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开放式教学策略简谈

时间:2022-08-31 09:08:04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开放式教学策略简谈

摘要:新课改确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对于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以及数学创新意识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为了达到新课改的要求,近些年来,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开放式教学”这样的教学形式,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个性发挥,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而进行的教学,即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从培养学生学习和实践的态度、思维和能力出发,以激活学生主动地去发现、去想象、去探索,形成科学品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教学实践,变“学知”为“知学”,即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成为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本文笔者就自身的一些教学经验以及学习心得入手,谈一下我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开放性”教学的一点思考。

关键词:初中 数学 开放性 教学 策略

一、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数学作为一项“理科”知识,给人的感觉就是与数字图形打交道,相应的数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彩也没有语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那样浓厚,但是数学仍是初中时期的一项“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时间相对较多。俗话说“亲其师则重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有效教学的实施可谓影响深远,所以想要实现数学的开放式教学,师生关系当据首位。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要重视对于教材的研究,同时也要加强对于学生的“研究”,分析他们的学习状况以及知识掌握程度,以便能够因地制宜的指定相关的教学计划,实现学生的不断进步。此外,教师也要学生多交流、多讨论,教师不要以一个长者的身份对他们进行训斥,而是要以一个大哥哥、大姐姐的身份引导性的对他们进行相关的教育,多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为开放式教学的进行打好基础。另外在课堂上教师不要只是站在讲台上居高临下的对学生进行教育,而是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和他们一起去解决问题,去研究学习,长此以往,相信就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可亲可敬,也敢于在课堂上进行发挥,同时也会听从教师的教学规划,实现开放式教学的有序进行。

二、其次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初中数学知识点较多,涉及面也广,这就给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当然这也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教育。如果知识单纯的“填鸭式”课堂教学,那么就无法实现教学的开放式进行,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做好教学设计,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为开放式教学的进行提供条件。首先,开放的师生关系以民主平等为基本原则,它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解放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这种开放的师生关系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民主化师生关系的建立,以“师生对话”为基础,旨在表明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简单给予的关系,教师也不再是对学生发号施令的权威,而是一种互相尊重、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平等、民主的交往关系和“伙伴”关系:二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组织、帮助、鼓励、引导、促进),即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发展活动指明方向,起到应有的主导作用和“顾问”作用;而学生则是通过自主的学习活动,在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能动在生成、构建自身和知识体系与能力体系,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次,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积累得以巩固,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策略得以积累,这其实是一个多元化的发展过程。

三、再次要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开放式教学的进行就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更好的体现其主体地位,所以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对于教学的进行有着直接的影响。而学生的参与,也需要一定的规划、分组,所以面对这些情况,教师就要认真对待,根据学生的不同知识基础、不同性格特点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以便他们在开放式学习中能够得以充分的发挥。比如将性格相像的学生放在一组他们就能够有效的进行问题的讨论,而如果将不同性格的学生放在一个小组,那么就很难实现他们的协调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教育学生树立集体观念和互助合作的意识,使每个人都能为集体目标的实现尽心尽力。不断向学生传授合作的基本技能,使他们学会既善于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敢于说出不同的看法,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相互启迪,并能够综合吸收各种不同的观点,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也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中,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前提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根据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的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教师着力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探索,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品尝到自己发现的乐趣,才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只有达到这样的境地,才会真正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同时也要确保其学生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变式教学是对数学中的定理和命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以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通过变式教学,使一题多用,多题重组,常给人以新鲜感,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其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保持其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和热情。

四、另外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注重的只是学生知识的积累,而开放式的教学则注重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等,所以在开放式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要高瞻远瞩,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关键位置,实现教学的有效进行。在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按各自不同的目的、不同的选择、不同的能力、不同的兴趣选择不同的教学并得到发展,能力较强者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有进一步的发展机会;能力较低者也能参与数学活动,完成几项特殊的任务。这种开放性的目标具有更高的灵活性,进而也就成为连接学科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以及学生个性发展的枢纽,体现整理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求。

参考文献:

[1]孟艳社.浅谈初中开放式数学教学模式《中国科技博览》 2010第5期

[2]秦楚国.开放式教学理念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现代商贸工业》 2009第6期

上一篇: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探究 下一篇:Word—Sentence—Pa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