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水利单位人员结构现状分析与思考

时间:2022-08-31 05:31:58

基层水利单位人员结构现状分析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U692.2+1文献标识码: A

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我国未来的创新型国家建设中肩负着重要的作用,水利创新、事业发展,要靠人才。拥有一支数量充足、眼界开阔、勇于创新、掌握现代科技管理知识的高素质水利人才队伍是保证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水利各项改革不断深入,水利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对水利职工的素质需求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基层水利单位多为纯公益性事业单位,地理位置偏远,负责基层水利工程的管理、维修和养护,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通过对基层水利单位人员结构情况进行调查,深入了解工程基本情况、人员结构状况,并对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一、基层水利单位人员情况现状

以湖北某大型水库下属枢纽工程管理处为例,该单位现有在职职工128人,其中30岁以下3人,占比2.3%,且都为女性;30-40岁32人,占比25%,男女比例9:7;40-50岁79人,占比61.7%,男女比例43:36;50岁以上14人,占比11%。近三年该单位将有11名职工退休,都为工程管理人员。到2022年,该职工总人数将下降到68人,就文化层次来说,该单位目前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有52人,80%以上为在职教育学历,近十年,该单位未引进工程管理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具有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本科学历的人员较少,工程管理及相关学历的无一人,高素质人才缺乏,职工队伍年龄结构偏大,学历低,后继力量不足,新老衔接断层大。

二、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分析

高素质人才严重缺乏。水利单位,特别是水利基层单位,一般都是地理位置偏僻,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较为艰苦,工资水平低,工作的技术含量低,导致高层次的人才不愿来,或者是来了后很快流失,高素质的人才缺乏,制约了基层单位工作创新及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高水平的技术工人青老不接。基层水利单位一线职工队伍中,目前技能人才大部分为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招收的职工子女,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因水管体质改革,很少招收普通职工,导致职工队伍年龄结构偏大,新老衔接有断层。现在职的老职工,他们对单位感情深厚,能吃苦,耐得住寂寞,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基层的水、雨、工、机电设备以及防汛抢险基础技能掌握较好,但时至今日,他们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体力不支,而能够直接补充到一线去的技术工人几乎没有。这些情况造成现有的高级技术工人无法把他们的技术传授到年轻人身上,无法形成传、帮、带的良性循环局面,在近十年内,随着基层从事闸门运行及机电设备管理的人员逐渐退休,这方面的压力还将进一步加大。

三、基层水利单位人才队伍的需求

事业要发展,关键在人。目前,水利工程管理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重要时期,这对水利事业的发展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新的挑战,需要我们培养和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的管理队伍。

从基层水利单位职工队伍的现状可以看出:基层水利单位目前管理人员总体数量不算少,但大部分从事的是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坝面管理,但随着现代化管理手段的进一步加强,管养分离进一步明晰,这类管理人员的需求量将会逐步减少,而高素质的工程管理技术人员,闸门运行、工程管理与监测方面的技能人员仍然需要,所以我们目前还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充实基层队伍,壮大基层队伍力量,确保水力建设事业稳步前进。

四、对策

从树立“以人为本”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认识出发,针对基层水利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以解决存在的现实问题为切入点和落脚点,特提出如下思考

采取针对性措施,引进急需专业人才。针对基层水利单位的人员情况,要解放思想,积极引进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人才,并为他们创造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提高单位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增强基层水利单位对人才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人才队伍,是一项长期工作,高素质的人才最注重的是实现自我价值,在积极引进高学历、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后,要把他们放到水利一线,放手让他们承担重点工作,在重点岗位上实行老中青相结合,让他们在岗位上能迅速成长和继续成长,同时,基层水利单位均为事业单位,职工的地位和待遇与工作年限、职务、职称等紧密相连,而不是完全由其贡献决定的,因此,要形成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打破论资排辈用人的习俗,对取得优异成绩的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破格评聘、破格提拔。逐步完善岗位目标管理,激发各类人才发挥最大潜能。

注重培养和招收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如委托代培、定向培养、招收年轻职工,按需施教和培训等来充实基层队伍、壮大基层队伍力量。关键岗位按老、中、青进行配备,积极开展以师带徒,针对水利工作操作性、实践性强的特点,由经验丰富、技术较强的老同志与新同志接对,在理论上教,工作中帮、技能上带,确保关键岗位不出现断层。

现代化的水力呼唤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是实现水利现代化的有力保证。我们只有通过盘活现有人才,稳住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创新人才,才能全面提升各类人才的科学文化素质,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现代化水利人才队伍,为走可持续发展水利之路提供有力的保障。

上一篇:不同水力负荷的潜流人工湿地在处理污染河水的... 下一篇:建筑工程中工程造价的控制方法及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