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青衣的探究

时间:2022-09-01 07:19:56

京剧青衣的探究

【摘 要】京剧是我国五大戏曲之一,包含了各种表演技巧,其中青衣在京剧中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因为青衣表演中委婉细腻的演唱技巧以及精湛感染的表演技巧,被人们称为京剧中的正旦。本文将对京剧青衣的表演艺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京剧青衣;表演艺术;唱功技巧;表演;技巧

中图分类号:J8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034-01

青衣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京剧中的重要行当,也称为正旦,从戏曲的分类中属于旦行。青衣的得名主要是因为戏曲中演员的着装多为青色褶子。青衣的表演角色多数具有端庄、正派的人物,以贞洁烈女、贤妻良母类型居多,表演特点也以唱功为主,但是青衣的表演绝非是照搬旋律的演唱,例如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和他的表演艺术,已经达到了真、善、美的化境,仅以简谱学唱的方式是很难触碰其精髓的。下面将从京剧青衣表演的唱功技巧和表演技巧两个方面,M行简要探讨。

一、京剧青衣的唱功技巧

在京剧青衣的演唱中,人们有一个这样的错误认知,认为唱青衣的男演员为娘娘腔,其实并不是这样。青衣演唱时用的是假嗓,而说话一般使用真嗓。就像平常人唱歌也会用假嗓,但是并不是娘娘腔。与其他歌曲不同的是京剧的音域更广,对戏曲演员的嗓音条件和演唱功底有很高的要求。假嗓只是京剧青衣中的一种演唱技巧,除此之外还有吊嗓等。演唱时,真嗓与假嗓在行腔时衔接自然,不露痕迹,就能使音域宽广,高低音运转自如。

下面对经典的京剧青衣演唱片段进行简单的介绍,比如《锁麟囊》里的“春秋亭外风雨暴”、《贵妃醉酒》里的“海岛冰轮初转腾”、《苏三起解》里的“低头离了洪洞县”、《穆桂英挂帅》里的“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状元媒》里的“自那日与六郎”等。京剧青衣的演唱中利用假嗓、吊嗓等技巧使语言具有委婉、细腻的特点,从心灵上来感染人们,进而得到人们的赞赏,逐渐提高青衣在京剧中的地位。京剧青衣的演唱艺术可以从呼气用气、发声及共鸣等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是呼气用气,在京剧中青衣主要是秀外慧中的女子,演唱中需要注意的是言行举止要轻稳缓慢,故而丹田气托于小腹着力;对于发声,多以假嗓真嗓相结合,但是衔接的部分要注意自然统一;在共鸣问题上,一般用得比较多是头腔及口咽腔部位。实践中总结出头腔的共鸣对于高音演唱较为有利,而口咽部位的共鸣对高低音都有帮助。

二、京剧青衣的表演技巧

京剧青衣是看演员表演的艺术,与电影看导演、电视剧看编剧不相同。京剧青衣表演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能否呈现出京剧青衣的魅力。表演技巧的学习和掌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对经典的表演进行参考、学习,并通过大量专业的训练来不断地掌握并合理运用相关的表演技巧,下面将对经典的表演进行简单的介绍,并对相关的表演技巧进行分析。

比如,闻名中外的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大师经典的“贵妃醉酒”剧目中,就有青衣角色的经典表演。贵妃醉酒主要围绕的人物就是贵妃――杨玉环,在该剧的表演中,唱、做、舞都有较高的要求。首先要对故事情节有一定的认知。唐玄宗先一日与杨贵妃约,命其设宴百花亭,同往赏花饮酒。至次日,杨贵妃遂先赴百花亭,备齐御筵候驾,孰意迟待移时,唐玄宗车驾竟不至。迟之久,迟之又久。乃忽报皇帝已幸江妃宫,杨贵妃闻讯,懊恼欲死。杨贵妃性本褊狭善妒,尤媚浪,且妇女于怨望之余,本最易生反应力。遂使万种情怀,一时竟难排遣,加以酒入愁肠,三杯亦醉,忍俊不禁。于是竟忘其所以,放浪形骸,频频与高力士、裴力士二太监,作种种醉态,乃始倦极回宫。这样才能使表演更加具有韵味和感染力。梅先生对于主人公的理解更是从人物情感的变化来入手,在表演当中加以推敲和整理,进而在舞蹈上传达出杨贵妃从内心苦闷、强自作态一直到后面沉醉失态、不能自持的全面心理变化。在表演当中出现的醉步、卧鱼、舞扇、衔杯、掐花等动作,都对表演功底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在京剧青衣的表演艺术中,表演的技巧占据重要的地位,是京剧青衣艺术发扬光大不可或缺的因素。我们要通过对这些京剧青衣表演技巧的欣赏,不断了解和掌握技巧的相关要领,进而学习和运用这些表演技巧,来不断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

总而言之,京剧青衣的流传与发展是必然的。京剧青衣中出现大量的优秀作品,以及著名的优秀代表人物,再加上京剧青衣中具有特点的演唱和表演技巧,都是众多艺术前辈为我们后人留下的宝贵财富。京剧作为我们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代表,是先辈们的心血和智慧的结晶,所以新一辈的京剧青衣演员们应当继续传承工匠精神,不断对青衣的表演和演唱技巧进行学习和掌握,打下夯实的表演基础,进而将青衣表演艺术继续传承。

参考文献:

[1]邢秀廷.分析青衣表演艺术及其演唱技巧[J].戏剧之家,2015,(12):61.

[2]杨妍妍.试论梅派青衣代表张馨月的表演特点及台风[J].戏剧之家,2016,(4):2-4.

[3]杨妍妍.试论梅派青衣代表张馨月的表演特点及台风[J].戏剧之家,2016,(4):105-106.

上一篇:现代空间的东方禅韵 下一篇:越剧《梁祝》与黄梅戏《梁祝》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