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春天未临

时间:2022-09-01 04:15:49

电力春天未临

中国电力行业正迎来十年来最大的一次“丰收”。不出意外,五大发电集团2012年的总盈利将超过460亿元。尽管相比它们的资产规模,这并非一个值得炫耀的成绩,但与近年来的苦苦挣扎以及2008年亏损400亿元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尤其在去年中国经济放缓、众多行业惨淡生存的背景下,五大发电集团的漂亮数据独树一帜。“电力行业在2012年已经走出低谷。”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王志轩告诉《中国企业家》。

目前,率先公布业绩的大唐集团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均实现盈利,其中,往年亏损最严重的大唐集团在2012年的盈利超过了70亿元。据了解,五大发电集团中的另外三家(华能集团、国电集团和华电集团)2012年的盈利也都会在100亿元以上。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重要的风向标,全国社保基金已对电力行业进行了大规模布局。1月8日,国电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国电电力(600795.SH)非公开发行18.35亿股,全国社保基金和中国国电集团分别以20亿元各取得一半的股份。全国社保基金对国电电力的持股比例达到5.32%,成为仅次于其母公司中国国电集团的“二当家”。

2012年二季度以来,全国社保基金就已开始加紧在二级市场上布局电力板块,其旗下的投资组合增持了国投电力和国电电力等公司的股票。不过,这些增持股份的总金额不过4亿余元人民币。相比之下,岁末年初对国电电力等企业的重度投入显然又激进了许多。同时,这也是社保基金首次直接投资电力等基础行业。此前,全国社保基金对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投资都是由其委托的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进行运作,而非完全由其自身决策和直接投资。

“煤炭价格不会再像以前这么疯涨了,电力行业的投资机会显现,尤其是火电普遍比较乐观。”一位电力企业内部人士如此向《中国企业家》解释资本市场看好的原因。

过去数年间,电力行业经历了严峻考验。占中国发电量绝对比重的火电,因为煤炭价格的高企和电力价格的管制,出现了严重的亏损和经营压力。这种压力在2011年被放大到了极限。电监会的《电力监管2011年度报告》显示,五大发电集团2011年电力业务亏损151.17亿元,同比负增长348.32%。这也是五大发电集团主业连亏的第四年,除了华能集团略有盈利外,其余悉数报亏。

惨淡的业绩一度让机构投资者对电力行业避之不及。

几年来,为了应对主业风险,各大电力集团实施“去火电化”,开始向新能源扩张,并大力投资上游煤炭资源,进行煤电一体化运营。随着各种有利条件的叠加,这一轮丰收在2011年时有了明显迹象与动能。

更好的预期还在后面,“2012年电力企业的发电量增幅很小,这制约了最终的业绩。2013年的情况预计肯定还会好于2012年。”华电集团政法部主任陈宗法告诉本刊。

不过,就此断言电力行业迎来春天则显得过于草率与乐观。2012年,电力行业的业绩爆发仍主要得益于煤炭价格雪崩式的下跌(煤炭占火电企业发电成本的70%)。前七个月,代表中国煤炭市场冷热状态的环渤海地区发热量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从每吨850元以上下跌到了每吨620元左右,下降幅度达到25%。而在之后几个月内,该价格几乎一直在每吨620元到650元之间的相对低位徘徊。根据2011年的数据,全国的火电企业消耗煤炭高达16亿吨。这意味着,煤炭价格每下跌100元/吨,电力企业的毛利就将增加1600亿元。

在中国,某种程度上,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就像是坐在跷跷板的两端,此起彼落是两者之间的常规游戏。这也让电力行业的盈亏表现出极强的周期性和外部性。

如今,电企的大幅盈利只是将压力导向了煤炭一端。相对低的成本能否保持,成为决定未来电力企业经营状况的一个关键因素。如果煤炭价格只是短期下跌,那么,煤炭行业压制电力行业的格局就无从改变,而这取决于中国经济复苏与反弹的程度。

如何打破这种周期性一直是行业人士的心病。无论是高煤价还是煤炭价格进入下跌通道,煤电联动机制都没有发挥出显著作用。在中国,钢铁行业、航空业都具有这种周期性特征,每隔几年就会呈现全行业亏损,随后迎来一轮丰收。以钢铁行业为例,2012年1-10月,我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经营亏损总额达52亿元,而2011年同期盈利则高达849亿元。

新的变化是,页岩气革命或许会打破过去这种简单的供求局面。目前,美国新建的电厂完全采用天然气作为原料,并预计将在2020年关闭所有火电厂。这种新型天然气能源正在迅速地降低煤炭等传统能源的价格,并使得中国进口的动力煤比国内同质煤炭更便宜。这对电力企业的煤炭成本产生了足够的下压力量。

而电力行业要真正摆脱周期性,还有赖于停滞已久的电力改革。“我们要为电价大幅提升做好心理准备。”发改委相关人士对本刊表示,“因为通货膨胀,2011年的电价已经不到2004年的65%。”在他看来,这将导致过量用电,并引起大气污染,年初北京乃至整个华东地区严重的PM2.5污染最大的源头即是燃煤。

为了解决“市场煤与计划电”的相互纠缠,国家发改委在去年底已经取消了电煤重点合,首次放开铁路运力配置,并表示要继续完善煤电联动机制,即当电煤价格波动幅度超过5%时,以年度为周期调整上网电价。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电力行业的周期性。

2012年岁末,在发改委组织的一次电力行业交流会上,前者向电力业界人士了解他们所感觉到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时,电价问题被反复提及。值得注意的是,在2012年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确保能源价格稳定被提及,2013年的会议上却没有见到这种说法。种种现象似乎暗示着,电价跟随经济回升而上涨的趋势不可避免。

更大维度的电力改革则牵涉到电网。沿着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基石“5号文”的逻辑,实现输配分开,还是继续以一张网调配全国资源,是争锋的关键。每年两会之前一段时间,舆论几乎总会重提这一重要的行业改革话题,今年更是如此。“煤炭改革以后,电力改革今年肯定还要推进,不然无法建立有效的机制。”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说。

前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等能源、电力系统的官员近期纷纷撰文或讲话,谈及电力改革的话题。所有这些的背后,似乎隐藏着一股按捺不住的涌动,而争论也将持续。1月18日,国家电网的“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这也是我国电工领域在国家科技奖上所收获的最高荣誉。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是国家电网打造坚强电网的基础,但一些业界人士亦指出,以此技术而实现的,用一张网调配全国资源的效率有限。

电力改革,这是一个持续了多年的故事。如今,一些波折似起,但所引发的还只是无端的猜测。“中国迟早会建立现代电力市场,”安信证券电力行业首席分析师张龙说,“但目前一切还需要等待。”

上一篇:“哮喘”久治未愈原是胃病作祟 下一篇:老年人要重视口腔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