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型员工的培育

时间:2022-09-01 11:20:06

浅谈创新型员工的培育

【摘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要靠创新型员工这一载体来实现,创新型员工的创新技能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文章介绍了培育创新型员工的必要性、内涵及特征,探讨了创新型员工的培育策略等问题。

【关键词】创新 创新型员工 培育

一、引言

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现在我们要十分重视创新问题,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把科技进步和创新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进入二十一世纪,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是时代赋予全社会的职责。这也是新世纪人才规格的特点。

当今世界,创新型企业尤其需要培养创新型员工,使之具有全新的创新精神。因此,创新型员工的培育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二、培育创新型员工是新时代的必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与经济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越来越强劲,知识经济的兴起为企业的发展既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也带来了更为严峻的挑战。

二十一世纪,企业所有者要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惟有适应知识经济的潮流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引领市场。日本在战后技术落后的情况下,经过几十年强劲发展,迅速成长为工业大国,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注重创新。

企业的创新能力从何而来?通过对蒙牛、海尔等一些大型企业的研究,不难得出答案,企业的创新力来自于人。企业要想生存发展不仅要领导和管理者力求创新,而且员工同样需要创新。因此,在大多数企业集中精力寻求技术创新创造利润源泉的时候,有些企业则适当调整方向,把重点放在了培育创新型员工上来,以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获得超常的竞争优势。因为只有创新型领导和技术,没有创新型员工,不可能产生惊人的创新和超常的赢利。领导者的创新战略和计划,只有通过创新型员工才能够实现。

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里,真正最有价值的创新型员工与传统的实干型员工给企业带来的效益相差甚远,只有大量的创新型员工不断涌现,企业才会进入快速发展的车道。而员工只有把自己打造成创新型员工,才会成为企业创造效益的核心力量。因此,正确培育创新型员工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是新时代的必需。

三、创新型员工的内涵

“创新”这个词语我们早已熟知,然而这个词的广泛流行是由于经济学中引入而引发的,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阐述了“创新”的含义。从经济学角度,将“创新”定义为“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在《管理是金》一书中这样定义“创新”的:形成创造性思想并将其转换为有用的产品、服务或作业方法的过程。这里所说的创新是指运用已有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产生某种新颖的、独特的、有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创新是一种创造执行一种新的方式,最终目的是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从而带来更大的收益。

创新并不只是存在专业人才的头脑中,或者科研人员的头脑中,员工也能够创新,只是还没有发掘出来,还没有形成生产力的缘故。一位伟人曾经这样说过:“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在群众中,往往酝酿着许多“闪光”的智慧。只要将创新视为工作中最重要的东西的员工,就会成为企业里最受欢迎的创新型员工。曾经一度热播的韩国连续剧《大长今》,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如果把韩国比作一个企业,剧中的主人公长今就是这个企业中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创新型员工。

所谓创新型员工,是相对于不思创新、缺乏创新能力、比较保守的人而言的。笼统地讲就是指在企业中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员工。具体来讲也就是指既能继承前人的知识和成果,又能超越前人的成果,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首创精神的员工。创新型员工应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坚实的科学文化基础,优秀的专业技能,健康的身心素质,良好的潜力和富有开拓、创新精神。

当然,作为一名创新型员工,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达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不断创新、持之以恒地为之努力奋斗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和经历很多艰辛,如果没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不脚踏实地努力干事,这样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创新型员工。

创新型员工具有比其他员工更强的竞争性,为了更好的培育创新型员工,企业应充分了解和掌握创新型员工的特点,以便使其更好发展。

创新型员工最大的特点在于探索性,即不满足于现状,敢于向现状挑战。创新型员工的性格特点决定他们不会甘于平庸。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他们不喜欢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做事务性的、重复性的工作,他们乐于探索,作别人没有做过的事,工作激情通常与其工作的挑战性成正比。

对实现自我价值的认定是,能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难题,成为攻关团队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总是用挑剔的眼光看待事物,能够发现问题,然后利用自己创新的思维解决问题。即使在进行创新时遇到权威这只拦路虎,也会始终如一地进行下去。因为他们坚信权威建立起来的错误壁垒,并不是完全不能推倒的,只要勇于创新,那些一时看起来很顽固的壁垒,同样能被击破。有创新精神的员工,不仅不怕别人轻视自己,而且更勇于向定式挑战。

纵观科学的发现、发明和创造,无不与人们的创新精神和问题意识有关。著名的海尔公司就是一个非常有创新力的企业,而它的创新力就是来自于企业内部每一个善于找方法解决问题的创新型员工。因此,创新型员工是企业创造效益的核心力量,是企业的活力之源,创新型员工的培育问题就成为了企业领导者亟待解决的首要任务。

四、创新型员工的培育策略

在新经济时代,创新是企业生存之本。就一个具体企业而言,员工层面的创新才是企业创新的源泉。在一些企业,管理者一方面在大谈企业创新的重要性,忧虑员工的创新意识不够;另一方面又在有意无意地压抑员工创新的火花。实际上,创新型员工的创新是需要管理者精心培养的,鼓励创新型员工在工作中创新,同时也能提高创新型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创新型员工工作的成就感。

1、为创新型员工建立良好的企业创新氛围

对于企业来说,首先是要鼓励冒险,因循守旧、墨守陈规都与创新无缘,更不可能达到理想的境界和激发创新型员工的工作斗志。其次是允许失败,创新过程中充满了挫折和失败,因此,允许失败可以舒解创新型员工创新失败后造成的紧张感和负罪感,减少创新型员工创新精神的泯灭。而对于成功的创新,应创造机会与同事分享成功的经验,获得自我认可和公众认可。最后是竞合的要求,没有竞争,创新就失去了一个原动力,同样,没有合作,创新又会走入机械和僵化的末路。

创新型员工的创新潜能发挥需要适合的土壤环境,健康的创新型氛围就是创新型员工辈出的沃土。“创新之王”3M公司为了在整个公司范围内培育创新的热情,推出了“15%规则”的制度创新,对企业创新氛围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人们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才能心情愉快地将自己的全部能量集中发挥在自己的创造才能上。许多人的创新能力之所以没有释放,根源在于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障碍,特别是因为缺乏自信心。所以,建立一个以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人性化管理为中心,充分调动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的企业创新氛围是塑造创新型员工和保证创新型员工永葆创造活力的源泉。

2、合理规划创新型职业锚员工职业生涯

不同工作岗位上的员工对公司的生存和发展起着或多或少的作用,他们的“合力”对整个企业产生汇聚和放大作用。根据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管理学院的埃德加・施恩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得出的职业锚理论,我们有必要对创新型职业锚员工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首先,对创新型员工进行职位激励,主要是针对创新型员工的职业发展道路,为创新型员工提供一个比较宽的发展空间、有效的职业成长道路,使每个创新型员工在其职位上发挥各自分力作用,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其次,分配更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其通过竞争创新实现自己的价值,并晋升到有更大挑战性和创新性的工作岗位上去,因为创新型职业锚员工喜欢解决看上去无法解决的问题、战胜强硬的对手、对于现状永远没有满足等。对他们而言,需要新奇、变化和困难,如果事情非常呆板,工作马上会变得非常令人厌烦。从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来看,他们属于“自我实现的人”。

因此,让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在企业的发展空间有多大,自己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使创新型员工为了企业的未来和自己的未来而努力,尽力发挥自己的才智,寻求个人与企业的最佳组合,并实现自己的价值。

3、为创新型员工建立风险创新基金

为了保证创新型员工的创意能够成功,应该加大支持力度,建立相应的保护机制以及设立风险创新基金,形成一整套培育创新型员工创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通过授权为团队提供其创新活动所需要的资源,建立自我管理正式组织及非正式组织,实现组织内部结构扁平化。而作为领导不能总是抱怨员工的创新不切合实际,通常不仅是员工的创新建议,包括管理者的创新念头,有90%是不切合实际的。

为了使创新活动能够顺利的进行,组织的保护措施是不可少的。对于企业设立的风险创新基金,可以采取竞争的方式分配数额。当然,为了将创新的风险降至最低,不能盲目地冒险,在任何一个计划实施之前都要充分评估,准备多种变通之道与替代方案,然后咨询有关的专家进行论证将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创新达到预期的目的。从马斯洛的欲望发展规律来看,成绩得到社会承认和肯定,是人们最高的欲望之一。同样,风险创新基金的获得也是对他们的创新思想的认可,从而能够培育创新型员工的创新动力。

五、结论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昨天的成功在今天可能成为绊脚石,企业的领导者总是要保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状态,强烈的忧患意识中孕育着创新的紧迫感和敏锐性,需要积极培育创新型员工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行动,因此,企业培育创新型员工还需要管理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吴甘霖:创新型员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 孙健:学习型员工的培育[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

[3] 李浩然:没有不可能[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5.

[4] 李玉虹、马勇: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互动关系的理论探源[EB/OL].www.省略.

[5] 亚瑟.W.小舍曼:人力资源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一种新型项目管理模式的介绍 下一篇:影响员工积极心理的因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