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自我反思,促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时间:2022-08-31 05:46:27

加强自我反思,促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反思实质上是思考者把自身行为当作对象,进行监测、分析、研究、评价的一种高级思维活动。教师的反思是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学校要求教师互相听课、评课,上研讨课、观摩课、同课异构,同事之间多沟通交流、组织写教学反思、观看课例等,目的就是要构建一个教师自我反思交流的平台,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使教师在自我反思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

1.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通过教学反思,教师能够思考教学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找到成功与失败,经验与不足,让教师有问题可想,为教师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2.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手段。教师要专业发展,必然需要动力,明确自身的努力方向,要找到这个方向,教学反思是最有效的手段,它是教师亲身经历的回顾,是对教学实践的思考,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教师常撰写经验文章,教学论文,实际上就是常搞教学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具体体现。

3. 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二者都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基础。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教育事业发展十分迅猛,对新时期教师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教学有方,为人师表,献身教育等均是一位优秀教师的必备条件,社会迫切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修炼,才能教好学生。因此,努力进行教学反思,不断谋求发展思路,完善和提高自己,是教师自我完善的必然要求。教师只有这样,才能搞好本职教育工作,才能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助一臂之力,为做学者型教师打好坚实基础。

4. 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理论水平,促进教师全面发展的需要。要做一名合格的专业教师,必需的理论水平十分重要,关心教育政策、教学动态、教改信息、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对照自己找差距,这是作为一个教育职业人必备的职业修养。

二、教学反思的常用方法

教学反思常常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为自己设定目标。确定反思的目标,聚焦某一点,这样,反思就有了针对性。目标的设定也应该有不同层面:近期的、中期的以及远期的目标,这是我们进行教学反思的“靶子”。

2. 经常进行自我评价。一个问题的设计、一次活动的成功与失败,其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反思型教师不会简单地归纳为其中某一方面,而是会通过对课堂上师生行为的观察获得反思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反思,并进行有效的调试。

3. 记录教学日志。教学日志与教学后记不完全是一回事,教学日志记录了自己每天都进行了哪些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活动实施的效果和影响课堂教学的关键细节等等,记录教学日志有助于收集真实的信息。写日志可以成为教师记录和澄清自己思路的方法。

4. 持续进行反思活动。反思型的教师在追求自己的目标上,会表现出坚持不懈的精神。他们会经常评估自己最近一段时间的进步状况,时刻记住自己的目标,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和成长的学生,朝着自己最终的目标努力。

总之,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搞好教学反思,促进教师自身发展,是社会前进的迫切要求。我们只有顺应历史潮流,遵循教育规律,研究教育现象,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效果,从点滴做起,才能成为学习型、学者型、发展型教师,为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思维训练在记叙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