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课堂生成 锻炼学生思维

时间:2022-10-07 12:33:20

拓展课堂生成 锻炼学生思维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意外”。教师要应对甚至利用这些可能,使这种“意外”生成宝贵的教学资源,就应精心设计教学预案,时刻关注课堂生成性资源,着力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精心预设,在底气十足中拓展生成,让学生思维方向更集中

当“无法预约的精彩”成为一句熟语后,课堂中那些极富“生成”价值的因素被当作无比可贵的教学资源。面对无法预约的“生成性资源”,我们该如何把握呢?

[教学片断]:《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

这是一节镇江市的公开课。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对于其中一道例题,许多学生想不到用替换的方法解决问题,于是在导入时,我设计了“老师用铅笔换学生笔袋”的环节:

1.一支铅笔1元,一个笔袋10元,学生很容易得出:十支铅笔可换一个笔袋。

2.如果老师就要用一支铅笔去换你的一个笔袋,怎样换呢?学生也很容易得出:老师再给9元钱。

导学的艺术在于唤醒。学生在生活中大都经历过类似的情景,只是还没有建立起一种完整的数学模型。所以,在课前的引入部分唤醒他们头脑里已有的生活经验,可以为下面的探究过程做好心理准备和认知铺垫。

[思考]:学生课堂上的顿悟是精心预设的生成。这节课一改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时一贯呈现出的平淡,而是呈现出学生活跃的思维。看得出学生学得很开心,意犹未尽。我们教师应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展现学生预设性“生成”的火花。

二、用心倾听,在调整引导中拓展生成,让学生思维角度更发散

学生的差异和教学的开放使课堂呈现出多变性和复杂性。当教学不再按照预设展开,教师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和艰难的抉择。因此只有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整合乃至放弃教学预设,随时捕捉新信息,教师才能激活“亮点”资源,调整预设的教学环节,进行生成性教学。

[教学片断]:《复习20以内的数》

复习20以内的数时,教师让学生找找生活中的数,目的是让学生体验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其中有位学生说,经过十字路口时,看到红绿灯上有数。

师问:“你看到红灯上的数是怎样的?”教师的目的是让学生既复习倒着数数,又能趁此机会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可学生的回答是:“我看到红灯上的数是红红的,方方的。”马上有较多学生进行应和,表示看到的都是这样的。此时教师马上调整问题:“你们看到红红的、方方的数是怎样变化的?”

生齐答:“20、19、18……”

[思考]:课堂教学具有极强的现场性。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一定要善于倾听,及时分析。如果学生的回答不如你所愿时,绝不能采取搁置生成、婉言拒绝的教学策略,而应该首先考虑自己设计的问题是否恰当。在这个案例中,就两个字的改变,学生的问题拓宽了、思维开放了。现场生成的课堂变革一方面依赖于教师课前充分周全的精心预设,另一方面需要教师具备沉稳的课堂心理素质。敏捷机智的课堂应变也是教师对经验的积累过程的一种提炼。

三、宽容呵护,在大胆放手中拓展生成,让学生思维层次更深刻

让意外生成精彩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要学会倾听不同的声音,还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求异思维有一种直觉感悟的能力,要能敏锐地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

[教学片段]:《平均分》

在学生认识了“平均分”后,老师用多媒体给出了10颗糖,示意学生在纸上画一画、分一分、竟有学生提出了“10颗糖可以平均分成3份”。一年级学生提出如此分法,一般是老师始料未及的。老师虽一怔,却不慌不忙,示意学生上台解说,然而并没有说服大家。于是,学生的舌战愈演愈烈,全班自然分成两派。接着老师有意“挑起是非”:“有什么道理,我怎么听不出?”最后通过动员学生们派代表道出原委,让更多的人明白事理,更深刻地认识“平均分”。

[思考]: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教学的重点不在于老师讲得如何精彩,重要的是能否适时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用知识的力量去唤起求知的欲望,使学生自主地投入学习,体验思维的快乐。错误是学生学习中的必然经历,也是课堂教学的宝贵资源。只要经过巧妙处理,机智引导,错误可能成为课堂教学的着眼点、自主探究的生长点、思维发展的支撑点,课堂可能因错误而精彩。

课堂中,学生的回答中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那可能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教师必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只有我们尊重生成、调整生成、引导生成,赋予课堂更多的现实性、开放性、动态性、创造性,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触动生命的灵性,学生的数学思维才能得到真正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镇江丹阳市丹凤实验小学)

上一篇:小学音乐课中“三段五步式”有效教学模式的运... 下一篇:如何在数学创新型课堂中培养学生会“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