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研发“水下翻译机”可与海豚交流等

时间:2022-09-01 08:55:16

美国科学家研发“水下翻译机”可与海豚交流等

美国科学家研发“水下翻译机” 可与海豚交流

美国科学家丹妮丝・赫经博士研发出一款可以与海豚交流的“翻译机”,用这款机器,科学家教会了海豚如何辨别声音和物体。这款“翻译机”实际上是一款键盘,全称为“鲸类动物听觉和遥控技术”,共有四个可识别的符号,分别代表了四种特殊声音和玩具。但赫经也表示,这个交流能维持多久,海豚们能否有效地学会模仿哨声还有待观察。

瑞典设计师研制出自洁式盘子

瑞典设计师研制出一种自洁式盘子,再也不需要人们动手去洗了。这种盘子的外表经一项突破性技术处理,对污垢和水有抵抗力,这意味着食物不会黏附在它上面,而饭菜残留物也会被轻松冲洗掉。它们由一种新的纤维素材料制成,设计师先把纤维素纸浆压成热模具,然后使其形成盘子和碗的形状。据说,一旦冷却,这种材料就变得像陶瓷一样坚硬,但更轻更结实。接下来,通过一个叫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的过程制造涂层。根据这项技术,通过高温和压力,用二氧化碳把蜡溶解,然后将其喷涂到盘子上,使盘子具有超疏水功能。这意味着它们对所有液体和污垢都有抵抗力。

荷兰开发出会飞的三轮摩托车[

荷兰一公司最近研发了一款会飞的三轮摩托车Pal-V One。据介绍,Pal-V One可在十分钟内进行地面行驶和飞行模式的切换。在飞行模式下,它看起来就像一架直升飞机,但其实是自转旋翼机,其主要动力来自后部的尾桨。在地面上它是介于摩托车和跑车之间的产品,时速可以达到约180公里。Pal-V One采用四缸发动机,装有容量为27加仑的汽油箱,能够提供350多公里的飞行距离,在地面可以行驶约1200公里。

法国推出发光“机器动物”

一个用发光的“机器动物”取代兔子和迷你山羊的抚摸动物园,已经在法国拉开帷幕。这些机器人动物拥有明亮、柔软的触须,当人抚摸时,它们会像活生生的动物一样做出反应,而且每个臂状物的特点和“个性”会根据游客的行为发生变化。抚摸动物园是西奥多和斯蒂芬-斯皮罗普洛斯两兄弟的最新杰作,他们设计的这些人工智能动物,利用微软公司的Kinect传感器与参与者互动。当被抚摸时,这些机器动物会通过动作、发光和声音表现它们的“情绪”,并会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改进它们的行为。设计者称,这有助于这些宠物形成自己的“个性”。 两兄弟在公司网站上写道:“在这个拟真设施里与宠物互动,可以培养人类的好奇心和娱乐心理,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加强亲密的情感交流。除了科技以外,这项设计意欲探索人与周围环境之间可用的新的沟通形式。”

英国设计师设计3D打印可再生鞋

英国伦敦设计师沙姆斯-亚丁提出了利用可再生细胞和3D打印机制作鞋子的设想。使用这种材料制作的鞋子拥有一个巨大优势,那就是永远穿不坏。亚丁设计的这种鞋子被称之为“阿米巴鞋”,使用的材料由合成原细胞构成。这种细胞能够在一个晚上实现再生,让鞋子永远穿不坏。用户需要在头天晚上将它们存放在装有特殊原细胞液体的容器中,不同颜色的液体可以充当临时染料,赋予鞋子不同的色彩。身穿外形怪异的原细胞鞋,想想都令人兴奋。不过,阿米巴鞋需要40年时间才能推向市场。

德国发明的自动熨衣器七分钟熨好一件衬衫

德国Tubie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款不用手的熨衣器,这款熨衣器与公司名称相同,短短七分钟便可熨烫好一件衬衫。不过,它的价格也高得惊人,达到850英镑。这款熨衣器采用衬衫和裤子形状的充气型支架,内充热气,使用时只需将衬衫和裤子套在支架上,利用热气的热量烘干衣物,同时也熨平了衣服。它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利用热气烘干衣服,同时利用衬衫或者裤子形支架熨平衣服。

上一篇:虚拟分光光度计在《植物生理学实验》中的应用 下一篇:不可一世的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