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思”为纲,提高教学效率

时间:2022-08-31 01:08:36

以“思”为纲,提高教学效率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行成于思,毁于随","凡事三思而后行"……,从这些有关"思"的哲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学者是很重视"思"的作用的。受这些哲语的启发,在语文教学中,我多年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尝试着一种以"思"为纲的教学思路,即课前启思,课中深思,课后反思,在探索与实践中,深感效果较好。

1 课前启思

课前启思,这里主要是指在教学每一篇课文之前,先设计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预习中思考。

新课改后的中学语文课文,多是名家名篇,很多是词情佳美之作,要学的东西挺多,但如何入手,最该掌握的东西是什么,不要说学生,就是我们这些从教多年的教师也往往把握不准。因此,课前对学生加以引导、点拨,非常必要。针对课文提出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这就是启思。

怎样进行课前启思呢?我的方法是从浅处入手,在宏观上把握。即要求学生预习时,根据提示,首先通读全文,了解大致的内容:文章写了什么、主题是什么、写作上有哪些特点等。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前,让学生在预习中思考:文章的主人公是谁?文中的"我"为什么自作主张地多给小费?

我们在启思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学生不一定都能圆满解决,但经过思考,他们对课文内容起码有了概况性的了解,这为课中深思打下良好的基础。

2 课中深思

所谓课中深思,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比课前启思更有深度,因此思考的难度就会更大。

授课中为什么要引导学生深思呢?这是因为每学一篇课文,我们要想从中收益,仅仅靠课前预习所了解一些肤浅的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分析。要了解文章写了什么,更要了解它是怎样写的,探究为什么这样写;分析文章主题与材料的关系,要知道选了什么,更要知道为什么要选这些。此外,对文中某些词语的辨析,对某个句子的深入理解,也是课中深思的内容。所有这些问题,都有一定深度,学生预习时凭个人能力是很难解决的。只有在课堂上,互助合作,讨论探究,加之教师点拨,问题才能得到解决。这就是为什么要在课堂上进行深思的原因。

新课程标准颁布后的语文教材,很多课文都给我们留下了理解、探究、想象的空间,我们教师就是要把握这特点,引导学生进入这一空间,在深入理解中获得深刻的认知,在细心探究中发现个性,在丰富想象中感受精美。如教学《成功》,课堂上留下充足时间,让学生交流各自学习现状形成的原因,学生在交流中反省自己学习的得与失,在理解作者强调学习成功勤奋最重要的主旨基础上,又能总结出选择适合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也同样重要,获得成功的因素可以有四个或五个。交流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个性化学习培养的过程,深思的过程中学生的素养得到了提高。

怎样引导学生深思呢?我们应从微观上着手,从课文中选择一个个较小的阅读单位(,从微小的角度切入,学生阅读起来需时不多,思考和作答的时间就相对多了。这样做,学生就能"熟读而精思",才有大的收益。其次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深思才会有所得。如教学《故乡》,课堂上让学生讨论:1.闰土的心里有哪些"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稀奇事,你对这些稀奇事有哪些认识?2.为什么作者说"他们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引导学生进行深刻地思维和认识,这是很值得花时间的。学生在深思与探究中对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就有了深刻的理解。

3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 "温故知新"的过程。"温故",是指在每学完一篇课文或一堂课后,迅速地把所学的内容再思考一番。这是获得真知环节。因为依据心理学的实验表明,识记后两三天便会遗忘很多,若不及时复习,所学知识就难以巩固。而课后反思更注重的是在重温旧知识的基础上,再反思:有的问题,换个角度思考,会得出新的结论,为什么会这样?这样的思考,必能有新的收获。这就是"知新"。如教学《在烈日和暴雨下》时,布置学生课后调查一下:在生活无忧的今天,是什么原因促使那些县城里的人力车夫在炎热的夏天还那么卖力?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在深入理解文章主题的基础上,由课堂走向社会,由作品走向生活,以自己独有的视角来认识社会、感受生活,进而促进深层次的个性化学习。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在这样的活动中得到培养。

提高学生的素养,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当代中学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把握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在积极的思维与认识之中学到真知,在深入思辨中获得新知;在探讨与交流中张扬个性,在持之以恒中培养能力。要想提高教育教学效益,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应该是一个好的思路。

上一篇:“特殊”学生不良行为的转化 下一篇:趣味教学一得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