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

时间:2022-10-10 06:48:44

中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

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方法,这是毋庸置疑的,时下课堂教学的现状,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又是怎样的呢?回答是: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有的教师虽然有指导学习方法的意识,但由于缺少研究,在指导方法上不成熟,不科学。究其原因无非有二种:一是缺少改革意识,对新课程不甚了解,没有认识到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是我们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二是缺少指导学习方法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心有余而力不足,效果不佳。

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解决好过河的“桥”和 “船”的问题,教给他们以“渔”,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就必须有效地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自学方法。

那么,就中学语文这一学科,怎样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呢?根据笔者多 年的教学经验,一定要做到下面的四个结合。

一、学习指导与习惯养成相结合

叶圣陶先生说:“养成良好习惯,直到终身用之的程度,是一条规律。”可见习惯何等重要,其实良好的学习方法的掌握也有赖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只有形成习惯才能使学习方法有效地、扎实地掌握到手,才能使学习循序渐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做到:

1、向学生讲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如何养成。

2、教师在指导学习方法的同时要设计使学法成习惯的训练规程。

3、要指导学生经常运用和实践良好的学习方法。

二、学习指导和教法改革相结合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指出:“教与学是一回事的两个方面,两者在逻辑上是可以分开来研究的,但实质上是联系在一起的。”吕叔湘先生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由此可见,教与学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而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搞两个极端,不是在教法中不渗透学法,就是在指导学法时脱离教法,二者不能协调同步,对立起来。

一般来说,好的学法是以好的教法为前提而获得的,好的教法又是保证好的学法的运用而选定的,二者是相对统一的。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在改革教法中不要忘记对学法的研究,在指导学法时,不要忘记把教法作为前提,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三、学法指导与非智力因素培养相结合

语文教学目标的完成,固然与学生的智力因素有直接联系,但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情绪、学习意志等有直接的关系。巴班斯基说:“如果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如果他们有认识兴趣,有获得知识技能和技巧的需要,如果他们形成了义务感、责任感及其他学习动机,那么他们的学习活动就一定会更有效。”我国著名青年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曾经说过:“教学要先解决学生乐于学的问题,然后才是研究怎样学的问题。”因而,教师在指导学法时,首先要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然后因势利导,趁热打铁。只有这种情形下的学法指导,效果才是更好的。由此可见,如果不解决愿学、乐学的问题,也就谈不上会学、善学的问题,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愿学和乐学是推动其发展的前提和动力。

四、课堂主渠道与其他方法相结合

中学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课堂渗透法、集中授予法、示范法、引路法、求悟法等等。归纳起来大体无非两大类,一类是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一类是其他的辅助手段。比较起来,前者是主渠道,是学法指导的基本途径,也是学法指导经常化、具体化、出效益的最有效途径。所以学法指导要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之中,使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都能渗透学法指导。

1、备课需备学法,根据学情有针对性地设计学法训练,加强学法指导的计划性。

2、预习要指点方法。

3、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点拨学法。

4、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指导学生自悟和学法总结。

总之,中学语文学习方法多种多样,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要灵活机动,以服务学生为目的,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宗旨。

上一篇:新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 下一篇:怎样搞好小学高年级的朗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