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合面部护理治疗痤疮的远期疗效观察

时间:2022-08-31 05:33:44

中药配合面部护理治疗痤疮的远期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配合面部护理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3月间收治的142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面部护理组给予单纯面部护理,联合组患者在面部护理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面部护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与面部护理组相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配合面部护理治疗痤疮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口服药物, 面部护理, 中药, 痤疮

痤疮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的痤疮丙酸杆菌感染,引发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的皮肤病,与雄激素分泌亢进、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过度、皮脂腺分泌过旺或受体敏感性增高等都有密切相关,好发于面部、胸背上部等皮脂分泌旺盛的部位。面部护理是一种常用的痤疮治疗方法,但单独应用难以实现理想效果,中药与面部护理联用可以实现标本兼治,临床效果较好[1]。我院对2012年1月到2013年3月间收治的71例痤疮患者应用中药配合面部护理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病例为2012年1月-2013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142例的痤疮患者,全部病例均符合《临床皮肤病学》中痤疮的诊断,所有患者近2周内无外用药物或内服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性激素、维甲酸等治疗痤疮的药物情况,未服用光敏性药物,均已排除光致皮疹、光敏性湿疹、甲硝唑类药物过敏、白化病等疾病史以及药物和化学物质所致的职业性痤疮,皮肤均不处于过敏阶段,均无重要脏器功能损害情况[2]。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未接受其他治疗,并能按时复诊。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面部护理组71例患者,男33例,女38例,年龄13-41岁,平均22.06±4.85岁,病程4个月-23年,平均29.33±7.56个月;按Pillsbury痤疮分类法,I度17例,II度21例,III度19例,IV度14例。联合组71例患者,男28例,女43例,年龄11岁-52岁,平均23.22±5.32岁;病程2个月-32年,平均30.47±6.78个月;按Pillsbury痤疮分类法,I度20例,II度17例,III度14例,IV度2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面部护理组在相关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面部护理口服:患者取仰卧位,将头发包住,应用离子热喷雾蒸脸20min,并应用75%的酒精对面部进行消毒,无菌暗疮针对粉刺角栓、脓头进行清除,然后用消毒纱布按压片刻止血消毒,再将主要成分为硅油和甘油、硬脂酸等的硅霜加入红霉素粉、甲硝唑粉各等适量混匀后,呈糊状涂抹于面部,石膏倒膜保留30min后,用清水去除面膜,每周一次,以4周为一个疗程[3],整个过程中,护士与患者一直进行互动交流,及时调试。

联合组在面部护理组基础上再给予中药治疗:根据患者中医辨证给予中药治疗,基本方剂为野菊15g,连翘15g,金银花15g,丹参30g,蒲公英20g,白芷15g,花粉15 g,川芎6g,赤芍l0g,当归15g,黄连3g,黄芩6g,黄柏9g,茯苓15g,白术10g,甘草6g。其中,中医辨证认定肺经风热证主证加桑生地30g、白皮15g;脾胃湿热证加车前草15g、莴陈30g;痰瘀互结证加浙贝12g、夏枯草10g、半夏10g、红花10g、陈皮12g、皂刺12g、桃仁10g。以上中药以水煎服,1剂/d,3次/剂,以4周为一个疗程。

1.3疗效判定 根据痤疮的西医诊疗标准并参照《中医新药治疗粉刺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判定治疗前后患者炎性损害与非炎性损害皮损面积减少百分比,疗效指数=(治疗前皮损面积一治疗后皮损面积)/治疗前皮损面积×100%。痊愈:疗效指数超过90%;显效:疗效指数超过60%,不足90%;有效:疗效指数超过20%,不足60%;无效:疗效指数不足20%。总有效为痊愈、显效和有效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经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显著性水平σ=0.05。

2 结果

2.1疗效 研究表明,面部护理组给予面部护理,痊愈4例,显效11例,有效13例,无效43例,总有效率为39.44%,联合组应用中药配合面部护理进行治疗,痊愈9例,显效14例,有效17例,无效31例,总有效率为56.3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2.2不良反应 联合组共11例发生不良反应,胃部不适3例,食欲下降2例,便秘1例,面部皮肤干燥3例,唇炎2例;面部护理组,面部皮肤干燥3例,唇炎1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3 讨论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病变,其病因复杂,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口上皮角化过度、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及神经内分泌等因素都有关[4]。

对痤疮患者进行面部护理,可以起到抗炎、洁肤、清除脱落细胞和异物等作用,促进皮脂的排泄,同时石膏倒膜使皮温提高、面部毛孔扩大[5],促进药物的渗透吸收,改善微循环。但单独应用面部护理并不能从根本改善患者体质和内分泌,因此我们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方中野、连翘、金银花、蒲公英、花粉、黄柏、黄连能清热泻火解毒,改善毛囊上皮角化过度[6];白术、黄芩、白芷能解毒散结消肿、抗雄激素;赤芍、当归、川芎、茯苓、丹参调畅气机、通利血脉、凉血消肿,再根据患者中医证型加用相关中药,诸药合用,可共奏清热解毒,行气活血、散结消肿之效,使气血畅通,邪有出路,消除面部粉刺、脓肿、囊肿,促进皮损炎症消退及修复。

本研究数据显示,联合组运用中药配合口服药物治疗痤疮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面部护理组,(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与面部护理组相当。由此可见,与单独面部护理治疗比较,中药配合面部护理方法治疗痤疮疗效更佳,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 王辉, 黎婉琳, 陈勇军, 李慧忠, 杨斌. 修复因子在激光治疗色素增加性疾病的应用和护理体会[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1,18(02): 1215- 1217.

[2] 周岩, 刘欣, 高以红. 中药消疹汤结合面部护理治疗寻常痤疮62例[J].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9,07(11): 2236-2238.

[3] 郭建辉, 郭雯, 赵丽, 刘玉华, 刘建. 清肺消痤饮配合中药面膜治疗寻常痤疮临床观察[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0, 09(16):1215-1216.

[4] 傅珊虹, 叶发舜, 王小兵, 朱永军, 涂罕灯, 李娟. 红光配合中药面膜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24(11):854-855.

[5] 杨捷, 李景蓉, 方锐华, 曾仁山. 莫友阿奇霉素配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0,17(06):397-398.

[6] 李信平, 黄明桂, 唐宗碧, 谭宁红. 中药七白粉敷面治疗面部皮肤痤疮56例效果观察[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2,11(11):321-322.

上一篇:小剂量三联方案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副... 下一篇:探讨中医护理路径在肠道手术后腹胀的应用及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