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对策

时间:2022-08-31 12:54:17

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对策

摘要:在进行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优化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的优化,健全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制度,优化操作各项规范,加强对建筑施工技术执行的各个环节的监督。本文探讨了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建筑业尤其是房地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建筑行业竞争日益加剧,大中小建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通过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是建筑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最为直接最为有效途径。建筑企业通过对施工技术管理的优化,可以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确保建筑质量,降低建筑施工成本。

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去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技术政策、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技术工作的指标与决定。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范、规程,符合技术规律的要求,以达到高质量地全面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从而使技术与经济、质量与进度、生产与技术达到辨证的统一。它有利于结合工程特点和实际施工条件,选用先进合理适用的技术工种和施工方法,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从根本上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有利于用新技术,新工艺方法对技术管理和作业人员的教育培养,不断提高技术管理素质和技术能力,有利于施工方案的优化和施工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施工效率,加快速度,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结合工程实际开展技术改革和技术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创造新的施工方法。

二、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对策

技术管理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技术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进行一系列技术组织管理工作的总称。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是指以系统论的观点,对构成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和施工企业的各项技术活动,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计划与决策、组织与指挥、控制与调节。

1、建筑施工图纸会审过程的技术管理

图纸会审之前,必须进行图纸自审工作。接到单位或单项工程施工图后,首先要熟悉和审查图纸,进行下列几个方面的检查:

(1)施工图纸是否完整和齐全,图纸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工程设计方面宏观政策及各项法规、规范要求。

(2 )图纸总说明与图纸设计在内容上是否保持一致,施工图及其各组成部分之间有无矛盾和错误。

(3)建筑图与其相关的结构图在尺寸、标高和说明方面是否保持一致,技术要求是否明确。构件与构件的支座交接几何尺寸是否有矛盾。

(4)熟悉该项目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要求,掌握配套投产的先后次序和相互关系,审查设备安装图与其相配合的土建图纸,在坐标、标高和尺寸上是否一致;土建施工的质量标准能否满足设备安装的工艺要求。

(5)基础设计或地基处理方案同建筑地点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是否一致,明确建筑物与地下构筑物、管线间的相互关系。

(6)掌握拟建工程的建筑和结构形式的特点,需要采用的新技术,复核主要承重结构或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对于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和技术要求高的分部、分项工程,要审查现有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能否满足工程质量和工期要求;建筑设备及加工定货有何特殊要求。

(7)图中的建筑、结构大样是否明确,窗间墙、门窗间墙是否符合砌筑模数。

(8)图中的预埋件,预留孔洞是否与水、电、动力安装要求相符。图纸会审结束后,由施工单位将会议纪要整理,并由施工、设计、建设单位、监理等单位签章,形成图纸会审纪录。图纸会审纪录是指导现场施工及工程决算的重要依据。

2、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管理

(1) 加强技术交底

加强技术交底是工程按质按量进行的有力保障。在整个建筑工程中的各分部分项工程,都需要进行详细而细致的技术交底,且要通过文件形式表现出来。对于隐蔽工程,更应该进行技术交底,需要特别强调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结构部位,加强对特殊施工环节的把控,建筑材料的质量保证等技术要求。此外,对于新结构、新工艺在工程中采用时,也许特别强调技术交底。技术交底要做到层层交底,以确保工程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对于工程图纸设计意图以及设计的要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具体的操作工艺,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只有如此,才能生产出质量合格的的建筑精品。

(2)加强工程质量的管理

工程质量是整个工程生产的根本所在,因此,必须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有效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质量目标是以设计要求、相关规范、工程合同来确定的,因此,技术人员在质量控制中必须严格按照这些标准来执行。工程施工质量涉及的东西很多,主要体现在施工工艺和原材料质量方面。因此,必须加强对施工工艺的质量把控,特别是采取了新工艺、新技术的工程,项目部要成立攻关小组,着力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题,以确保工程质量的完成。项目部需要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把控,原材料、设备进场时必须严格检验,只有合格的材料才能应用到中。施工中如果出现了管理失误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不管严重与否,都需要制定出详细的处理方案并依据实施,以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3、施工成本的管理控制

建筑施工企业的目的是为了盈利,而施工成本的有效控

制又是实现盈利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因此,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必须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对施工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管理,尽量避免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成本的超支,抓住各个环节实现成本上的控制。

(1)利用先进的施工生产工艺,进行反复地论证试验,对先进的施工工艺进行仔细认真的交底,严格把关,确保工程质量得到保障,降低施工的生产成本。

(2)完善施工指导计划,科学合理的安排施工方案及其进度,对施工过程当中的进度问题应该随时的进行调整,根据编制好的施工安排,对施工劳动力、设备等进行合理的调整,使人力资源、设备资源满足施工的要求,避免这些因素造成人为的失去成本控制。

(3)在机械、人工的管理费用方面,也应该严格的控制支出,人力成本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适当的增加一些奖励政策,提高生产效率。在机械设备的管理支出上,应该严格的实行租赁制度,使机械设备的使用率进一步的深化。

(4)加强施工现场的督察管理工作,对于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工程,要及时地发现并且进行修复,避免返工的情况出现,减少损失。

(5)坚持施工安全第一,从严抓起,坚决杜绝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4、加强监管力度,确保万无一失

落实监管负责人的责任,从上到下实施全方位、无死角的全程监管。一方面要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条例》,加强操作人员的安全思想教育,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口号从墙上落实到心里,提高全体人员的规范操作警戒心;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手段,监督施工过程的安全生产,及时纠正违规行为,保证设备检修及时、运转正常,消防设施细致到位。对脚手架,架体和建筑物的拉结,防护栏等相关设施进行经常性细致的检查和验收,杜绝危险状况的发生。

综上所述,只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做后台,通过技术管理工作做好施工前各项准备,加强施工过程中的重点环节控制,降低消耗,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工作效率才能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注重以人为本,严格监督,提高施工技术管理者水平,调动操作人员积极性,在按照规范操作的基础上创新细节必将成为技术管理层面新的行业标准之一。

参考文献:

[1] 王石,陈丽艳.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施工技术管理的探讨[J]. 中国住宅设施. 2010(12)

[2] 鱼金凤.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合同管理与技术管理的若干问题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0(11) [3] 孙国庆,汪鑫炎.论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之我见[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0(04)

[4] 徐峰.对当前我国工业建筑施工技术发展趋势的探讨[J]. 科学之友. 2010(02) [5] 代玉双,陈思远.对建筑施工管理措施的探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9(01)

[6] 郭维海.浅谈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及施工质量问题处理[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10)

上一篇:现代水资源配置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下一篇:测绘新技术应用于工程测量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