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思考比学会知识更重要

时间:2022-08-30 08:15:36

学会思考比学会知识更重要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理念由“知识为本”转为“育人为本”,课程目标由“双基”拓展为“四基”,体现了对于数学课程价值的全面认识。学会思考的重要性不亚于学会知识,教会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想问题(也称为数学的理性思维,包括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等)将使学生终身受益。数学课程进行的全过程,都应以具体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为载体,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推理。就《长方体的认识》的教学而言,就应该要求学生不仅掌握长方体的基本特征和长、宽、高等数学知识,更要让学生经历长方体特征的探究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在独立思考、探索实践、合作交流、推理论证的过程中,学会数学思考,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增强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片段一: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得出“长方体的特征”之后)

师:你怎么证明“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呢?

生:我是看出来的,相对的两个面看起来都一样。

生:我是用尺子测量的,测量前、后两个面的长和宽,发现它们的长与长相等,宽与宽相等,长×宽=长×宽,面积一样大。其他相对的面也是这样,所以,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师:不错,观察、测量都是好方法。除此之外,还有别的方法来证明吗?

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同学们陷入了沉思,又开始仔细观察起长方体学具来。

生:我发现“前面”的长和“后面”的长是“上面”这个长方形的一组对边,因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所以这两个长就相等。同样道理,两个宽也相等。长×宽=长×宽,所以,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师:用“长方形对边相等”的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真是好方法!刚才同学们还数出了长方体有12条棱,除了“数”的方法,你还有别的办法吗?

学生再次陷入沉思,少顷,开始自发地讨论起来。

生:因为每个面上都有4条棱,长方体共有6个面,就有4×6=24(条)棱。又因为每条棱都出现在2个面内,刚才重复计算了,所以要再除以2,等于12条棱。

师借助长方体教具,帮助学生明确“棱是两个面相交的线”,因此,每条棱都同时在两个面内。

师:刚才我们也数出来了“长方体有8个顶点”。如果不“数”,你有办法知道吗?

生:我是这样想的,因为每个面都有4个角(顶点),共有6个面,就有4×6=24(个)顶点。但是因为每个顶点都同时出现在3个面内,刚才重复计算了,所以要除以3,24÷3=8(个)顶点。

师借助长方体教具,帮助学生理解上述算法。

生:我的想法是,因为长方体有12条棱,每条棱都有2个端点,所以是12×2=24(个)顶点。又因为每个顶点都出现在3个面内,所以共有顶点24÷3=8(个)。

……

思考:推理能力是《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概括出的十个核心概念之一,“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

关于“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不满足于学生想到的“观察和实验”的方法,而是有意渗透一些演绎推理,引导学生用推理、论证的方法根据已有的知识推出这个结论。关于“长方体棱的条数和顶点个数”,不满足于学生能“数”出正确的结果(逐个计数或按群计数),还引导学生在计数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已有的知识进行推算,从而实现了“直观几何、实验几何与论证几何的结合”,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促进了理性思维的发展。上述教学的成功,也再次说明“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教师的精心设问和引导有效地启发了学生的思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学片段二:

(出示长方体直观图)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长方体直观图”,记住它的形状和大小,然后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想象这个长方体的样子。

生闭眼想象。

师:如果擦去一条棱,你还能想象出这个长方体的形状和大小吗?(课件演示擦去一条棱)

生:能。因为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我看到下面的棱,就能想到上面的棱的长度了。

生:我是想“面”的,因为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我看到“后面”的样子,就想到了“前面”。

师:如果再擦去三条棱,你还能想象出原来的样子吗?(课件演示)

生:能。根据“相对的面完全相同”就能想到不完整的面是什么样子。

课件演示:又陆续擦去几条棱,只剩下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

师:如果再擦去水平方向的这条棱,你还能想到这个长方体的形状和大小吗?(课件演示)

生:不能了,不知道它到底有多长了。

师:如果不擦去它,而是擦去别的棱呢?

生:也不行,因为就不知道这个长方体有多高、多宽了。

生:老师,我发现了,相交于一个顶点的这三条棱都不能擦去,无论少了哪一条,长方体的形状和大小就不确定了。

师: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它的长、宽、高。长方体的长、宽、高决定着长方体的形状和大小。

思考:“教材是教学法的颠倒。”(弗赖登塔尔)“将冰冷的美丽转化为火热的思考。”需要教师把教材内容动态化,而不仅仅是静态呈现。教学不仅仅是教结果,更重要的是揭示知识的数学实质,让学生理解结果是怎么得出来的,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学会怎样去想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是否理解一个概念不在于能否说出它的“定义”,而在于能否把握概念的本质,能否在具体情境中运用该概念解决问题。就“长、宽、高”的教学而言,知道“长、宽、高的定义”,是否就意味着学生理解了长、宽、高对于长方体的重要性?恐怕未必。而经历了上述“观察—想象—归纳”的学习过程,学生才深刻地体会到“长、宽、高决定着长方体的形状和大小,一旦长、宽、高确定了,长方体的形状和大小也就确定了”。

教学片段三:

先出示“小棒图”(如图1所示),让学生判断“下面的小棒能不能搭成一个长方体”;再通过课件对小棒进行整理(如图2所示);然后让学生去想象搭成的长方体会是怎样的;最后再课件分步演示,形成完整的长方体(如图3、图4所示)。

思考:“长方体的特征”如何才能深入脑海?如何才能在需要运用的时候灵活调用?这仅凭之前的实物触摸、课件观察还远远不够,尚需要依赖于丰富的数学活动作支撑。需要指出的是,教学中仅有“活动”是不够的,应该追问“活动为了什么”。那些有明确的数学内涵和数学目的,体现数学的本质的“活动”,才能称得上“数学活动”。数学活动更强调“动脑”,不能把数学活动仅仅停留在“手和口”的层面上,而要更多地聚焦在“数学思维”的层面上。

基于此,才安排了上述“判断下面的小棒能不能搭成一个长方体”的数学活动,变“动手操作”为“动脑操作”,让学生应用长方体特征解决问题。如果小棒图中的小棒可以找到3组,每组都有长度相等的4根小棒,那么这些小棒就可以搭成一个长方体,否则不能。判断的过程是对长方体棱的特征的应用。同时,观察并比较小棒的长短,让静止的小棒通过想象搭起来,根据部分想象整体,这样的数学活动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上一篇:江苏译林版高一英语教材的谬误与建议 下一篇:女大学新生宿舍人际关系不良案例分析