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

时间:2022-08-31 09:37:08

怎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

小学生活泼好动,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完全凭兴趣而学。如果他们对老师讲的课不感兴趣,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认为在教室里上课是“受苦”,进而导致“厌学”、“怕学”、“拒学”的心理。这对我们教师来说,就是教学的失败。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教学才能吸引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以下是我们的几点心得。

一、精心设计课堂导入,使学生的注意力转入课堂

小学生玩兴很浓,注意力不集中,往往铃声响了也不知道,或铃响后很长时间也安静不下来,就会影响这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那么,精心设计课堂导入的环节就会显得突出而重要了。常用的导入方式有游戏导入、实验导入、故事导人、谜语导入等。例如在上《狼和小羊》时,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以及为接下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狼和羊的形象,我就采取了游戏导入法,我拿出自制的教具狼和羊的头饰,让两位同学戴上进行表演。这两位同学模拟狼和羊的语言、行为、神态、非常逼真,其他同学看得哈哈大笑。这样,同学们就都被引入了课堂,又很轻松地了解了狼和羊的形象。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二、挖掘课文的童趣,使教学接近学生的生活和心理

根据小学生天真活泼的特点,在教学中应采取“童趣性的教学方法”,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把学生引入到充满童趣的课文内容中,使学生对课堂内容产生兴趣,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例如,在讲《小鸭》一课时,我让学生模仿小鸭子摇摇摆摆走路的样子,事先准备好的小鸭子拿出来让大家摸一摸,并让学生们观察小鸭子的样子和走路的模样,然后把小鸭子拿开,出了一个小谜语给同学们猜:“一身黄绒毛,见水嘎嘎叫,一对扇子脚,走路摇呀摇。”这样,同学们学习起来非常的激动,对《小鸭》一课的学习也就很感兴趣了。这样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胆量,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之中就提高了自己的能力,我们为什么不去做呢?

三、教学手段要生动形象

首先,小学教师要经常保持童真,课堂中的语言要儿童化,描述事件时要生动形象,惟妙惟肖,这样,才不致于闹一幅严肃样讲《春风吹》那样的笑话,也只有这样,学生才喜欢听,才容易听懂。由于小学生们抽象思维较弱,想象能力不强,理解能力不够,很多语言比较含蓄的课文很难以进入情境,因此,现代化教学手段就显得必不可少。在教《浪花》一课时,由于农村设备有限,我用了录音机和关于浪花的大幅画进行教学。我先拿画让同学们看,让他们认识“浪花”,然后放《海之歌》的音乐,让他们听一听海浪声像什么,学生们都说:“像歌声,像笑声”。 我又接着问:“这些歌声、笑声是由谁发出来的呢?”学生说:“浪花”。接着,我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几幅关于浪花的画,以及让他们轻声朗读画上的句子“浪花轻轻走来,搔痒了我的小脚丫”,“浪花跑去又跑来,给我送来白的贝壳、小虾”。这样,孩子们都饶富兴趣地看着画,听着音乐。我马上问:这海边的景色怎么样?学生都异口同声地回答:很美丽。 我接着顺藤摸瓜:如果你是画中小孩,你会觉得怎样?这样,学生就七 嘴八舌地说开了。这样,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就被激发了。最后我让他们谈谈应如何保护大自然,同学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课堂气氛由此非常活跃。

适当的肢体语言也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除了能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外,还能帮助他们理解些用口难以表述清楚的知识,或难以理解的知识。

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种种趣 味性的手段进行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自主地投入学习,把学习视为享受乐趣,而非受苦受累,对促进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有更好的效果。

上一篇: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下一篇: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