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员工积极心理的因素探析

时间:2022-10-15 08:17:46

影响员工积极心理的因素探析

【摘要】文章从积极心理学研究视角,分析了影响员工积极心理的因素,探讨培养了员工积极心理对工作绩效提升的作用。

【关键词】员工 积极心理 影响因素

一、积极心理的涵义

根据赛利格曼等人的研究,积极心理指人在组织中获得的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社会组织系统三个维度的持久、稳定的心理状态。主观体验上,积极心理指人处于幸福、满意和满足,希望和乐观,情感流和快乐的状态;个体成长方面,积极心理与个体的积极特征相关,如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积极认知世界的方式、创造的勇气、积极的人际关系等;团队层面上与员工的品质紧密联系,包括人的社会性和作为一个公民的美德、利他行为、对待别人的宽容与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以及作为一个健康家庭成员的责任、利他、关爱、文明、现代性、容忍力等品质。

二、影响员工积极心理的因素分析

1、积极的工作环境。积极的工作环境指员工工作物质因素、精神因素和人际关系的优良。物质因素主要指工作中满足员工生理与安全需要的一系列因素,诸如基本工资、工作条件与工作设备等。精神因素指领导者的个人因素、工作制度与工作氛围等。双因素理论表明,物质因素是维持保证员工完成工作的基础条件,它的欠缺,出于人性本性,员工的工作目的只会满足自己最基本的生理需要,他们会为了自身利益损害企业利益。所以,保证物质因素对优化工作环境、调解员工心理起着积极作用。

精神因素指领导者个人因素、工作特征、工作氛围等因素。领导者理念、价值观等个人因素,会直接影响员工对企业的价值判断,员工会从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身上看到企业的希望,看到自己在企业中的希望。工作特征对员工积极心理的影响表现在:主动型的工作特征,即工作任务较高、员工控制性较强的工作,会使员工更好地发挥自身才能,体验满意与快乐,促进员工积极正向心态的形成。除了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外,员工与工作环境的关系也影响员工心理。工作中员工与工作环境间不仅是适应与改造的关系,更多是一种选择关系,员工可以选择进入或离开一个工作环境。营造积极的工作环境,保证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健全,为员工提供积极地工作关系,促进其积极心理形成,获得员工绩效提升,留住优秀人才意义重大。

2、员工的积极人格。员工不同人格类型对其绩效影响不同,要提高员工绩效,要求企业重视塑造员工的积极人格。按照员工的工作定位方式,可以把员工的人格类型分为工作定位人格、职业定位人格和感召定位人格三种类型。工作定位型人格的员工仅仅把工作当成一份工作,工作的目的只为获得某种财务上的回报;职业定位型人格的员工,他们在工作任务完成后,渴望从增加的报酬与机会中获得权利与威望。对这两种人来说,工作本身并不是目的,只是获得幸福的一种媒介。而感召定位型人格的员工,对工作的意义有一种正向的认知评价,他们将工作看成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工作中会表现出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显然,感召定位型人格是企业所希望的员工人格类型,即要培养员工的积极人格,就要把员工培养成感召定位人格型的员工。如果工作环境也是积极的,这类员工将是企业创新精神、核心竞争优势的来源。因此,培养员工积极的人格重在发现,同时也要正确认识员工的人格,不能简单地判定其行为本身,应透过行为分析其内在本质。

3、员工的积极情感体验。积极的情感体验帮助员工与工作的有机结合并获得主观上的幸福感,并进一步促进员工绩效的提升。工作中员工若能通过自我激发,对工作产生接近性的行为倾向,将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促使员工愿意并主动接近工作,体验自我价值得到实现的价值感,达到工作与自我的融合。无论工作本身的内容、过程和结果,都会让他们从中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获得快乐。这种情感体验追求过程再次证明了工作中存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描述的自我实现需要满足的境界。如果员工在工作中有积极情感体验,将会开拓员工的思想,发展其行为,促进员工新思想和行为产生。这些新思想与行为,会提升企业的创新精神,增添企业的活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所以,要提高员工绩效,要求企业重视员工的积极情感体验的培养。

三、结论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无论是物质因素、精神因素,都会因员工心理与心态的变化影响员工绩效的提升。现代企业管理愈来愈重视人力资源对企业经营的作用,尊重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人力资源效用,特别是注重员工积极心理地培育和发展,将会在今后企业管理过程凸现效用。

【参考文献】

[1] 李秀娟、魏峰:打开领导有效性的黑箱:领导行为和领导下属关系研究[J].管理世界,2006(9).

[2] 王富祥:工作特征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分析工作特征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分析[J].科学与管理,2006(6).

[3] 李晏墅、李晋:基于员工积极心理的快乐管理研究[J].经济管理,2007(10).

[4] 戴正清、徐飞、徐旭辉:论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3).

上一篇:浅谈创新型员工的培育 下一篇:浅议医院物资管理流程ERP环境下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