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的有效策略分析

时间:2022-08-31 11:47:34

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的有效策略分析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也开始实现了改革与创新,尤其是对初中生物教学来说,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就要对现阶段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出其中的有利因素,吸引学生的目光,同时还要认识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以此保证教学的效果可以满足教学的需求,实现教学目标。基于此,针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教学;问题意识;有效措施

对于这一阶段的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这样才能真正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帮助学生掌握好生物知识。而且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1.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且在新课改中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作为学生科学素养中的重要环节,生物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且就现阶段来说,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实际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所以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保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这样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课堂中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与看法。只有让学生主动质疑,才能帮助学生掌握好更多的生物知识。所以说,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可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带着问题去学习,从而实现了学习的目标。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只有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让学生展现出好学、好问以及善问等方面的能力。而且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可以使学生主动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这样也就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好实际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所以可以说,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可以实现新课改的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措施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生物教学也开始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与创新,教师也认识到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此来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产生继续学习的动力,这样也就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与意识。

1.课前进行启发式提问,吸引学生注意力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在课前要对学生做好启发式提问,利用课前三分钟,为学生设置一些有效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这样将会在学生的大脑中注入活力,从而带动学生自主思考,吸引学生主动进行学习。举个简单的例子:教师在进行果实与种子课程的教学中,可以提问:银杏是杏吗?为什么呢?这时学生将会主动去思考,去分析银杏与杏的区别,并且也会逐渐比较相似的地方,这样教师的有效提问能够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探索,为学生打开思维大门,从而促进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2.通过实例来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学生学习的首要条件之一就是要学会怎样进行观察。只有让学生学会怎样进行观察,才能让学生掌握好更多的生物知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先让学生明确学会观察的重要性,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也就可以提出相关的问题,也就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如学生在学习操作显微镜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先进行示范,通过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动作与行为,让学生明确有关显微镜的相关知识。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加之对各个环节进行详细的讲解,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怎样进行观察,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可以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只有在兴趣的影响下才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因此,教师就要认识到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掌握好生物知识。而且在学生对生物知识产生学习兴趣以后,还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这样也可以减轻学习上的压力,受到生物知识的影响,实现高效的学习。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可以产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动力,这样也就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效果等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兴趣高涨,才能保证自身的学习效果可以满足新课改的需求。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可以喜欢上学习生物知识,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生物具有极强的实验性,通过实验可以充分发挥教学的效果。而且从实际上说,在实验的影响下,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获取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4.鼓励学生进行思考,保证问题的质量可以满足实际的需求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教学地位发生了变化,不再占据课堂中的主体。对于教学方法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也难以满足现阶段的学习。因此,教师就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在教学中的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同时还要让学生主动学习知识,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常言道:“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而且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虽然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是对于主动积极的问题意识以及善于提问的能力等,则需要依靠后天的培养和锻炼。所以教师就要认识到提高问题质量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这样才能通过不断地培养与锻炼来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可以保证问题的质量满足教学的需求。其次,对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来说,教师还要帮助学生从随意式提问转向有意识提问,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掌握好学习的方法。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设计问题情景来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可以主动探究,从而提高自身的问题意识。

综上所述,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实际中教师就要认识到问题意识是保证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础。所以教师就要不断进行创新与探索,培养好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使学生更好的学习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潘琳娜.营造和谐氛围创设问题情境: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培养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4(12)121-122.

[2]周梅.生物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刍议[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31):45-46.

上一篇:炬兴机械 信心满满参展 下一篇:泰克正通 中国BOD行业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