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强化监控保运转的思考

时间:2022-08-31 10:31:16

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强化监控保运转的思考

加强管理信息系统操作培训,提高信息化运用水平,深化信息分析利用,全面推进信息管税;整合信息系统功能,优化纳税服务手段;加快安管平台建设,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完善信息运维体系,保障系统稳定运行,建设一个功能齐全、监控严密、安全稳定、协调高效、信息共享、保障有力的地方税务管理信息系统,一直是税务部门探索的信息管理新途径的重大课题。大力发展税务信息化是我们今后一段时期的历史使命,也是推进依法治税,提高税收科学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笔者本着坚持“规范管理、强化监控、重点运维、确保运转”的工作思路,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信息化管理的瓶颈制约的表现形式

1、形成“信息孤岛”

全国各地出现了“百花齐放、各自为政”的局面。第一,软件开发和应用不统一。税务信息化的基本要求是信息处理要有统一的标准。目前全国税务系统的软件开发和应用还不统一、不规范。各个省、市、甚至有的县都在搞软件开发。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税务系统各个软件之间又相互独立、互不兼容,形成“信息孤岛”。第二,硬件配备不统一,软件与计算机机型又不配套。目前,各个单位配备的设备是分项目、分阶段配备的,由于各系统之间数据库平台、操作系统等不同,造成设备难以统一使用的现象。

2、缺少复合型人才

从调查情况看,税务信息化建设更缺少复合型人才:一是专业计算机人员虽然懂得计算机技术,但是他们不懂得税收业务;二是懂得税收业务的人员,又不懂得计算机技术,或者说他们懂一点,也只能是简单的操作。这种状况阻碍了税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3、信息共享建设缓慢

由于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缓慢,税务部门还没有与政府各个部门联网,不能实现信息共享,这样就不能对纳税人实行具体、有效地监控。而实现信息共享,解决传统人工作战、效率低下的问题,就必须减少信息采集整理的重复劳动,使信息管税真正信息化、科技化。同时,全国统一的网上涉税政策咨询系统、互联网开票系统、发票查询系统还没有完全设立,某些方面不能满足纳税人的需求,税务机关就很难做到更好地宣传税收政策和为纳税人服务。

4、信息服务存在矛盾

我国目前城市交通拥挤、农村交通不便的状况,会给纳税人办理纳税、涉税事宜带来不便。需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优质服务活动。开发和使用税收服务电子网络迫在眉睫,纳税人网上申报和纳税还不够普及,有的网站解答纳税人的提问不及时,税收执法公示、公布税务案件查处情况等不明晰,为纳税人提供快捷、方便的信息服务还是存在不到位的现象。

二、信息化管理运用存在的不足

1、日常操作水平不高

自上线之初我们逐步在信息采集、软件操作、运行环节制定了一系列配套制度,包括:征管业务软件操作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日常信息采集录入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数据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等。但一线人员在信息采集环节数据的规范性、合理性还存在偏差,数据入口关有时把握不严,导致一些垃圾数据从源头进入系统。

2、数据质量关注不够

在实际工作中,税收管理信息数据由于各种原因必然产生采集、数据不一致的情况。日常数据质量监控成为做好数据质量管理工作的一个关键点。虽然信息中心在市局搭建了数据质量监控平台,以省局数据质量考核指标为核心进行数据质量监控,但有关责任人员对数据质量的可疑处或差错数据关注不够,没有认真查明原因、核实、修改、改正。

3、监管督促力度不大

数据质量管理是一项涉及到地税系统各业务主管部门、基层各单位、系统各操作岗位的系统性工程。由于数据质量的考核与执行分属不同部门,确保工作落实到具体部门管理、落实到具体岗位操作、落实到具体人员负责还停留在口头上,监督力度不大,有互相推诿的情况发生。

4、清理办法单一不活

基础数据质量问题关键在于不断变化的税收管理数据与系统中的信息不对称,不匹配,导致管理部门无法通过信息系统获得最新、可靠的、完整的税收管理数据,造成管理瓶颈。业务数据虽然有时经过清理,但准确性,完整性、逻辑性上有时没有符合要求,对清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没有举一反三,处理结果单一,运用程度不灵活。

三、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建议

1、职能重新科学定位

将各部门专业人才充实信息管理部门或加大轮岗力度让技术与业务更快融合。切实提高全市地税系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征管核心业务软件应用水平”。加强各级信息技术人员的信息化应用技术学习,提高信息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信息系统软、硬件管理水平”。

2、监管征管数据质量

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当前,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数据质量。数据垃圾的产生有文化素质的原因,有操作水平的原因,但最主要的是思想作风、责任心和法制观念的问题。数据质量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不仅会管理质量,并且会贬低信息化建设的地位,影响大家对信息化的信心,甚至会葬送信息化建设。这些问题必须通过执行严格的监督考核措施和责任追究制度加以解决。

3、加强网络知识培训

加强网络安全知识的宣传,不断提高全市地税干部的网络安全意识,提高相关制度、规定的遵从度,严格把好网络安全的第一道关,强化网络安全监控,严格责任追究,全面提高全系统的网络安全防毒能力。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全体干部对网络安全知识的认识。

4、做好安全运维管理

加强平台的运行维护和应用,实现信息中心在一个平台上开展各项管理、监控和分析,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加强安管平台的维护工作。保证安全管理平台平稳运行。运用安全管理平台监控网络运行状况,预防和及时阻止网络安全问题的发生与蔓延,完善数据库系统和操作系统的维护、备份、升级工作。

5、确保信息平稳运转

制定科学的数据备份策略和数据恢复方案,定期执行备份和恢复演练,保证数据安全。制定各类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的应急预案,建立信息系统快速恢复机制,避免系统突发事件影响税收工作的正常开展。地税系统各级信息中心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要做到第一时间响应系统故障,第一时间向上级报告系统故障情况,第一时间对系统故障进行诊断和维护。

上一篇:关于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思考 下一篇:对新形势下医院成本核算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