类、文秘类、经管类等文科性专业,这些专业在企业中往往缺乏批量的对口岗位,难以开展大规模对应合作,而理论上讲IT类企业一般可以提供的批量的一线岗位;另一方面,也不同于机电、船舶等传统工科类专业来讲,无需价格昂贵的大型设备,只需一人一台电脑即可完成,减轻了校企双方的合作投入。尽管如此,校企合作的开展依旧存在不少问题,如专业发展不切合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政策配套不到位、学生管理纠纷等。具体来讲,由于校企合作运行过程中存在着校方、企方不同的利益驱动,自然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系列合作障碍,大致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利益资源不对称导致企业缺乏合作动力

首先,由于学校、企业的社会定位和价值取向不同,必然存在先天的合作阻力。往往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进行合作,形成合作的良性互动。从学校方面讲,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之所以校企合作正是因为资源稀缺,缺乏师资、缺乏设施、缺乏市场信息、缺乏文化环境等,中小城市或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尤为明显,而这些资源又是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未来就业的关键因素,故急需校企合作来弥补自身资源的不足,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就业水平。从企业方来讲,近年来,我国无论是劳动密集型还是技术密集型企业,人力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例日益显著,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抛开社会责任不讲,在与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中,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人力资源的“进出口”合作,技术资源、高端人才资源、资金等方面的合作为数极少,企业(特别是IT类企业)在影响自身发展的关键资源中,高职院校的所能提供的十分有限。就人力资源合作来说,无论是学生顶岗实习还是教师深入企业实践,企业或多或少地向师生提供配套的工作设施、生活设施以及相应的培训和指导,资源挤占现象也因此产生,生产工具的磨损、办公器材的消耗、培训指导的人力与时间资源的消耗,必然会产生相应的成本,从而影响企业的效益增长。这种资源的不对称导致利益诉求的不对称使得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缺乏动力。

2 企业技术较多导致合作缺乏深度

计算机类专业决定了其学生必然要从事信息技术相关的岗位。无论是IT类企业还是其他企事业单位,信息技术层面的工作如一些信息系统管理、图片处理、网站维护、动画制作等,往往涉及企业内部的一些商业秘密、技术秘密和管理制度秘,因此,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中,一个普遍的问题是合作往往缺乏纵深发展,企业对于一些合作内容因为问题而有所保留,影响实习实训效果。同时,现在大多企业的生产也好,研发也好,都是流水作业,学生往往只能从事某一阶段的任务。以IT企业软件开发为例,从学校的角度来讲,考虑到学生未来的岗位适应和就业,希望学生(包括教师)在实习中能够深入到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的全过程,但在实际操作上,一些阶段的任务涉及软件的关键技术或企业项目中的一些商业秘密,很难完全介入,影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另外,由于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学校管理相对自由宽松,使其对企业的一些管理制度缺乏深刻认识,知识产权和商业保密意识淡薄,企业因此可能产生一定的防范意识,抑制了合作的深度。

3 专业对口传统思想导致合作缺乏广度

学生实习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最主要的内容。专业对口的传统合作思想使得计算机类院系往往将校企合作对象定位于IT类企业,使得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很难全面铺开。一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类主体职业、应用职业和相关职业相继诞生,对应的计算机类专业也从当初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发展三个学科到如今不仅包含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传统学科专业还有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测试、广告媒体开发、三维动画设计、计算机音乐制作等近20个新兴专业。专业分工的细化,导致岗位需求的结构性调整,即便IT类企业人才需求强劲,但除了少数大公司、外包性企业,一般的中小企业的岗位较少,想要找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岗位,以“整班制”到一家企业进行专业对口的实习往往不太现实。而因专业不对口,最有可能影响学生的实习热情和态度,从而影响企业、学校、学生之间的关系,最终影响实习安排和质量。另,大量非IT类企事业单位存在少量的计算机类岗位紧缺,而学校又很难有精力、有时间去科学地配置这些合作资源,浪费了很多合作机会,制约了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的发展空间。

4 技术革新迅速导致合作缺乏可持续性

我国企业普遍追求短期利益,只对那些即来即用的学生感兴趣,而学校又正是达不到这个目标才寻求与企业合作。这种需求矛盾在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别明显。从技术创新到应用再到整合为教学内容,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而信息技术发展迅速、革新频率快,使得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所需不仅存在普通专业的理论与实践的差距,还存在过时技术与时下技术的时滞矛盾,因此学校的教学很难跟上市场的步伐,学生不可能到岗即用,企业需花费比常规的职工培训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培训。并且,这些培训往往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因为下一批学生也许面对的是企业新的技术和应用,从前的培训技术无法重用。学校亦如此,根据企业工作任务调整教学内容后,也许实施不了两年,又必须进行新一轮的调整,并且由于与多家企业进行合作,往往还存在选择的问题。这使得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很难建立长效的可持续合作机制。

三 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发展策略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根本目标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社会经济建设。当前,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改变的关键力量。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将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各个领域不可获取的宝贵资源。因此,必须站在“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高职教育办学理念的高度,从契合区域产业布局、优化地方资源配置、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构建可持续的优质校企合作项目,从而提升校企合作效益,进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 政府主导,改进校企合作主体利益关系

校企合作的首要任务是建立有利于校企合作的政策环境。如有利于开展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以及各种激励措施,有利于开展校企合作的地方经济和产业环境。这一点对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尤为重要。政府作为政策的提供者和环境的创造者,必须在校企合作中发挥引领和主导作用。可从三个层面开展针对性工作,一是管理指导层面:指导学校进行专业优化以专业对接区域产业,防止专业同构化,使得学生的专业能力更接近于市场需求;二是平台搭建层面:制定相关制度,搭建校企交流平台。如江西省在全省职业院校开展“立足产业抓对接,十万学生进园区’’活动,江西省教育厅和江西省中小企业局出面,建立职业院校与园区企业“九个”对接的立体化模式,在此基础上,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省中小企业局党组还联合下发《关于做好职业学校与工业园区干部双向交流挂职工作的通知》,在全省范围内启动实施职业学校与工业园区干部双向交流挂职制度。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校企双方的相互认识和了解,消除了一些意识障碍,也为校企合作有效开展奠定了基础。三是激励补偿层面,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激励补偿机制,既可以对企业接纳学生实习等进行减税或专项经费补偿,以弥补企业因合作产生的额外支出,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2 分层合作,促进校企深度融合

计算机类专业的性质决定了学生从事的信息技术类相关岗位,信息技术类岗位或多或少会涉及一些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而这些秘密实际上往往影响关键技术学习和运用的主要因素。为此,在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中,可以通过建立分层合作模式来规范信任与责任。以我院07级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班为例,全班45位学生到上海某多媒体公司进行实习,分为三个层次开展,一是岗位情景感受(约3天时间),二是岗位强化培训(约10天时间),三是顶岗实践(半年以上)。在岗位情景感受阶段,学生的任务是通过参观、体验等形式了解岗位内容、所需能力等岗位要素;在岗位培训阶段,则通过企业指导教师针对岗位的专业培训,提升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并进行培训后的考核;通过考核的学生,则可以与企业签订就业合同,进入实习期,即顶岗实践阶段,最终该班有25名同学与企业签订了就业合同,同步完成顶岗实践和就业。这种分层模式中,对于企业来说,实际上市一种职工培训、招聘的责任活动,对于学校来说,也为学生提供了学习、锻炼、竞争和就业的机会,即便是没有录用的学生,由于经过前面的岗位情景感受和企业专业的岗位培训,相对于在校上课来讲,实际上也增长了见识和专业岗位实践能力。校企双方也因此可以深化合作关系,实现双赢。

3 更新观念,拓宽校企合作渠道口径

摒弃传统的专业对口观念,将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的企业对象从专业的IT类企业拓展到各类需要信息技术类岗位的所有企事业单位,不仅符合当前就业形势,还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特别是对于欠发达地区和中小城市,由于IT产业起步较晚,没有形成规模,大企业较少,小企业往往一方面容纳能力有限,另一方面由于成本原因也不会轻易接纳学生实习。如果以专业对口的思路去寻找IT类企业合作,则往往需要去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这样必然会增加校企合作成本和学生管理等一系列问题。而欠发达地区和中小城市,正处于信息化快速跟进的时期,各行各业都急需各类信息基础开发和应用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将统的校企合作“运动战”转变为“游击战”,为其他各类行业企业输送急需的信息技术人才,是未来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的一种可行性选择。当然,这会产生企业“点多面广”,需求“量多岗散”的新问题,但是如果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专项统筹,建立校企双方沟通渠道,一旦机制建立起来,会很快形成区域内的良性互动机制。

4 对接需求,创新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是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关键所在。计算机类专业对接企业需求,是谋求校企平等互利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根本所在。这里所谓的对接,包含两层涵义,一是专业对接产业的宏观对接,二是校企资源层面上微观对接。专业对接产业,即围绕产业布局来设置专业,来创建专业特色,培养符合企业急需、想用、能用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使得企业将学生实习看成获得优秀人才的难得机会。资源对接,是互有所“求”的对接,则是教学资源的对接、人力资源的对接。教学资源与企业项目资源(包括仿真项目资源)进行对接,这需要企业的介入,比较常见的形式有校企合作开发教材、校企合作共建精品课程等,无论是教材还是课程,实际上都是校方的利益诉求,而企业却没有实际的利益驱动。企业管理者也希望学校能积极、主动地对此给予补偿,如为企业培训员工,让企业员工共享学校的教育资源,给员工发“学习卡”,免费到学校上课,享受学校的精品课程等,学校有必要建立一定的培训资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企业员工的学习和培训;人力资源对接,即指学生对接企业员工、教师对接企业技术骨干(师傅、项目经理),即学校能够为员工进行职业能力提升,企业能够为学生提供岗位能力锻炼,即校企双方通过人力资源共享实现相应的技术项目合作,在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中,这是非常可行的,如我院信息工程系网站改版,就和广州某IT公司共同合作开发,这样教师、学生、企业员工可以共同参与,强化了合作关系,提升了合作效益。

四 结束语

总体上来说,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三网融合”、“云技术”、“物联网”等新型技术的出现,计算机类专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只有在提高专业与产业的契合度、提高学生能力与岗位要求的契合度等内涵基础之上,以校企双方共同发展、共同育人、共同管理并共同服务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理念驱动,才能不断消除合作间的障碍,实现健康可持续的良性合作效益,为其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坚实的保障。

上一篇:基于移动宽带网的手把手远程教学模式实验研究 下一篇:Moodle教学平台在校企合作中的融合应用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