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营销内部控制审计研究与运用(上)

时间:2022-09-26 01:21:50

电能营销内部控制审计研究与运用(上)

电网企业是以建设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为客户提供安全、持续的电能的公用事业企业。电能是借助电力网络和仪器、仪表来输送、计量和交易的。因此,电能营销是集电力技术、供电服务于一体的经营活动,涉及市场管理、营业管理、计量管理、客户服务(营销四大业务)等多种环节。电能营销工作点多面广,业务链条长,参与员工多,用户极其庞杂,利益纠葛、冲突多,加之电能的无形性以及电能的计量与电费的结算缴纳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分离性,使得电能营销工作既复杂又风险高,内部控制难度大。

作为电网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应通过营销内部控制审计,审查和评价电能营销管理的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适当性和有效性,揭示电能营销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针对缺陷提出解决方案,以促进电网企业完善内部控制,有效规避风险,增加企业价值。

一、电能营销内部控制审计概述

(一)定义

1.内部控制审计。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控制审计》(第2201号)明确,内部控制审计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对组织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的审查和评价活动,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审计应当以风险评估为基础,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对组织单个或者整体控制目标造成的影响程度,确定审计的范围和重点。

2.电能营销内部控制审计。

电能营销是指电网企业以电力客户需求为中心,通过供用关系,使电力用户能够使用安全、合格、经济的电能,并得到周到、满意的服务。电能营销内部控制审计,是指电网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对电能营销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的审查和评价活动。实际工作中,一般根据营销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重点关注电能营销营销四大业务是否存在内部控制设计或运行缺陷。

(二)电能营销内部控制的目标和风险

1.电能营销内部控制的目标。

电能营销内部控制的目的主要是建立营销及时响应服务处理机制,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维护平稳的供用电秩序,实现销售电量和电费收入的稳定增长,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一是建立与企业实际相适应的电能营销处理机制,规范客户关系管理,保障及时响应服务,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

二是规范电能营销市场的分析与预测工作,以及电力营业管理工作,维护平稳的供用电秩序,实现销售电量和电费收入的稳定增长。

三是通过电能计量综合管理,保障计量量值传递的准确性、可靠性,为营销业务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2.电能营销内部控制的主要风险。

一是市场管理缺位带来重大影响。电能营销对电力市场发展以及服务国计民生政策具有重大影响。有序用电管理不当,停限电流程管控不严,节能服务管理不到位,电能替代等市场管理缺位,将给电力企业和客户带来经济损失。

二是业扩收费管控不严易引发营销事件。业扩报装收费直接影响客户利益。业扩报装流程及服务不规范,业扩流程超时限,私自收费或乱收费以及供电方案制定不合理等情况,造成用电安全隐患或客户不满,易引发违法违纪营销事件。

三是电能计量装置管控不当,导致计量不准确和存在安全隐患;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管理不当或者抄表管理不当,导致售电数据不准确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或影响公司社会形象。

四是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不到位,窗口服务不规范,导致客户服务不到位引起客户不满,使企业声誉受损,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

五是用电检查人员技能欠缺或未按规范实施检查,导致不能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难以发现用户违章用电、违章窃电等行为,扰乱用电秩序造成企业损失。

(三)电能营销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

电能营销内部控制审计目标,就是确认、检查电能营销内部控制有效性,分析电能营销控制设计、控制运行缺陷和缺陷等级,以评价电能营销内部控制的合法性、充分性、有效性及适当性,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电能营销内部控制审计的具体目标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流程,确保内部控制合法、充分。

2.帮助企业找到营销内控的薄弱点,使得内部控制健康、有效。

3.督促电网企业加强和改进营销内部控制,防范营销风险。

二、电能营销内部控制审计策略

电能营销内部控制审计策略包括内部控制的设计适当性审计和运行有效性审计两方面内容。

(一)电能营销内部控制设计审计策略

电能营销内部控制设计审计,旨在揭示内部控制设计是否适当,是否存在缺陷。营销内部控制设计的审计主要评价内部控制设计主体完整性、内部控制设计目标和政策的适当性、内部控制措施设计的有效性。

电能营销内部控制设计审计涉及内容非常多,现实审计中我们采取的策略是抓主要矛盾,重点是对营销组织架构合理性、营销人力资源配置合理性,营销稽查机制建立,对电价执行、抄核收等关键环节风险控制适当性,以及关于控制活动的规定、合理性等开展审查和评价,以此了解电能营销内部控制设计的情况。

营销内部控制设计审计通常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来开展,但对于控制的规定制度设计,主要采取穿行测试来完成。

(二)电能营销内部控制运行审计策略

电能营销内部控制运行审计目的是揭示内部控制运行存在的缺陷,运行缺陷是指设计合理及有效的内部控制,但在运作上没有被正确地执行。包括不恰当的人员执行,未按设计的方式运行等。

电能营销内部控制运行审计策略:主要是对营销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真实、客观地揭示电能营销四大业务模块的风险状况,如实反映内部控制运行的情况,揭示营销内部控制的缺陷。如对电价执行、抄核收等关键环节风险控制有效性,营销不相容岗位分设有效性等等。我们开展营销内部控制审计一般按照风险划分,结合内部控制活动的规定开展实质性测试。

三、电能营销内部控制审计的运用

开展电能营销内部控制审计,首先是梳理营销业务流程、关键控制环节,了解各个流程、环节的控制目标和控制风险;其次从内部控制五大要素角度分别对营销管理内部控制设计适当性进行审查和评价;第三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按照电能营销四大业务划分对其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

(一)电能营销业务流程梳理

1.电能营销内部控制主要流程。

我们梳理了电网企业营销内控主要流程,按照营销业务规范,典型营销业务具体流程共77个,主要包括市场管理、营业管理、客户服务管理和电能计量管理,流程清单见附表一。

2.营销业务关键控制点。

针对电能营销业务流程和存在的风险,对市场管理、营业管理、计量管理、客户服务管理四个主要业务梳理关键控制点,明确关键控制内容,详见附表二。

(二)电能营销内部控制设计适当性审计

根据电能营销管理需求和业务活动的特点,对营销业务层面开展内部控制设计审查和评价,一般按照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来实施。

一是开展营销内部控制环境要素审计,主要关注电网企业营销管理组织架构、人力资源配置等,对电能营销内部控制环境进行审查和评价。

二是开展营销风险评估要素审计,主要根据《电力企业内部控制操作指南》有关风险评估的要求,对营销五大业务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应对策略等进行审查和评价。

三是开展营销控制活动要素审计,重点对控制活动的管理制度进行测试,电能营销管理制度非常多,对各个业务流程的都有相应的规范制度。审计一般抽查个别主要的管理制度,或者重要控制环节的制度设置情况进行审查。

四是开展信息与沟通要素审计,通过对这些信息系统数据收集处理和传递的及时性、真实性、反舞弊机制的健全性、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以及利用信息系统实施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查,揭示营销专业系统的内部控制设计是否存在缺陷。营销管理涉及信息系统比较多,有营销专业的(SG186营销业务系统、营销辅助决策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营销稽查监控系统、管控审计系统――营销模块,以及台线绩效管理系统),还有财务、交易、调度运行等信息系统。

五是开展内部监督要素审计时,主要是对内部监督机制的健全性进行审查和评价,重点关注营销稽查、内部审计等是否在营销内部控制设计中有效发挥监督作用。

(三)电能营销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审计

对营销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审计,一般应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充分考虑电能营销内部控制的目标和风险,根据电能营销管理四大业务活动开展实质性测试。

1.对市场管理风险控制测试。

(1)对有序用电管理测试。检查有序用电基础信息管理是否完整,出现无序用电是否有预警管理,对有序用电监督评价及统计分析等工作是否到位。

步骤一:检查是否制定有序用电方案,建立有序用电协调组织机构,制定有序用电预控措施。是否编制重点客户清单,制定停、限电序位表。

步骤二:一是检查是否有针对电源性缺电的预警及响应。关注是否按排制定的机动错避峰负荷(应急机动负荷)方案组织企业机动让电;针对常态化的电源性缺电情况,实行分级预警,并按分级预警制定响应措施。二是检查是否制定电网性缺电应急措施。是否采取优化电网运行方式、优化配电网络等措施加强电网补强和负荷转移工作;是否制定并执行负荷预警与信息报告制度。

步骤三:评价有序用电管理的有效性。是否成立有序用电监督检查组,开展企业有效落实错避峰等措施督促检查工作,评价有序用电管理是否公开、有效,是否实现有序用电控制目标,达到预期效果。

(2)对市场分析、预测机制工作测试。检查是否有效开展了对市场变化、特点及异常进行分析、预测工作。

步骤一:检查是否设立市场分析、预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类似的组织机构,是否对市场分析预测工作制定考核制度并开展考核工作。

步骤二:一是检查是否按照电力市场分析预测春、秋季报告内容深度要求开展定期完成春、秋季报告和半年简要报告,分析报告是否体现区域性特点。报告是否深入客观、全面分析本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走势,是否深入分析电力供需现状及走势,未来电力需求、电力供应和供需平衡等情况。二是检查是否定期与规划、生产运营、调度等部门开展定期交流,是否开展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研究。重点关注迎峰度夏(冬)电力供需分析、预测,重大节日、活动的应急预案准备等重要事项。

步骤三:评价电力市场预测完成是否及时、高效。检查电力市场预测考评考核情况,检查电力市场预测基础是否扎实,评价电力市场预测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准确性,预测结论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3)对开拓市场管理测试。检查在开拓电力市场中是否进行潜在客户的挖掘,是否有效的争供扩销的方式提高市场占有率。

步骤一:检查是否通过开展潜力客户类型筛选、市场调研、营销业务渠道,确定具有用电潜力的供电区域、行业、客户群体,并通过客户走访、专家判断等方式挖掘潜在项目。

步骤二:重点检查能源替代项目管理、市场开拓电量计划管理等工作是否有效开展。风能、太阳能等能源项目是否因地制宜纳入项目规划和项目储备,是否制定清洁能源电量开拓计划,清洁能源占比是否逐年上升。

步骤三:评价开拓市场管理的有效性。电力市场开拓计划是否得有效实施,争供扩销是否促进电量增长,清洁能源和能源替代项目是否提高了市场占有率。

2.对营业管理风险控制测试。

(1)对规范业扩报装业务测试。是否建立并完善业扩报装申请处理机制,检查各电压等级的业扩报装管理规范性等。

步骤一:检查业扩工程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重点关注是否存在员工(特别是农电工)私自承揽客户业扩工程情况。

步骤二:检查业扩工程的设计、施工单位,关注资料的真实性、资质的有效性、中间、竣工检查资料,用户回访等。

步骤三:检查营业收费(包含临时用电的管理及临时接电费收取)的法律法规及执行情况,收费是否经物价等政府部门批准;收费标准是否严格执行到位;是否存在任意减免或扩大收费标准和范围的情况。

(2)对各类用户办理业务变更和服务测试。检查减容、减容恢复、分户、并户、移表、改压、申请校验、批量销户等业务的申请审核及办理的规范性。

步骤一:检查业扩工作优质服务情况。是否存在员工违反“三不指定”情况;是否存在违反“十项禁令”情况。

步骤二:一是检查业扩基础工作。是否将业扩流程信息纳入营销管理系统,流程是否规范;是否存在有表无卡现象;业扩资料是否规范、收集是否齐全;资质管理是否到位。二是变更审批流程是否严格执行,是否存在控制流于形式现象。(未完待续)

(课题组成员:陈圣朝 申南林 郭志昊 胡静芳

上一篇:华夏视科 展示创新魅力 下一篇:EFI全印展上亮点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