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背景下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探究

时间:2022-08-31 05:40:44

素质教育背景下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探究

摘 要:素质教育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能力发展、身心成长等多个方面的培养,其符合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开展低年级的小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精心巧妙的设,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更好地进行课堂的教学,真正地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其身心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素质教育;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1-044-01

低年级的小学生心智还不成熟,需要教师适时的引导与帮助,而课堂是师生进行交流的主要场所,教师要利用课堂教学的内容渗透情感教育与道德品质,为小学生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在设计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与形式时,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的激发,从而使其在良好的学习状态下进行积极而高效的学习,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打造出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设计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好玩有趣的东西才会引起他们的关注,单一的教学形式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注重设计教学的形式,采用恰当有效的手段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课文《坐井观天》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动画片《坐井观天》,直观形象的视频播放会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有助于学生理解故事的内容,初步建立语言和形象的联系。然后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所看的视频用自己的话讲出来,可以是讲故事的形式,也可以是两个人表演的形式。这样丰富的教学形式与环节会大大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可以享受学习的过程,并能真正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引入新颖内容,增强课堂活力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其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设计语文教学时,教师仅仅讲授教材上的知识既枯燥乏味,又难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要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从而在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基础上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也可以切实地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时,教师就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引入教学内容:“同学们知道有一个民族在过节时会往人身上泼水吗?并且泼水越多越欢乐,代表祝福的意思。”学生听到这个习俗就会十分好奇,他们便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然后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学习。在教学告一段落后,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进行适时的拓展,如蒙古族的“马奶节”、彝族的“火把节”、藏族的“采花节”等,这些丰富的内容会激发出学生内心的好奇心,也会拓展学生的视野,从而有助于高效教学的实现。

三、鼓励赞赏学生,增强学习信心

赏识性教学是当前众多教师都倡导的一种教学观念模式,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师更要注重对学生的肯定、赞赏和鼓励。教师在小学生的心目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教师的肯定与鼓励会激发学生内心的潜能,使其更好地进行学习。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激励性的语言给予学生评价。如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认真听讲,教师一味的责备会打击学生的自尊心与学习欲望,那么针对这类学生,教师就可以先做个噤声的手势,如果学生改正了,那么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就可以这样评价:“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都很好,虽然有点学生在中途开小差了,但是幸好悬崖勒马,找到学习的大队伍了,希望同学们下节课也能表现这么好”;如果学生仍然没有改正,严重地影响了课堂的教学,那么教师就可以以教育性的故事来引导学生,并说:“我相信同学们都会像故事中的人一样,好好学习,在课堂上遵守纪律,那让我们一起加油吧”。这样充满信任的语言会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从而可以促使他们更好地进行学习。

四、布置趣味作业,丰富学习内涵

作业布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大多数的语文教师都是让学生在课下写生字、读课文,这样单调的作业形式逐渐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厌烦情绪。而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学生身心能力的激发尤为重要,那么语文教师可以布置趣味性的实践作业,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并在实践中体会到语文知识的内涵,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例如,在教学了《赵州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述将赵州桥画出来,也可以让学生在网络上搜查其他桥的资料,甚至还可以观察回家路上的桥等,这样开放性与趣味性的作业形式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主动地完成作业,并享受这个过程。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语文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学的方法,还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激发学生内心的学习动机与潜能,从而真正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J]. 董想生. 求知导刊. 2016(09)

[2]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现状调查及其策略研究[D]. 郭海燕.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1

[3]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运用有效性探索[J]. 蒋超. 科技创新导报. 2016(35)

上一篇:浅析魏晋风度的文化内涵 下一篇:100米跑对无氧工作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